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共11页
在当代社会,随着创意经济和消费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其中的一个现象是:审美和艺术从一种异质性的文化存在,转变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文化经济时代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 在当代社会,随着创意经济和消费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其中的一个现象是:审美和艺术从一种异质性的文化存在,转变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文化经济时代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构造"的思想和理论方法,在文化经济时代具有较早期现代化阶段更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作为理论方法,以哲学人类学为基础的审美人类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当代有效性。在文化经济时代,以大众文化为物质基础,以人民的"感觉共同体"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必然告别精英主义美学,并通过研究文化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而成为改变社会的重要力量。当代艺术批评因为具有在复杂的多重语境下把握具体的审美意义的能力,应该承担起"参与并且唤醒大众的文化解放"的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时代 审美资本主义 “美的规律” 批评家的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人类学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杰 肖琼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4,共6页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已发生重要转向,当代美学研究有必要更新陈旧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审美人类学是一门始终关注人性和伦理情感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其研究方法与当下美学的范式转换相契合,而中国当代审美经验有着自身内在...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已发生重要转向,当代美学研究有必要更新陈旧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审美人类学是一门始终关注人性和伦理情感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其研究方法与当下美学的范式转换相契合,而中国当代审美经验有着自身内在的特殊审美表达机制和情感表达机制,具有多语境叠合、审美意义滑动等特点,并不能为西方理论准确解释。"流动幻象"是对中国审美经验存在方式的一种恰切表达,对于当代中国的审美现象和艺术实践可以较好地进行阐释和把握。更多中国学者对当下审美经验和文化表达方式特殊性的人类学研究和探索,则有希望促成人类学中国学派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时代 当代美学转向 审美人类学 中国当代审美经验 流动幻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文化产业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7
3
作者 沈望舒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9,共7页
关于中国文化产业现状的思考与建议沈望舒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带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尤其在党和国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狠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重视文化、重视科技、重视教育形成风气。如文化设施的建设无论数量、速度,还是... 关于中国文化产业现状的思考与建议沈望舒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带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尤其在党和国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狠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重视文化、重视科技、重视教育形成风气。如文化设施的建设无论数量、速度,还是规模都是历史上无法比拟的。中央和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产业现状 中国文化产业 文化经济时代 发展文化产业 产业政策 民族文化 文化经济一体化 文化资源 发展战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