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人类主义新维度:一种赛博格主体与主体性报告
被引量:
1
1
作者
江玉琴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9,共12页
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作为21世纪科技人文的新兴理论,一方面呈现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快速发展时代对传统人文主义主体观念的质询与拓展(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基于新的身体感官与形态产生的新世界认知(posth...
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作为21世纪科技人文的新兴理论,一方面呈现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快速发展时代对传统人文主义主体观念的质询与拓展(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基于新的身体感官与形态产生的新世界认知(posthuman-ism)。赛博格作为人机融合的身体形态与文化建构,反映了人类主体性的进化与发展。赛博格主体观念是贯穿于超人类与后人类认识中的一种存在形态,也是居于技术融合与自然-文化融合的一种综合且开放的蔓生形态。赛博格主体性特性一方面基于对人类主体性的新发展,彰显为具身化融合的新特性,即人类与非人类身体的融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技术融合,以一种居间界面性呈现身体感官认知及其世界观念,另一方面则更致力于系统性的文化-世界-物质性的新主体性建构。后人类主义由此得到发展,形成新的思维模式与范式转变,即将生态与物质性维度介入人文主义讨论,在更深广的时空路径中认识赛博格蔓生身体的编码与解码,重新认识宇宙、世界与自然。赛博格主体性也正以开放性视野全面应对新的技术世界和人类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主义
人文主义
赛博格主体
赛博格主体
性
具身化
融合
文化
-物质
性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向度及未来路径
被引量:
5
2
作者
邵晓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1-208,共8页
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对所处地域文化的敏感性,故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尊重文化多元的差异,并从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是当下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要求。从文化向度来讲,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文化适...
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对所处地域文化的敏感性,故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尊重文化多元的差异,并从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是当下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要求。从文化向度来讲,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文化适应性、文化融合性、文化自觉性等方面。未来其专业发展,需要经由寻求理论知识学习与文化体验之间的协调,通过"全球"与"地域"文化间的对话,保持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间必要的张力,于教学实践与反思间形成动态的发展,以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且能适应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学生的英语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
文化
意识
文化
向度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文化
适应
性
文化融合性
文化
自觉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人类主义新维度:一种赛博格主体与主体性报告
被引量:
1
1
作者
江玉琴
机构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9,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赛博格叙事与21世纪科幻诗学建构”研究[项目号:22BZW17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作为21世纪科技人文的新兴理论,一方面呈现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快速发展时代对传统人文主义主体观念的质询与拓展(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基于新的身体感官与形态产生的新世界认知(posthuman-ism)。赛博格作为人机融合的身体形态与文化建构,反映了人类主体性的进化与发展。赛博格主体观念是贯穿于超人类与后人类认识中的一种存在形态,也是居于技术融合与自然-文化融合的一种综合且开放的蔓生形态。赛博格主体性特性一方面基于对人类主体性的新发展,彰显为具身化融合的新特性,即人类与非人类身体的融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技术融合,以一种居间界面性呈现身体感官认知及其世界观念,另一方面则更致力于系统性的文化-世界-物质性的新主体性建构。后人类主义由此得到发展,形成新的思维模式与范式转变,即将生态与物质性维度介入人文主义讨论,在更深广的时空路径中认识赛博格蔓生身体的编码与解码,重新认识宇宙、世界与自然。赛博格主体性也正以开放性视野全面应对新的技术世界和人类自我。
关键词
后人类主义
人文主义
赛博格主体
赛博格主体
性
具身化
融合
文化
-物质
性
融合
Keywords
posthumanism
humanism
cyborg subjectivity
embodied integration
cultural-material integration
分类号
I0-0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向度及未来路径
被引量:
5
2
作者
邵晓霞
机构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天水师范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1-20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XMZ067)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16LZUJBW ZD014)
天水师范学院教研项目(SYJY2015Z09)
文摘
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对所处地域文化的敏感性,故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尊重文化多元的差异,并从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是当下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要求。从文化向度来讲,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文化适应性、文化融合性、文化自觉性等方面。未来其专业发展,需要经由寻求理论知识学习与文化体验之间的协调,通过"全球"与"地域"文化间的对话,保持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间必要的张力,于教学实践与反思间形成动态的发展,以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且能适应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学生的英语教师。
关键词
多元
文化
意识
文化
向度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文化
适应
性
文化融合性
文化
自觉
性
Keywords
multi-cultural consciousness
cultural perspective
English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ultural adaptability
Cultural fusion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人类主义新维度:一种赛博格主体与主体性报告
江玉琴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向度及未来路径
邵晓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