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以文化生态为依托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经济模式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周庆行 曾智 刘燕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3,49,共3页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来源于其对生存环境的差异性适应。如今,各民族之间最主要的区别不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是经济上的,而是文化层面上的区别。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与环境的共...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来源于其对生存环境的差异性适应。如今,各民族之间最主要的区别不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是经济上的,而是文化层面上的区别。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与环境的共生让寻求少数民族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文化生态 生态经济 文化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城盐湖文化、生态和经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策略
2
作者 郑雨溪 谢永尊 马凌 《绿色中国》 2025年第4期178-180,共3页
以文化和生态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国大型内陆湖泊承担着彰显文化内涵、稳定区域生态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我国大型内陆湖泊文化、生态和经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十分必要。运城盐湖是我国... 以文化和生态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国大型内陆湖泊承担着彰显文化内涵、稳定区域生态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我国大型内陆湖泊文化、生态和经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十分必要。运城盐湖是我国大型内陆湖泊的典型代表,本文在总结盐湖三大核心价值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深度剖析了其存在的三大问题,并提出了三大协同发展策略,以期为国内其他大型湖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盐湖 协同发展 文化生态经济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经济与文化相协同的竹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国良 张玉军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5,共5页
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文化、生态与经济价值。科学培育与合理开发利用毛竹,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创造和提升竹产品的附加值,是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问题。研究文化、生态与经济相协同的竹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战略模... 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文化、生态与经济价值。科学培育与合理开发利用毛竹,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创造和提升竹产品的附加值,是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问题。研究文化、生态与经济相协同的竹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战略模式,用生态致富理念促进竹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提高竹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竹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文化 竹产业集群 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水和谐视角下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生态系统和谐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金铠 孟慧红 魏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5,共10页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于2001—2019年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生态3个子系统的数据,引入人水和谐理论,评价了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水平,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出了主...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于2001—2019年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生态3个子系统的数据,引入人水和谐理论,评价了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水平,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出了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水平由“较不和谐”向“接近不和谐”过渡,并有持续向好的趋势;黄河流域各地市的和谐发展水平逐渐趋于均衡化;空间上共有23个地市出现集聚现象,主要呈现出“高-高”和“低-低”集聚的现象,“高-低”和“低-高”集聚现象并不明显;阻碍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主要指标为实际利用外资额、旅游外汇收入、人均绿地面积、A级景区数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产水模数,且各指标的障碍度均呈现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经济-文化-生态系统 和谐发展 障碍因子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金融促进经济文化生态发展的战略选择
5
作者 侯丰荣 《西南金融》 2011年第11期28-31,共4页
文章分析了当前广元金融业在促进经济实现战略性调整的现实矛盾和有利条件,并提出了金融业促进广元经济文化生态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金融 经济文化生态 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域下“十七年”动画的社会记忆建构与核心价值表达
6
作者 刘晓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61-65,共5页
动画作为十七年电影的场域中"独特的这一个"而存在,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赋予其新的生机与活力。艺术家们开拓民族风格艺术形式,浸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型塑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探索民间叙事话语和民族风格的叙事模式,诠释... 动画作为十七年电影的场域中"独特的这一个"而存在,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赋予其新的生机与活力。艺术家们开拓民族风格艺术形式,浸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型塑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探索民间叙事话语和民族风格的叙事模式,诠释"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双为"方针,逐步在"中国学派"的探索、确立和巩固中发展,屹立于世界动画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叙事话语 十七年电影 社会记忆建构 经济文化生态 动画 文化生态视域 叙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分析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崔转娣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3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全面分析农业多功能性内容特征,深入研究农业多功能性乡村振兴目标的关联机理,导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的对策建议。【结果】农业具有经济、生态、文化、社... 【目的】研究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全面分析农业多功能性内容特征,深入研究农业多功能性乡村振兴目标的关联机理,导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的对策建议。【结果】农业具有经济、生态、文化、社会和政治等多功能属性,农业多功能性与乡村振兴目标深度匹配关联,产业兴旺需要农业经济、生态、文化功能提供动力支撑;生态宜居需要农业生态和文化功能回归助力;乡风文明需要发挥农业文化传承功能;有效治理需要农业社会和文化功能保障引领;生活富裕需要农业多功能性全面充分发挥。【结论】实现农业整体功能最大化,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要放大农业经济功能,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激活农业生态功能,让农业成为美丽乡村的生态屏障;挖掘农业文化功能,守住乡村发展的根脉灵魂;强化农业社会政治功能,为乡村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多功能性 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