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去殖民性与文化无意识的去殖民化 |
顾明栋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从文化种族主义到白人身份政治:美国后民权时代白人民族主义的流变 |
林玲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3
|
文化无意识与身份建构——基于美籍华裔获得语作家的个案考察 |
唐蕾
俞洪亮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4
|
品牌决策者的文化身份对品牌延伸决策的影响 |
朱华伟
敬甫
赖姿霖
|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越界、回归、反射与审视——论镜像型边界知识分子杜波依斯文化身份的形成与意义 |
刘芹利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赵德胤电影中“归乡”主题及文化身份研究 |
李成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华裔作家中国叙事与文化身份认同——以陈舜臣为中心 |
莫韦姝
|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边缘与融合:玛丽斯·孔戴笔下的“他者”身份与文化抗争 |
刘天乔
张瑾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电影《异人之下》中的视觉美学创造与文化身份构建 |
褚妙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透过电影《刮痧》看许大同的“文化无意识” |
任玉玲
|
《电影评介》
|
2009 |
2
|
|
11
|
文化无意识:跨文化的深层意识形态机制 |
顾明栋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9
|
|
12
|
无意识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兼谈传统无意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
王勤
王巍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9 |
2
|
|
13
|
文化无意识:弗莱的批评理论视域 |
易晓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4
|
无意识教育在卫生事业单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
杨新平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
2007 |
5
|
|
15
|
“物质无意识”:物质文化视角中的福克纳环境书写 |
韩启群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6 |
7
|
|
16
|
白语和汉文化之关系与民族集体无意识 |
禹志云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2
|
|
17
|
阎连科小说中的农村文化无意识与城镇化叙述 |
牛学智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8
|
论无意识教育在构建校园文化中的运用 |
肖盛安
代兴梅
孙伟
孙赤光
|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建构后现代的文化政治——詹明信《政治无意识》的叙事理论 |
张新军
杨慧
|
《理论月刊》
|
2002 |
0 |
|
20
|
鲁迅杂文与文化无意识 |
武淑莲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