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化的挑战与应战─—关于儒学分期的一种新阐释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1-78,共8页
本文借用汤因比提出的“挑战与应战”的原则来审视儒家文化,认为,儒家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曾遇到过四次挑战:儒学产生初期,由于受到黄河文明的挑战,原始儒学在“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中脱颖而出,从宗族血缘中提炼出一种抵御异化现...
本文借用汤因比提出的“挑战与应战”的原则来审视儒家文化,认为,儒家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曾遇到过四次挑战:儒学产生初期,由于受到黄河文明的挑战,原始儒学在“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中脱颖而出,从宗族血缘中提炼出一种抵御异化现实的人伦情感和调节人际关系的礼乐规范;汉代时期,由于受到“大一统”的政权形式的挑战,儒学在“阴阳五行”的思维框架中进行整合,从而将世俗的等级制度转化为天地的阴阳法则,将朝代的历史变迁比附为五行的轮回流转;宋明时代,由于受到宗教信仰的挑战,儒学改造并吸收了道教之“太极”学说和禅宗之“佛性”理论,从而以“理学”和“心学”这两种方式实现了内在超越的形而上体验;近代以来,由于受到现代化的全球性挑战,儒学也已经做出或正在做出种种不同的姿态来进行“应战”。相对于这四次“挑战”的每一次“应战”都使儒学获得了历史性的丰富和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的挑战
宋明儒学
新阐释
五德终始说
儒家
文化
亚细亚的古代
康有为
原始儒学
挑战
与应战
儒家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小说艺术的命运与大众文化和多种传播手段的挑战》(博士学位论文)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抗卫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0,共2页
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小说是在中国百年以来摆脱落后耻辱的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中展开的 ,同时也在现代四大传播媒体的形成中诞生与成长。传播技术发展与艺术发展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对文学阅读与接受的研究大多是从接受的内容进行考察 ,...
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小说是在中国百年以来摆脱落后耻辱的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中展开的 ,同时也在现代四大传播媒体的形成中诞生与成长。传播技术发展与艺术发展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对文学阅读与接受的研究大多是从接受的内容进行考察 ,而少有从文学的传播手段或传播方式去分析。然而 ,离开了特定的传播媒介 ,任何文学的接受都是不可能的 ,而不同时代传播媒介的不同特点必然对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精神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二十世纪世界文学艺术的大趋势 ,是尽力寻找全新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和表达方式 ,以开掘现代人类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及其对外部世界的“掌握”。因此 ,通过各个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传播手段对文学生产、文学观念的影响 (本文着重于小说生产与接受的演变 )的分析 ,去考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命运及其变迁 ,从而思考新的传媒时代的生存处境和文化环境中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现实 ,尤其是“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消费产生的影响 ,以及在“数字化生存”的文化新语境下文学的意义 ,文学的文化身份的建立及当代小说的发展趋势 ,提出文学 (小说 )艺术生存与发展的诸种可能性等等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艺术的命运与大众
文化
和多种传播手段
的挑战
》
钱谷融
中国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的文化冲突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旭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戊戌变法
康有为
中国
文化
近代中国
西方
文化
文化的挑战
洋务派
知识分子
文化
挑战
民主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越“后殖民主义”语境的有益尝试
被引量:
1
4
作者
姚新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12,共2页
超越“后殖民主义”语境的有益尝试姚新勇(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自1993年底以来的“人文精神”大讨论,1995年以“张承志现象”为重声、收场戏之一,而在一片肤浅的喧哗声中草草结束了。今天我们旧话重提再谈张承志,首先就...
超越“后殖民主义”语境的有益尝试姚新勇(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自1993年底以来的“人文精神”大讨论,1995年以“张承志现象”为重声、收场戏之一,而在一片肤浅的喧哗声中草草结束了。今天我们旧话重提再谈张承志,首先就需要检讨我们的基本出发点,而不致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张承志
历史语境
汉
文化
少数民族
文化
中国
文化
多元
文化
红卫兵
文化的挑战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回应与创新
5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印度
文化
儒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
人文关怀
存在主义
价值取向
《求是学刊》
文化的挑战
社会功能性
认同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的挑战与应战─—关于儒学分期的一种新阐释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炎
机构
山东大学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1-78,共8页
文摘
本文借用汤因比提出的“挑战与应战”的原则来审视儒家文化,认为,儒家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曾遇到过四次挑战:儒学产生初期,由于受到黄河文明的挑战,原始儒学在“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中脱颖而出,从宗族血缘中提炼出一种抵御异化现实的人伦情感和调节人际关系的礼乐规范;汉代时期,由于受到“大一统”的政权形式的挑战,儒学在“阴阳五行”的思维框架中进行整合,从而将世俗的等级制度转化为天地的阴阳法则,将朝代的历史变迁比附为五行的轮回流转;宋明时代,由于受到宗教信仰的挑战,儒学改造并吸收了道教之“太极”学说和禅宗之“佛性”理论,从而以“理学”和“心学”这两种方式实现了内在超越的形而上体验;近代以来,由于受到现代化的全球性挑战,儒学也已经做出或正在做出种种不同的姿态来进行“应战”。相对于这四次“挑战”的每一次“应战”都使儒学获得了历史性的丰富和变革。
关键词
文化的挑战
宋明儒学
新阐释
五德终始说
儒家
文化
亚细亚的古代
康有为
原始儒学
挑战
与应战
儒家伦理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小说艺术的命运与大众文化和多种传播手段的挑战》(博士学位论文)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抗卫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0,共2页
文摘
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小说是在中国百年以来摆脱落后耻辱的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中展开的 ,同时也在现代四大传播媒体的形成中诞生与成长。传播技术发展与艺术发展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对文学阅读与接受的研究大多是从接受的内容进行考察 ,而少有从文学的传播手段或传播方式去分析。然而 ,离开了特定的传播媒介 ,任何文学的接受都是不可能的 ,而不同时代传播媒介的不同特点必然对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精神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二十世纪世界文学艺术的大趋势 ,是尽力寻找全新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和表达方式 ,以开掘现代人类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及其对外部世界的“掌握”。因此 ,通过各个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传播手段对文学生产、文学观念的影响 (本文着重于小说生产与接受的演变 )的分析 ,去考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命运及其变迁 ,从而思考新的传媒时代的生存处境和文化环境中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现实 ,尤其是“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消费产生的影响 ,以及在“数字化生存”的文化新语境下文学的意义 ,文学的文化身份的建立及当代小说的发展趋势 ,提出文学 (小说 )艺术生存与发展的诸种可能性等等问题 。
关键词
《现代小说艺术的命运与大众
文化
和多种传播手段
的挑战
》
钱谷融
中国
文学评论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的文化冲突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旭东
机构
山东大学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戊戌变法
康有为
中国
文化
近代中国
西方
文化
文化的挑战
洋务派
知识分子
文化
挑战
民主共和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越“后殖民主义”语境的有益尝试
被引量:
1
4
作者
姚新勇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12,共2页
文摘
超越“后殖民主义”语境的有益尝试姚新勇(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自1993年底以来的“人文精神”大讨论,1995年以“张承志现象”为重声、收场戏之一,而在一片肤浅的喧哗声中草草结束了。今天我们旧话重提再谈张承志,首先就需要检讨我们的基本出发点,而不致于...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张承志
历史语境
汉
文化
少数民族
文化
中国
文化
多元
文化
红卫兵
文化的挑战
人文精神
分类号
D091.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回应与创新
5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印度
文化
儒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
人文关怀
存在主义
价值取向
《求是学刊》
文化的挑战
社会功能性
认同危机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化的挑战与应战─—关于儒学分期的一种新阐释
陈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现代小说艺术的命运与大众文化和多种传播手段的挑战》(博士学位论文)
赵抗卫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的文化冲突
高旭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超越“后殖民主义”语境的有益尝试
姚新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回应与创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