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文化再生产研究--以辛店镇乡村文化综合体为例
1
作者 袁梦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0期51-54,共4页
乡村文化综合体是乡村文化振兴转型升级的一项创新模式,在乡村特定场域内发展文化产业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产业,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是探索乡村振兴的一大创新路径,也是现代乡村探索乡村文化再生产的最有效途径。该文以山东省德州市辛店... 乡村文化综合体是乡村文化振兴转型升级的一项创新模式,在乡村特定场域内发展文化产业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产业,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是探索乡村振兴的一大创新路径,也是现代乡村探索乡村文化再生产的最有效途径。该文以山东省德州市辛店镇所打造的乡村文化综合体为例,深入挖掘其乡村文化综合体建成的路径成因以及乡村文化再生产的经验教训,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振兴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综合 乡村文化再生产 文化自信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吴文化记载看《史记》的文化综合特点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新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7,共4页
《史记》中的《吴太伯世家》等篇章,对吴国的历史文化有较详细的记载。通过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先秦西汉时期吴人尚武好勇、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等特点。吴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区文化载入史册,体现了《史记》的文化综合特点。这种综... 《史记》中的《吴太伯世家》等篇章,对吴国的历史文化有较详细的记载。通过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先秦西汉时期吴人尚武好勇、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等特点。吴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区文化载入史册,体现了《史记》的文化综合特点。这种综合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它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创造新文化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史记》 文化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综合创新论”及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1-145,共5页
面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向何处"的时代难题,张岱年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认为中国文化建设应综合中西文化之所长,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随着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性... 面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向何处"的时代难题,张岱年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认为中国文化建设应综合中西文化之所长,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随着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综合创新论"的科学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坚持文化建设的民族主体性;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力;实现中西文化的文明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综合创新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文明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年文化综合创新论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汤海艳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1-205,共5页
本文就张岱年对文化综合创新的可能性所作的思考及其方法论思想进行了分析。在张岱年看来,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具有可析取性,这使得文化综合创新在客观上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文化综合创新还有赖于主体的文化自觉以及对文化的正确理... 本文就张岱年对文化综合创新的可能性所作的思考及其方法论思想进行了分析。在张岱年看来,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具有可析取性,这使得文化综合创新在客观上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文化综合创新还有赖于主体的文化自觉以及对文化的正确理解。就其方法论而言,张岱年的“文化综合创新论”是其“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的发展观的具体运用,在“兼和”理念指导下,他主张进行辩证综合,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社会主义新文化 方法论思想 文化自觉 中国特色 文化综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综合的困境 被引量:1
5
作者 隋淑芬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3-21,共9页
鸦片战争后,文化综合问题便提到历史日程上来。中西文化“熔于一炉”的综合方式,为众多思想家所赞同。近代以来的思想家,为探索文化综合,摆脱文化综合的困境作出了艰辛的努力。影响文化综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思想文化界的心态。其心... 鸦片战争后,文化综合问题便提到历史日程上来。中西文化“熔于一炉”的综合方式,为众多思想家所赞同。近代以来的思想家,为探索文化综合,摆脱文化综合的困境作出了艰辛的努力。影响文化综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思想文化界的心态。其心态表现为:急切心态、大国心态、敏感心态、浮躁心态。文化综合的基础薄弱,也是文化综合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综合 中西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文化综合——论郑敏1940年代的诗歌创作
6
作者 蔡世连 张玉玲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0-144,共5页
郑敏1940年代的诗歌如同九叶派诗人的诗歌一样具有一种文化统合品格,同样表现现实,但她关注的是人性的现实,是艰难世界中勇敢面对艰难的人性力量;郑敏的诗以哲理见长,其诗既依托一套完整的现代生命哲学体系,又深深地植根于个人的生命体... 郑敏1940年代的诗歌如同九叶派诗人的诗歌一样具有一种文化统合品格,同样表现现实,但她关注的是人性的现实,是艰难世界中勇敢面对艰难的人性力量;郑敏的诗以哲理见长,其诗既依托一套完整的现代生命哲学体系,又深深地植根于个人的生命体验,从而在思想知觉化上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敏 文化综合 九叶派诗歌 思想知觉化 诗歌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综合类期刊不可忽略的最优选题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洁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5期134-136,共3页
现阶段部分文化综合类期刊淡化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媒体责任,一味地对流行文化进行大量的模式化、简易化复制。从各个不同角度发现和宣扬普通人健康、善良、崇高的思想感情,带给弱势群体同情与帮助,经常地、清醒地、有效地为社会提供“... 现阶段部分文化综合类期刊淡化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媒体责任,一味地对流行文化进行大量的模式化、简易化复制。从各个不同角度发现和宣扬普通人健康、善良、崇高的思想感情,带给弱势群体同情与帮助,经常地、清醒地、有效地为社会提供“价值定位”坐标,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应是文化综合类期刊不可忽略的最优选题。实现最优选题,文化综合类期刊及其编辑应永不丧失编辑思想和主体意识,应具备忧患意识和平民意识,应始终保持职业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综合类期刊 媒体责任 最优选题 价值定位坐标 编辑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怎么办?——谈谈文化综合类期刊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伯海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5,共3页
我们期刊人务要与时俱进,以媒体人的神经感受时代的新发展,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新问题,调适新观念,以先锋者的胆魄,采取新举措,开拓新局面。这样,不仅"我们怎么办"的问题迎刃而解,并会进入一个媒体人前所未曾体验过的挥斥自如的... 我们期刊人务要与时俱进,以媒体人的神经感受时代的新发展,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新问题,调适新观念,以先锋者的胆魄,采取新举措,开拓新局面。这样,不仅"我们怎么办"的问题迎刃而解,并会进入一个媒体人前所未曾体验过的挥斥自如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综合类期刊 机遇和挑战 与时俱进 媒体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者观:矛盾中的统率和主导——兼谈文化综合类期刊主编的读者观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洁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目标读者 编辑 文化综合类期刊 主编 读者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综合类期刊要强化编辑策划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玉宏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文化综合类期刊 编辑策划 期刊编辑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自我 认识强手——从文化综合类期刊研讨会谈起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伯海 《出版广角》 1999年第6期47-50,共4页
一、十年回顾这里说的十年,指的是从1989年《读者文摘》(今称《读者》)、《黄金时代》、《民主与法制》、《今古传奇》等几家期刊社在上海发起的文化综合类期刊联谊活动开始,到今天。十年前发起的那次活动,基本是一次行业沟通串联,没有... 一、十年回顾这里说的十年,指的是从1989年《读者文摘》(今称《读者》)、《黄金时代》、《民主与法制》、《今古传奇》等几家期刊社在上海发起的文化综合类期刊联谊活动开始,到今天。十年前发起的那次活动,基本是一次行业沟通串联,没有就行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综合 期刊界 期刊研讨会 认识自我 期刊市场 十年回顾 民主与法制 中国期刊 读者 黄金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文化综合类期刊美术编辑的定位
12
作者 徐迪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文化综合 期刊 出版 美术编辑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城市文化综合体设计初探——以珠海十字门国际会议中心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永钿 张桂玲 《南方建筑》 2013年第4期106-109,共4页
文化综合体作为一种新的建筑类型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珠海十字门国际会议中心的设计为例,对大型城市文化综合体的设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非线性文化综合体的设计深化与实现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文化综合 非线性设计 复杂形体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综合类期刊刍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伯海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1期2-11,共10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 文化综合 文明建设 期刊工作者 社会主义文化 综合 文化 资本主义文化 人民群众 改革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实现三个开发——文化综合类期刊发展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伯海 《出版广角》 2000年第10期6-11,共6页
作者在现实观察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文化开发、市场开发和媒体开发,不仅是文化综合类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文化综合类期刊 期刊出版 市场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中梁仪式:对云南回族社会文化综合化现象的历史考察
16
作者 王建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58-64,共7页
本文以滇西大理喜洲回族为个案,透过对云南回族社会中盖新房时“竖中梁仪式”的观察,从文化综合主义的理论角度,展现了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宗教文化在云南穆斯林社团生活中相互吸收、融合和排斥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云南回族 竖中梁仪式 文化综合主义 历史演变 文化吸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提升策略——以江西省Z县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小泉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7期94-97,共4页
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体现。当前,江西省Z县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建设主要面临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失衡、文化服务供需错位、绩效评估体系不科学等困境。该文基于“服务三角”模型框架,从顾客价值、服... 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体现。当前,江西省Z县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建设主要面临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失衡、文化服务供需错位、绩效评估体系不科学等困境。该文基于“服务三角”模型框架,从顾客价值、服务策略、供给系统和服务人员4个维度提出文化站服务效能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综合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 效能 “服务三角”模型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小泉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
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测评文化站建设现状、考核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成效、引导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站服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坚持善治的理念,并遵循目标性、客... 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测评文化站建设现状、考核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成效、引导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站服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坚持善治的理念,并遵循目标性、客观性、可比性和可行性原则。该文从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产出、效果以及群众满意度4个方面设计由3个层次、共35个指标组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据此采集数据,然后运用赋权计算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即可综合评价一个文化站的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综合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 指标体系 效能评估 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城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研究
19
作者 侯刚健 李玉鹏 赵军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0期13-15,共3页
乡镇综合文化站具有为农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维持社会秩序等多项功能,是繁荣农村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当前,聊城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中存在文化服务创新不足、公共文化服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 乡镇综合文化站具有为农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维持社会秩序等多项功能,是繁荣农村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当前,聊城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中存在文化服务创新不足、公共文化服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乡村儿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被边缘化、乡村儿童素质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未来亟须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导成立覆盖村小学、村农家书屋的图书联盟,提升乡村文化志愿服务的精细化水平,从多方面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文化 农村文艺人才 图书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综合创新”文化观
20
作者 杨学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自从近代中西文化相遇并发生剧烈碰撞与交融以来,中国思想界和知识界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或焦点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为此,中国思想家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历史上形成和现实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中体西用论”“综... 自从近代中西文化相遇并发生剧烈碰撞与交融以来,中国思想界和知识界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或焦点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为此,中国思想家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历史上形成和现实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中体西用论”“综合创新论”“中国本位论”“全盘西化论”“中西古今论”“西体中用论”“河东河西论”“中国模式论”等。在这些方案中,“综合创新论”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在文化实践上都更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综合创新”文化观自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以来不断传承发展,经历了张申府、张岱年的“三流合一”论,方克立的“马魂中体西用”论,以及第三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综合创新”文化观具有无可置疑的当代价值,它也应该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时代主题而得到提升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中西之争” 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综合创新”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