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拓跋鲜卑在汉化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万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6-68,共3页
鲜卑拓跋部在长期的南迁过程中,逐步接受汉文化,在宗教信仰、婚姻丧葬习俗、发式服饰、生活习惯、政治礼仪等方面与汉族日益趋同。文化上的及时转变,保证了鲜卑拓跋部在魏晋诸民族中独领政治风骚。同时,鲜卑文化在汉化过程中的二元... 鲜卑拓跋部在长期的南迁过程中,逐步接受汉文化,在宗教信仰、婚姻丧葬习俗、发式服饰、生活习惯、政治礼仪等方面与汉族日益趋同。文化上的及时转变,保证了鲜卑拓跋部在魏晋诸民族中独领政治风骚。同时,鲜卑文化在汉化过程中的二元化特征,直接影响到北魏早期国家的政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卑 拓跋部 汉化 文化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转变的心理学探讨
2
作者 郑雪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7,共3页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人类学家费德、林顿和赫斯维茨(Redfield,Lindoa and Herskovits,1936)就提出了文化转变(Acculturation)的概念。这一概念是指文化不同的两个群体之间持续和直接接触导致的文化变化现象。最初。
关键词 文化转变 心理学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守节彷徨走向消释超脱——论蔡松年文化人格的转变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锋焘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3-119,共7页
蔡松年是金代前期的重要文人, 他的词风开金代百年之词运。他的一生, 经历了一个由不愿仕金到被迫仕金再到情愿仕金的过程, 其心态及其文化人格也经历了一个守节—彷徨—消释—重构的过程。这一过程, 正好体现出朝代更迭之际改仕新... 蔡松年是金代前期的重要文人, 他的词风开金代百年之词运。他的一生, 经历了一个由不愿仕金到被迫仕金再到情愿仕金的过程, 其心态及其文化人格也经历了一个守节—彷徨—消释—重构的过程。这一过程, 正好体现出朝代更迭之际改仕新朝(尤其是改仕异族王朝) 的封建文人共同的心路历程, 有着极为典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金代蔡松年 文化人格转变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座与爱情——对校园“星座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何华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76,共3页
“星座文化”是一种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当流行的文化现象。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分析“星座文化”流行的原因——校园“星座文化”自身、大学生个体和大学生群体,指出校园“星座文化”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并最终会... “星座文化”是一种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当流行的文化现象。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分析“星座文化”流行的原因——校园“星座文化”自身、大学生个体和大学生群体,指出校园“星座文化”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并最终会由流行文化转变成“平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座文化 社会心理学分析 校园 大学生群体 爱情 文化现象 学生个体 文化转变 流行 负功能 正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代价沉思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3,共3页
代价问题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刊本期特组织几位中青年学者从不同角度就代价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对学界更深入地解决这一问题有所裨益。邱耕田等基于价值论的视角,分析了必然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的内涵、发展与代... 代价问题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刊本期特组织几位中青年学者从不同角度就代价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对学界更深入地解决这一问题有所裨益。邱耕田等基于价值论的视角,分析了必然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的内涵、发展与代价的数量关系、发展与代价关系的历史演变性、发展收益与发展代价的逆向互动性等问题,并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当然的总体方略;李钢提出,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动荡的转型过程中。然而,由于主要的两种转型路向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态度,要么全盘西化,要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没有实现转型的历史任务,反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反思这一百多年来的文化转型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创造出适应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国现代文化;施惠玲从现代性的维度审视了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的代价问题,把代价看做现代性的危机与困境,并力图阐析全球化、现代性与代价之间复杂交织的关系;王林平提出,马克思的代价概念不仅是价值哲学层次上的范畴,而且还是一个奠基于现代性基础上的关系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转型时期 沉思 文化现象 外来文化 近代以来 文化转变 精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转轨模式的选择
6
作者 王翔 杨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必然伴随着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变革,只有如此,别无选择;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这就大可选择。 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触及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观念形态和价值体系,... 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必然伴随着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变革,只有如此,别无选择;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这就大可选择。 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触及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观念形态和价值体系,根据我们的观察,一般社会成员都具有着这样两方面的意向:希望社会能够向前发展,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能够更新,但又对由此可能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尚的振荡感到耽忧;一方面要推进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轨模式 文化转变 状态跟踪 小振荡 传统文化 社会振荡 转轨变型 现代文化 社会成员 三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关系与文化触变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际开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2期139-146,共8页
近年来文化变化的课题引起了知识界浓厚的兴趣。本文介绍了在国内尚未全面介绍过的文化触变论的基本概念 ,并提出了作者对“文化”与“文明”概念的认识 ,披露了作者从文明冲突走向文化转变的文化触变论史观。另外 ,作者一边介绍了平野... 近年来文化变化的课题引起了知识界浓厚的兴趣。本文介绍了在国内尚未全面介绍过的文化触变论的基本概念 ,并提出了作者对“文化”与“文明”概念的认识 ,披露了作者从文明冲突走向文化转变的文化触变论史观。另外 ,作者一边介绍了平野健一郎先生的文化触变论模式 ,一边导入了“同定”理论与“文化交流场”的视角 ,试图建立理解近代中国文化转变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触变 文化转变 “同定”理论 文化角色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广播音乐的文化建构
8
作者 冯明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4年第6期72-75,共4页
当代广播音乐的文化建构冯明洋“当代广播传播和音乐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登一、关于文化特性的认识广播音乐是文化的一种有声载体,具有大众传媒的特性。广播与音乐结合.是随着现代广播科技发展起来的。现代广播的文化视野,主要关... 当代广播音乐的文化建构冯明洋“当代广播传播和音乐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登一、关于文化特性的认识广播音乐是文化的一种有声载体,具有大众传媒的特性。广播与音乐结合.是随着现代广播科技发展起来的。现代广播的文化视野,主要关注社会新闻、经济信息、商业广告、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音乐 文化建构 广东音乐 文化转型 文化品位 大众传媒 文化认同 中国音乐 时间艺术 文化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娟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34-135,共2页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越过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而成功地实现现代化。一国的现代化必然要扎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 ,受传统文化的制约。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家国外事务所拓展业务所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晓嫱 于晓乔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28,共2页
AMS是一种新型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一种从实质上帮助客户建立事业的事务所。AMS的经验告诉我们,会计师事务所应考虑到企业的各方面需求,并提供针对这些问题的全面服务、精化服务,并形成自己的品牌。从新业务拓展角度来说,会计师事务所可... AMS是一种新型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一种从实质上帮助客户建立事业的事务所。AMS的经验告诉我们,会计师事务所应考虑到企业的各方面需求,并提供针对这些问题的全面服务、精化服务,并形成自己的品牌。从新业务拓展角度来说,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提供结合财务分析指标与专业发展和文化转变的前瞻性会计和管理服务,如利润中心和边际分析、预算管理、销售增长和分析、企业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计划、组织结构责任、团队建设和指导、通过"绩效伙伴关系"强调对于增加客户盈利能力的承诺,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事务所 业务拓展 会计师事务所 可持续发展计划 财务分析指标 预算管理 企业评价 文化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ad阅读下的传统出版嬗变——iPad阅读的复合体验及人文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伟军 彭晓慧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5,共4页
如今,内容生产的方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从阅读、解释文化转变为感知、体验、操作文化。新闻出版业要敢于突破苹果商店模式,在平板电脑平台上探索出一条真正有利于品牌延伸和拓展的道路。
关键词 阅读 传统出版 复合体 人文 嬗变 文化转变 新闻出版业 内容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拓跋鲜卑民族的融合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万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5,共5页
文化上的转变是完成民族融合的重要一步,这种转变促使了拓跋鲜卑民族成员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变化。对汉文化进一步“内化”的结果,使鲜卑人原初的民族意识逐渐消失,新的民族意识日益形成。当人主中原的拓跋鲜卑民族形成了与汉族相... 文化上的转变是完成民族融合的重要一步,这种转变促使了拓跋鲜卑民族成员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变化。对汉文化进一步“内化”的结果,使鲜卑人原初的民族意识逐渐消失,新的民族意识日益形成。当人主中原的拓跋鲜卑民族形成了与汉族相同的民族意识之后,就意味着二者之间的融合已经完成。因此,民族意识的转化是考察民族融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鲜卑民族 民族融合 文化转变 民族意识 文化融合 文化 汉族 古代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的民族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翟玉龙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民族性 历史文化 社会经济发展 发展方式 文化因素 文化转变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鲁迅与中国戏曲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新元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1年第12期4-12,共9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思想文化界对戏曲的否定与肯定的论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一种流行说法,认为鲁迅是否定戏曲的,并且据此非难鲁迅对民族文化的态度。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正是伟大的鲁迅在旧戏曲与新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思想文化界对戏曲的否定与肯定的论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一种流行说法,认为鲁迅是否定戏曲的,并且据此非难鲁迅对民族文化的态度。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正是伟大的鲁迅在旧戏曲与新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实现戏曲领域内旧文化向无产阶级新文化转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鲁迅 五四新文化 民族文化 文化 文化 文化转变 无产阶级 民间戏曲 思想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变革管理软技能的“新三商”
15
作者 樊蓓姣 《农村金融研究》 2013年第12期35-40,共6页
企业如何在变化莫测的世界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唯有"以变应变"。要想实现卓有成效的变革管理,不仅要求管理者具有管理专业知识,更需要其拥有能够影响和推动个人和集体的思维、情绪、意识与文化转变的非认知性能力,即变革管理... 企业如何在变化莫测的世界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唯有"以变应变"。要想实现卓有成效的变革管理,不仅要求管理者具有管理专业知识,更需要其拥有能够影响和推动个人和集体的思维、情绪、意识与文化转变的非认知性能力,即变革管理软技能。论文阐述了变革管理软技能中胆商、德商、情商的具体内涵与行为表现,为企业管理者提升变革管理"新三商"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管理 软技能 企业管理者 世界经济 专业知识 文化转变 行为表现 认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