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转战陕北文化线路保护研究——以杨家沟历史文化名村为例 |
文雯
苏子航
刘一瑾
熊薇
|
《建筑与文化》
|
2025 |
0 |
|
2
|
文化线路视角下陕南蜀道沿线传统聚落遗产特征及价值研究 |
张定青
李霂芝
李莎
王岭
王宇鹏
|
《城市建筑》
|
2024 |
0 |
|
3
|
文化线路视野下中国东北中东铁路南支线军事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 |
莫畏
王紫荆
|
《石材》
|
2024 |
1
|
|
4
|
文化线路视角下的北京三山五园水系变迁与文化价值评价研究 |
薛雯月
魏菲宇
|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
2024 |
0 |
|
5
|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潭蓬运河遗产保护研究 |
黄显玥
|
《美与时代(城市)》
|
2024 |
0 |
|
6
|
“文化线路”视阈下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价值研究 |
田子瑶
韩玉洁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4 |
0 |
|
7
|
滏口陉古道文化线路沿线民居建筑的活化保护研究 |
谢空
胡婕
|
《建筑与文化》
|
2024 |
0 |
|
8
|
基于文化线路视角下的汉中传统民居特征研究 |
卢晓瑞
|
《建筑与文化》
|
2024 |
0 |
|
9
|
文化线路视角下历史遗产整合与活化策略——以嘉兴老城区为例 |
罗兰
黄张媛
|
《住宅科技》
|
2024 |
0 |
|
10
|
文化线路的概念比较——UNESCO WHC、ICOMOS、EICR相关理念的不同 |
郭璇
杨浩祥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2015 |
25
|
|
11
|
基于多重目标的绿道选线规划研究-以草原丝绸之路(元上都至元中都段)文化线路为例 |
周盼
吴雪飞
陶丹凤
颜海琛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4 |
30
|
|
12
|
文化线路视野下湖南沅水古航道及沿线古镇的考察与研究 |
周红
文逸琪
伍国正
|
《新建筑》
|
2015 |
8
|
|
13
|
基于文化线路考量的乡土遗产保护——以苏州东山陆巷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 |
钮卫东
许业和
吴佳斐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14
|
“川盐古道”文化线路的特征解析 |
杨雪松
赵逵
|
《华中建筑》
|
2008 |
12
|
|
15
|
溉洞文化线路上南平村振兴研究 |
郭卫宏
李宾
张雨晴
刘国维
|
《风景园林》
|
2020 |
2
|
|
16
|
论贵州驿道文化线路的价值构成——以明奢香驿道线路为研究个案 |
吴晓秋
|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
2009 |
6
|
|
17
|
城市空间中的“文化线路” |
王靖
张伶伶
戴晓旭
|
《华中建筑》
|
2010 |
3
|
|
18
|
基于系统协同的文化线路价值评估模型(CREM)研究——以古南襄隘道遗产保护为例 |
刘炜
曹婷
|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
2018 |
5
|
|
19
|
文化线路视野中的崤函古道 |
樊莉娜
倪玲玲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6
|
|
20
|
风光览尽当可归——论江门华侨华人文化线路资源特征判读 |
吴隽宇
陈静文
|
《风景园林》
|
201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