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曦 杨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47-550,共4页
目的 :提出文化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和初步的理论构想 ,为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 ,以及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提供比较重要的参考资料 ,为疏离感理论的丰富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方法 :自编《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量表... 目的 :提出文化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和初步的理论构想 ,为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 ,以及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提供比较重要的参考资料 ,为疏离感理论的丰富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方法 :自编《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量表》 ,进行信效度考察以后对 678名汉区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 文化疏离感及其四个子维度在地区主效应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在年龄主效应上差异不显著 ;文化分离感和不和谐感在性别主效应上差异显著。 2 文化疏离感及其两个子维度 (文化孤立感和文化分离感 )在年龄和地区 ,以及在年龄、地区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3 影响文化疏离感及其文化孤立感、文化分离感、被控感三个维度的主要变量是学生小学前后居住地区的改变 ,而影响不和谐感的主要变量是性别。结论 :小学前后居住地的改变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区少数民族 文化疏离感 学生 文化孤立感 不和谐感 心理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教师创造教育内隐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灿明 吕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7-113,共7页
运用社会效度法,对6所幼儿园260名教师进行创造教育内隐观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的创造教育内隐观各维度的内部差异较大,他们在目标上更重视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培养,内容上更重视五大领域和区角活动,方法上更重视游戏和情境教学,... 运用社会效度法,对6所幼儿园260名教师进行创造教育内隐观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的创造教育内隐观各维度的内部差异较大,他们在目标上更重视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培养,内容上更重视五大领域和区角活动,方法上更重视游戏和情境教学,环境上更重视融洽的同伴关系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评价上更重视情境和延迟评价;幼儿教师创造教育内隐观中存在着不少认知误区,部分教师以为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天才,他们依然留恋于灌输式的教学、严明的纪律和标准化的评价;学前创造教育内隐观的整体差异不大,但乡村教师明显落后于城镇教师。因而,提升学前创造教育的水平,必须建立基于建构主义的幼儿教师培训模式,寻求"信奉的理论"与"采用的理论"之间的一致性,努力消解乡村教师的文化疏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创造教育 内隐观 文化疏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