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人类主义新维度:一种赛博格主体与主体性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江玉琴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9,共12页
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作为21世纪科技人文的新兴理论,一方面呈现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快速发展时代对传统人文主义主体观念的质询与拓展(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基于新的身体感官与形态产生的新世界认知(posth... 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作为21世纪科技人文的新兴理论,一方面呈现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快速发展时代对传统人文主义主体观念的质询与拓展(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基于新的身体感官与形态产生的新世界认知(posthuman-ism)。赛博格作为人机融合的身体形态与文化建构,反映了人类主体性的进化与发展。赛博格主体观念是贯穿于超人类与后人类认识中的一种存在形态,也是居于技术融合与自然-文化融合的一种综合且开放的蔓生形态。赛博格主体性特性一方面基于对人类主体性的新发展,彰显为具身化融合的新特性,即人类与非人类身体的融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技术融合,以一种居间界面性呈现身体感官认知及其世界观念,另一方面则更致力于系统性的文化-世界-物质性的新主体性建构。后人类主义由此得到发展,形成新的思维模式与范式转变,即将生态与物质性维度介入人文主义讨论,在更深广的时空路径中认识赛博格蔓生身体的编码与解码,重新认识宇宙、世界与自然。赛博格主体性也正以开放性视野全面应对新的技术世界和人类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主义 人文主义 赛博格主体 赛博格主体 具身化融合 文化-物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向度及未来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邵晓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1-208,共8页
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对所处地域文化的敏感性,故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尊重文化多元的差异,并从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是当下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要求。从文化向度来讲,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文化适... 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对所处地域文化的敏感性,故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尊重文化多元的差异,并从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是当下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要求。从文化向度来讲,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文化适应性、文化融合性、文化自觉性等方面。未来其专业发展,需要经由寻求理论知识学习与文化体验之间的协调,通过"全球"与"地域"文化间的对话,保持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间必要的张力,于教学实践与反思间形成动态的发展,以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且能适应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学生的英语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意识 文化向度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文化适应 文化融合性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