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多元旅游资源的共生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 |
覃文艺
刘艳
吴冉
郑朋飞
耿秘
|
《农业与技术》
|
2025 |
0 |
|
2
|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林继富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3
|
|
3
|
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嵌式发展路径——基于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视角 |
刘利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4
|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响应和环境秩序 |
陈子华
李嘉欣
王振波
|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 |
宋增文
周建明
所萌
王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6
|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论基础与规划特征 |
周建明
所萌
岳凤珍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7
|
|
7
|
方言电视节目于民族语言文化生态保护之意义 |
崔梅
李江梅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10
|
|
8
|
“天地之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设立“天地之中”儒、释、道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可能性、可行性与必要性 |
吴效群
方启雄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9
|
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探讨——以江苏省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 |
熊国平
潘嘉虹
汪成璇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0
|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与实践研究——基于云南省环州大村的人类学考察 |
李然
李兴军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1
|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实践路径研究——基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视角 |
林继富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6
|
|
12
|
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思考——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例 |
盛学峰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3
|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民间音乐生态保护的思考 |
王丹丹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4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青海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例 |
唐仲山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15
|
民族地区旅游业文化生态保护利用研究 |
吴倩
曹安勇
|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6
|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格局划定研究——以黔东南为例 |
熊国平
郑璐琳
|
《风景园林》
|
2020 |
1
|
|
17
|
西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若干问题探讨 |
刘红叶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8
|
基于文化生态保护视角的渝东南茶文化真实性研究 |
秦杨
|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9
|
试析少数民族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媒介建构 |
钟世华
潘怿晗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20
|
文化生态保护区游客非遗先前知识、感知价值与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
何琪敏
谈国新
|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