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解构、制度创新和科学建构:中国现代性的进取理路
1
作者 雷龙乾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4-98,111,共6页
五四运动以来的90年里,中国的现代性历史经过了三级阶段性部分质变:五四运动集合此前近80年现代性的积极能量,从思想高度解构传统文化,为人民自主革命和制度创新开辟了精神空间;此后直到1979年的60年间,中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五四运动以来的90年里,中国的现代性历史经过了三级阶段性部分质变:五四运动集合此前近80年现代性的积极能量,从思想高度解构传统文化,为人民自主革命和制度创新开辟了精神空间;此后直到1979年的60年间,中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努力突破封建主义传统,同时超越资本主义模式,尝试自主制度创新;改革开放则针对以往"计划体制"模式,展开了否定之否定阶段的"扬弃"实践,使得中国的现代性在遵循现代化客观规律、契合中国特色中获得科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解构 自主创新 科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框架下高等院校国学教育的文化解构与复兴重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姚萍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7-8,共2页
国学教育的蔚然成风是传统文化在本世纪焕发活力的突出表现,也为高等院校教育系统的多元拓展开辟了可行的探索路径。在"一带一路"构想的荡涤之下,国学教育被赋予了全新内涵,其统筹理念与发展模式也应当得到调整。充分把握国... 国学教育的蔚然成风是传统文化在本世纪焕发活力的突出表现,也为高等院校教育系统的多元拓展开辟了可行的探索路径。在"一带一路"构想的荡涤之下,国学教育被赋予了全新内涵,其统筹理念与发展模式也应当得到调整。充分把握国学教育与"一带一路"构想在文化对接上的契合点,重点从整体结构建设、特色专业打造、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教学资源科学配置、实训渠道增扩等方面进行突破,从而实现"一带一路"构想践行与高等院校国学教育高效发展的协同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等院校 国学教育 文化解构 复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游”题材的文化解构与银幕重塑 被引量:2
3
作者 孙丽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1,共4页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在传播与改编方面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电影艺术与《西游记》相结合,激发了《西游记》的内在生命力,呈现出瑰丽绚烂的“西游”光影世界。在艺术方面,“西游”电影是导演以“西...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在传播与改编方面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电影艺术与《西游记》相结合,激发了《西游记》的内在生命力,呈现出瑰丽绚烂的“西游”光影世界。在艺术方面,“西游”电影是导演以“西游神魔”为故事载体,“通过对大量素材进行创造、结构、加工、剪裁、凝练、升华……表达思想的视觉化实践,有着其内在性和私人化的维度”[1];然而在另一方面,“西游”电影的传播、接受、解读、影响及嬗变又充满了大众的印痕、时代的印记、文化的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神魔 私人化 内在生命力 文化解构 视觉化 西游 内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解构与诗的重建——两岸诗坛后现代主义倾向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余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11-123,共13页
一种文学现象,当它已成过往,也就是历史的存在,作为批评客体,无论它得失成败,无论它今天给我们带来的是正面或负面的价值,我们也就有可能来描述它,无论是延续或规避,都把它作为现实的起点.困难的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旧有的观念不能固守,... 一种文学现象,当它已成过往,也就是历史的存在,作为批评客体,无论它得失成败,无论它今天给我们带来的是正面或负面的价值,我们也就有可能来描述它,无论是延续或规避,都把它作为现实的起点.困难的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旧有的观念不能固守,新的观念还有待形成,我们又凭什么对于批评客体作殿后的追述,或超前的评判?我们也只能依据某种"成见"(伽达默尔语)来进行我们的工作,力图在不断接近客体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我们的认识,尤其是对于曾经很新或仍然很新的文学现象.在中国诗坛,大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诗人 文化解构 文学现象 文化 后现代社会 后结构主义 文化精神 现代诗 文化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文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5
作者 康永征 王跃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3期34-36,共3页
解构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所提倡的批判理念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只有正确审视后现代解构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消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发挥高... 解构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所提倡的批判理念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只有正确审视后现代解构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消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解构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化对哲学思维具有消释和解构的作用
6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6-236,共1页
胡潇撰文《论网络文化对哲学思维的解构》指出,网络文化作为一种言说方式和语境,其情境性、虚拟性、模糊性、多义性、飘移性、随机性和驳杂性,与哲学思维及其逻辑诉求的反思性、确实性、缜密性、单义性、稳定性、纯粹性是直接对立的... 胡潇撰文《论网络文化对哲学思维的解构》指出,网络文化作为一种言说方式和语境,其情境性、虚拟性、模糊性、多义性、飘移性、随机性和驳杂性,与哲学思维及其逻辑诉求的反思性、确实性、缜密性、单义性、稳定性、纯粹性是直接对立的,网络文化对哲学思维具有多重消释和解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胡潇 《论网络文化对哲学思维的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导向下的特色文化商业街区改造路径探索——以沈阳市吉祥街改造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宫远山 高子钧 +2 位作者 李铁鹏 孙微 刘馨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5-30,共6页
文化是特色文化商业街区的灵魂和精髓所在,而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则是实现城市文化传承与展现的重要空间载体。研究将文化与文化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及发展充分融合,通过对文化的解构,重新提取文化元素,并将其进行重组,以此全面引领街区功... 文化是特色文化商业街区的灵魂和精髓所在,而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则是实现城市文化传承与展现的重要空间载体。研究将文化与文化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及发展充分融合,通过对文化的解构,重新提取文化元素,并将其进行重组,以此全面引领街区功能、空间以及人们行为的重构,并实现街区的重构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路径 文化解构 街区重构 吉祥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假难辨”母题的文化整合意义与伦理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立 施燕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5-152,共8页
明清小说中的"真假难辨"母题多受佛经及南亚民间故事的影响。中古汉译佛经故事以真假难辨阐释佛理,较多关注真假"难辨"的结果;南亚传说揭示了相貌相似的由来问题,及重构社会秩序的伦理意义。双生子神话或许是真假... 明清小说中的"真假难辨"母题多受佛经及南亚民间故事的影响。中古汉译佛经故事以真假难辨阐释佛理,较多关注真假"难辨"的结果;南亚传说揭示了相貌相似的由来问题,及重构社会秩序的伦理意义。双生子神话或许是真假难辨母题产生的前提。但两者有差异,假冒者常常是超时空存在,可随意增加内在规定性,更具神秘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假难辨”母题 佛经故事 明清小说 文化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巧合与误读——“解构文论”在当代中国
9
作者 张婷婷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5期23-28,共6页
关键词 后新潮小说 现代主义 解构主义 批评家 文化解构 结构主义 文论 叙述圈套 深度模式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西部文化多样性--基于边疆与中心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
10
作者 Tommaso Previato 张海洋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4期78-81,共4页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地区性与国际性同步加强,并且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了有的文化体系互相配合,有的则会发生激烈冲突状况。全球化可能导致文化同质化,还会伴随有意识形态趋同。但它也会使文化更加多样化,结果就会出现对多元取向认同的意...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地区性与国际性同步加强,并且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了有的文化体系互相配合,有的则会发生激烈冲突状况。全球化可能导致文化同质化,还会伴随有意识形态趋同。但它也会使文化更加多样化,结果就会出现对多元取向认同的意识形态趋向。跨文化交流与对文化解构,这反映了不同文化圈里的人们如何彼此相互沟通设置动态平台的必要。文化交流论属于文化的横向动态,关注的是不同的大文化体系之间的关系;文化解构论则属于文化的纵向动态,关注的是在同一文化体系中的不同地方亚文化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纵是横,不同文化关系的适当处理,都不能脱离通过比较"异中之同"而所产生的认识,即对于中西文化或其中某种文化体系内的亚文化现象的普遍性、共性的认识;它同时不能脱离通过比较"同中之异"而所获得的认识,即对于中西文化或其中某种文化体系内的亚文化现象的特殊性、个性的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文化解构 多元复合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困境及突破
11
作者 刘斐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64,共3页
网络让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具有了从语言符号学习到图像符号学习的"视觉转向"。但网络时代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却存在以下困境":以图代言",学生传统文化解构的形态冲击";框定意义",学生传统文化模拟的自发性丧... 网络让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具有了从语言符号学习到图像符号学习的"视觉转向"。但网络时代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却存在以下困境":以图代言",学生传统文化解构的形态冲击";框定意义",学生传统文化模拟的自发性丧失";真假难辨",学生对传统文化想象的过度。为了摆脱困境,需要学生致力于文化价值的增长、激活自我诉求并维护传统文化母题的不可替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学生学习 传统文化 以图代言 文化解构 文化模拟 文化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和谐文化初探
12
作者 吴玉健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8年第4期121-124,共4页
图书馆经历了图书馆冲突文化(正反冲文化)、图书馆解构文化(正反拆文化)、图书馆和谐文化(正反补文化)三个时期。和谐文化时期的图书馆学,发展的正确方向是科技、人文与制度的三极发展与三极进化。
关键词 冲突文化 正反冲文化 解构文化 和谐文化 三极发展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恩与科学知识社会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邢冬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共4页
20世纪60年代后,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lltific Knowledge,简称为SSK,又时常被称为“强纲领SSK”或科学的社会建构论)以激进的姿态登上学术舞台,开始了对科学的全方位文化解构,引发了20世纪末的“科学大战”,也激起... 20世纪60年代后,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lltific Knowledge,简称为SSK,又时常被称为“强纲领SSK”或科学的社会建构论)以激进的姿态登上学术舞台,开始了对科学的全方位文化解构,引发了20世纪末的“科学大战”,也激起了库恩的强烈不满。正如库恩所说:“强纲领SSK“在科学中的谈判,就像政治、外交、商业与社会生活中其它所有方面一样,是由利益所控制,其结果是由权威与权力的思考来决定的……认为权力与利益就是所有的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社会学 20世纪 社会建构论 SSK 60年代 文化解构 科学大战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与误读──十余年来诸多文学现象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清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98-105,共8页
增值与误读──十余年来诸多文学现象的再思考张清华因为我们曾身历了十几年来的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因为我们对它的一幕幕情景有着亲历的真切体验,所以,有时候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一种“误差”的存在,我们会发问,以知识形式呈现在... 增值与误读──十余年来诸多文学现象的再思考张清华因为我们曾身历了十几年来的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因为我们对它的一幕幕情景有着亲历的真切体验,所以,有时候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一种“误差”的存在,我们会发问,以知识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新时期文学史为什么会是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现象 “后现代主义” 文化语境 先锋小说 误读 新时期文学 历史情境 文学史 “王朔现象” 文化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