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国无形文化财制度的发展历程 |
高静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
2023 |
1
|
|
2
|
日本登录有形文化财建筑物制度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
乔文琪
金承协
竹内泰
|
《城市建筑》
|
2020 |
0 |
|
3
|
文化遗产关联性干预的日本经验 |
方晖
陈小辉
彭琳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4
|
命名与质疑--"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社会学解读 |
李琦
王天祥
|
《美术大观》
|
2008 |
4
|
|
5
|
民族音乐与文化国策 |
沈洽
|
《北方音乐》
|
2000 |
1
|
|
6
|
日本民间组织参与非遗保护的机制探究 |
郭平
于凤仪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
2024 |
0 |
|
7
|
近代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以日本富冈制丝厂为例 |
霍达
余鹏正
邵帅
|
《城市建筑》
|
2024 |
0 |
|
8
|
中日建筑遗产对比视野下的中国建筑遗产机制研究 |
齐一聪
张兴国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9
|
无形与有形:现实化逻辑 |
荻野昌弘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0
|
为他(她)佩戴金色的花环——对杰出民间音乐家价值的再认识 |
周耘
杨贵香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1
|
修复、创作与教育——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薮内佐斗司先生访谈录 |
赵云川
|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
2006 |
1
|
|
12
|
日本传统工艺品产业保护和振兴政策 |
张福昌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1999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