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中的农牧村文化生态建设智慧
1
作者 宋文忠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5期113-115,共3页
传统的农耕文化和乡土习俗,作为乡土社会的精神纽带,其独特价值和丰富性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被忽略。这些农牧村文化,如传统手工艺、民俗艺术和地方知识,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中,农牧村的文... 传统的农耕文化和乡土习俗,作为乡土社会的精神纽带,其独特价值和丰富性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被忽略。这些农牧村文化,如传统手工艺、民俗艺术和地方知识,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中,农牧村的文化多样性与传统生活方式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使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风险。在此背景下,农牧村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实现城乡和谐共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面对城乡差距较大的现实,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开始意识到,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足以解决农村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重视文化生态的建设,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农牧村文化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探寻适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模式 农耕文化 文化生态建设 理论与实践 传统手工艺 民俗艺术 城乡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文化生态失衡与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8
2
作者 高丙中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80,共7页
中国的文化问题是社会关系问题的表现,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建设中国的文化生态,就是要调整中国的文化定位和社会关系,把它们的关系重新理顺,成为常态。这就是文化生态建设的基本使命。其中,时空框架是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匹配,是非物... 中国的文化问题是社会关系问题的表现,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建设中国的文化生态,就是要调整中国的文化定位和社会关系,把它们的关系重新理顺,成为常态。这就是文化生态建设的基本使命。其中,时空框架是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匹配,是非物质文化在社会中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我们特别需要探讨如何重建时空框架的中国属性。文化生态建设要让那些曾经被贬低的人的文化得到承认,让他们也有自主的"文化自觉",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失衡 文化生态建设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文化生态建设的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5
3
作者 谭向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38,共5页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文化生态是指从生态学的维度研究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诸多文化要素的有机系统。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文化生态建设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如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导致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文化生态建设的文化环境之困;错误思潮...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文化生态是指从生态学的维度研究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诸多文化要素的有机系统。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文化生态建设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如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导致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文化生态建设的文化环境之困;错误思潮渗透蔓延导致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文化生态建设的思想环境之困;以及网络传媒异军突起引发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文化生态建设的网络环境之困。因此,有必要探索一条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文化生态建设的现实路径,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生态建设 困境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雅艺术筑品牌 文化浸润育人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生态建设展示
4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I0002-I0003,共2页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秉承“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立德树人,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校内外资源为平台、以打造品牌活动为抓手”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
关键词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生态建设 打造品牌 高雅 人才 浸润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主体视域下的字体教学转型:从传统文脉到系统革新的路径建构
5
作者 郭晓晔 高顺泽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134,144,共9页
汉字字体设计在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议题。本研究针对汉字字体设计教学中存在的范式依赖、技术权力失衡、文化表达弱化、评价体系滞后等结构性问题,在文献分析、教学案例与课程实... 汉字字体设计在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议题。本研究针对汉字字体设计教学中存在的范式依赖、技术权力失衡、文化表达弱化、评价体系滞后等结构性问题,在文献分析、教学案例与课程实践基础上,系统探讨了面向研究生教育层级的目标重塑、路径创新、资源整合与评价机制。本研究特别强调将问题驱动、研究导向与社会实践作为课程转型的关键策略,认为汉字字体设计教育的革新应在审慎推进中积累经验,在多元联动中扩展生态视野,为汉字文化的当代表达与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与教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字体设计 教学改革 研究导向 文化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