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化生产方式:近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生范式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素华 胡惠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6,共9页
近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生范式需在完整的文化生产方式叙事框架中加以理解。晚清的被迫对外开放使近代文化生产得以吸收西方现代性要素,从而展现出文化生产主体多元化、职业化,文化生产技术机械化,文化生产组织近代化以及文化生产机制制... 近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生范式需在完整的文化生产方式叙事框架中加以理解。晚清的被迫对外开放使近代文化生产得以吸收西方现代性要素,从而展现出文化生产主体多元化、职业化,文化生产技术机械化,文化生产组织近代化以及文化生产机制制度化的特点。但这些与传统背离的特点并不意味着对西方近代文化生产方式的简单复制,中国文人阶层的"明道救世"传统和文化生产方式转型中的政治推动决定了近代文化产业的"中国特色"。正是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新文化生产方式成为近代中国文化产业发生范式的本质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产方式 近代中国 文化产业 发生范式 西方近代文化生产 “明道救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 被引量:13
2
作者 金民卿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71-75,共5页
大众文化是工业化技术和商品 (市场 )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大众日常生活实践、观念、经验、感受 ,借助于传媒系统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 ,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味、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参与的通俗性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它的... 大众文化是工业化技术和商品 (市场 )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大众日常生活实践、观念、经验、感受 ,借助于传媒系统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 ,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味、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参与的通俗性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它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的产生 ,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到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市场经济 文化生产方式 商品经济 文化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
3
作者 高宁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3,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样式,既回答文化生产中"谁来生产""用什么生产""如何组织生产""生产什么"等问题,也反映文化生产中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样式,既回答文化生产中"谁来生产""用什么生产""如何组织生产""生产什么"等问题,也反映文化生产中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是由多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是我国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区别于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和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在经济基础、内部结构、价值形态、实际效益和文化交往等方面体现出独特的鲜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 基本内涵 内部结构 主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宁 《党政研究》 2014年第3期82-87,共6页
文化生产方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围绕文化生产方式的提出、内涵、结构、类型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相关问题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学术界在深化理论认识、探索总... 文化生产方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围绕文化生产方式的提出、内涵、结构、类型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相关问题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学术界在深化理论认识、探索总结文化建设规律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产方式 文化生产 文化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安批判——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生产方式
5
作者 邱小群 廖美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79-79,共1页
李安每一部电影问世,都搅得评论界很热闹,这次尤其热闹。因为《色戒》触碰到了我们民族的情感记忆,所以这一次批判性的声音比哪一次都要高。当然支持和赞美的也不少,所以交锋就很多。依我看,围绕李安最近几年的任何一部电影来谈。
关键词 文化生产方式 李安 电影 触碰 东方文化 情感记忆 现实主义 批判性 美国精神 全球化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形成中的支配性文化及其生产方式——“理论之后”的当代中国文化批评 被引量:6
6
作者 曾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8,共7页
"理论之后"作为一种理论背景,并非中国文化批评走向困境的标志,而是真正走向"文化自觉"的象征。"理论之后",西方文化理论并非毫无建树,而是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文化批评实践需要重新确立本土性的研究对... "理论之后"作为一种理论背景,并非中国文化批评走向困境的标志,而是真正走向"文化自觉"的象征。"理论之后",西方文化理论并非毫无建树,而是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文化批评实践需要重新确立本土性的研究对象、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应在这林林总总的文化现象、思潮、冲突与激荡中形成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特征的某种认识,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致力于"形成中的支配性文化"的参与性研究,"主流大众文化"可以成为对之的一种命名;在这一以媒介技术、商品消费为取向的文化生产大潮中,处于支配性地位的便不再只是纯文学、高雅艺术和精英文化了,而是由权力、资本、技术以及相应的文化趣味相交织而形成的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相应的文化产业形态。文化批评需要在文化产业领域进行强有力的批判性质疑和建设性参与,从而真正介入并影响支配性文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之后 文化批评 支配性文化 文化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与文化生产变革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爽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7-181,共5页
传统文化生产方式是文化产业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拓展了文化产业的范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促使网民在文化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微内容创作、参与产业运作和... 传统文化生产方式是文化产业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拓展了文化产业的范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促使网民在文化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微内容创作、参与产业运作和个性搜索服务,为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掀开了全新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体 传统文化生产方式 文化生产变革 模式 受众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8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共1页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的研究议题。作为人的异地体验活动,旅游既是文化习得方式,也是文化生产方式,还是文化传播交流方式,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体验活动 文化生产方式 文化使命 现代文明 习得方式 不可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 被引量:20
9
作者 滕守尧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20,共5页
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滕守尧在目前关于审美文化的讨论中,部分人把大众文化等同于审美文化,笔者认为,此种混淆不仅不妥,而且很可能为我国今后的审美文化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了使这种讨论更加深入,本文愿意提供当代英国人关... 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滕守尧在目前关于审美文化的讨论中,部分人把大众文化等同于审美文化,笔者认为,此种混淆不仅不妥,而且很可能为我国今后的审美文化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了使这种讨论更加深入,本文愿意提供当代英国人关于“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审美文化 文学艺术 大众传播媒介 文化生产方式 大众社会 文学作品 传统文化 文学知识分子 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哲学语境中的文化经济的生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文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2期13-16,29,共5页
信息时代,文化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文化交往的全球化获得了现实的表现形式,文化生产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全球范围内,文化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蓬勃兴起。它兼具双重属性,以文化资本为基础,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并且以其同时... 信息时代,文化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文化交往的全球化获得了现实的表现形式,文化生产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全球范围内,文化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蓬勃兴起。它兼具双重属性,以文化资本为基础,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并且以其同时蕴涵的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各国昭示着它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实践 文化生产 文化交往 文化生产方式 文化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基于西方社会发展进程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缦 胡惠林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6-124,共9页
文化产业在西方社会的产生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关系密切。机械化的规模生产应用到文化领域催生了现代文化工业。大众文化娱乐形式的出现让普通大众也可便利地接触文化艺术这个曾经只属于少数人的特权领域,西方社会进入大... 文化产业在西方社会的产生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关系密切。机械化的规模生产应用到文化领域催生了现代文化工业。大众文化娱乐形式的出现让普通大众也可便利地接触文化艺术这个曾经只属于少数人的特权领域,西方社会进入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大众文化内嵌着物质主义的实用价值观,是一种打破雅俗之分的文化。进入后工业社会,西方国家向着重视自我价值实现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变,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定制化服务和灵活生产成为可能,文化产业作为高经济附加值服务行业以及以内容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代表性领域再次迸发活力。文化产业发展与西方社会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社会变迁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同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主要通过文化生产和文化生活(文化实践活动、文化价值观念)两个方面的基本机制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社会结构变迁 文化实践 文化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出版人对新兴媒体的几点思考
12
作者 李熙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0,共3页
作为内容产业,创新是出版的永恒主题。唯有创新,才能使出版不断保持活力和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传承积累优秀文化、满足人民群众丰富文化需求的职业重任。新的时代不断赋予出版新的创新要求,体制机制的创新、内容形式的创新、传播手段... 作为内容产业,创新是出版的永恒主题。唯有创新,才能使出版不断保持活力和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传承积累优秀文化、满足人民群众丰富文化需求的职业重任。新的时代不断赋予出版新的创新要求,体制机制的创新、内容形式的创新、传播手段的创新是当前出版创新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版如何创新、创新活动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如何突破创新瓶颈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诚邀业界人士畅谈实践经验,希望引发您的思考,更盼望诸多有识之士参与研讨,为出版创新献计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媒体 出版人 文化生产 文化生产方式 高新技术创新 传统 传播体系 手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出版引领出版产业升级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胜立 《大学出版》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现代出版发行业,积极发展数字出版,重视网络媒体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强调:“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现代出版发行业,积极发展数字出版,重视网络媒体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强调:“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从这些战略定位和战略措施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数字出版受到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出版 产业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化创新 引领 文化生产方式 高新技术创新 传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