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普遍性到特殊性:文化主体性的认知重构与演化
1
作者 胡晶晶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文化主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演化的揭示,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认知、人类文明的发展格局提供了新的解读框架。从人类文明视野看,文化主体意识逐渐融入文明和国家的结构框架,形成了共同的人类集体凝聚的普遍性需求和等级同质性,也因政治与精... 文化主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演化的揭示,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认知、人类文明的发展格局提供了新的解读框架。从人类文明视野看,文化主体意识逐渐融入文明和国家的结构框架,形成了共同的人类集体凝聚的普遍性需求和等级同质性,也因政治与精神载体发展和适配的程度呈现出特殊性。在世界和民族叙事中,文化主体性围绕文化与现代化关系进入“有名有实”的现代建构阶段,出现全球“在场”的普遍性与民族表达的特殊性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空间和时间双重维度下正重新书写,有力回应了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也是对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全景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普遍性 特殊性 人类文明 逻辑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融合——湖湘文化精神特质的历史建构 被引量:9
2
作者 朱汉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53,共7页
"湖湘文化精神特质"是中国文化的普遍性与湖湘地域文化特殊性的结合,这种能够将特殊性与普遍性融合起来的"湖湘文化特质",并不是湖湘地域人群先天的、固有的文化特质,而恰恰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湖湘文化 特殊性 普遍性 历史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兼评孔汉思的“普遍伦理”和沟口雄三的“作为方法的中国学” 被引量:6
3
作者 顾乃忠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文化的普遍性不是指各民族的文化中永恒存在着的共同性 ,而是指各民族的文化由于人性一致的原则而决定的按照共同的规律发展并经历着共同的基本形态。文化的特殊性不是指一个民族永恒地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本质 ,而是指每一个经历着不... 文化的普遍性不是指各民族的文化中永恒存在着的共同性 ,而是指各民族的文化由于人性一致的原则而决定的按照共同的规律发展并经历着共同的基本形态。文化的特殊性不是指一个民族永恒地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本质 ,而是指每一个经历着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民族 ,在其文化发展的某一阶段上区别于其他阶段的特殊本质 ,或者两个处于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民族 ,各自所具有的区别于他者的特殊本质。文化的普遍性与文化的特殊性的关系 ,不是一般所认为的哲学上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或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是一个东西 ,只不过因为人们观察问题的方法不同才有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所以任何文化都是普遍的 ,又都是特殊的 ,文化的动态的普遍性即为文化的静态的特殊性 ,反之亦然。孔汉思的“普遍伦理”的错误在于把文化的普遍性理解为各种文化中永恒存在的共同本质。沟口雄三的“作为方法的中国学”的错误在于把文化的特殊性理解为一个民族永远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本质。在各民族的发展道路的问题上 ,因为文化的普遍性的原因 ,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发展道路 ,换言之 ,历史的“一般发展道路”是存在的 ;因为文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人性 普遍性 特殊性 孔汉思 普遍伦理 沟口雄三 中国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选择: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 ——读《现代化与文化选择》
4
作者 张世保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113-114,共2页
近几年来,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福山认为,冷战结束并非仅仅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而且是历史的结束。其理由有二,第一,福山从黑格尔的历史观出发,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意识形态的演化... 近几年来,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福山认为,冷战结束并非仅仅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而且是历史的结束。其理由有二,第一,福山从黑格尔的历史观出发,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意识形态的演化史,意识是事物发展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选择 普遍性特殊性统一 文化 文化普遍性 普遍主义 文化冲突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表层文化 意识形态 深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下)——兼评孔汉思的“普遍伦理”和沟口雄三的“作为方法的中国学” 被引量:1
5
作者 顾乃忠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6期103-117,共15页
关键词 文化 普遍性 特殊性 孔汉思 普遍伦理” 沟口雄三 “作为方法的中国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视野下的道德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静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3年第08M期3-4,共2页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普遍性 特殊性 全球化 全球伦理 学校德育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法律文化的再解释 被引量:3
7
作者 扈海鹂 《学海》 2002年第1期97-103,共7页
法律文化是审视人类文化实践活动一种视角。全球化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带来法律文化的重新认同。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对自身法律文化的反思与再解释 ,包括面对自己的文化史的再解释 ;面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时代法律思想的... 法律文化是审视人类文化实践活动一种视角。全球化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带来法律文化的重新认同。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对自身法律文化的反思与再解释 ,包括面对自己的文化史的再解释 ;面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时代法律思想的再解释 ;面对法律全球化潮流的解释与选择。这种再解释必然涉及到对法律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进行再认识。尽管中国已开始推进市场经济、依法治国 ;中国已在新的起点上思考“法律文化”、“公民文化” ,但依然是一个“特殊的起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全球化 解释 普遍性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谈澳大利亚的文化研究走向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光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以澳大利亚文化中的"文化自卑"现象为切入点,梳理探讨澳大利亚的文化研究走向,重点指出澳大利亚文化研究的独特之处,即试图摆脱英国文化研究中的霸权主义和美国文化研究中的普遍性原则,将视角转到具有澳大利亚民族特色的文化... 以澳大利亚文化中的"文化自卑"现象为切入点,梳理探讨澳大利亚的文化研究走向,重点指出澳大利亚文化研究的独特之处,即试图摆脱英国文化研究中的霸权主义和美国文化研究中的普遍性原则,将视角转到具有澳大利亚民族特色的文化特点上。澳大利亚的文化研究从文化输入,到文化营造,再到文化多元,逐步走向国际主义者的视角,加强了与亚太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从而逐渐走出了文化焦虑,增强了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卑 民族叙事 普遍性特殊性 混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归宿
9
作者 倪稼民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2-95,共4页
现代化发展和全球化大潮打破了以往缓慢的文化交流、融合和冲突、碰撞的惯性,使所有文化都处在激变状态。当代极为凸显的文化悖论实乃对这种激变的回应。作为强弱势双方都应该从自身中寻找消解对立与冲突的根源,尤其是强势社会,应该看... 现代化发展和全球化大潮打破了以往缓慢的文化交流、融合和冲突、碰撞的惯性,使所有文化都处在激变状态。当代极为凸显的文化悖论实乃对这种激变的回应。作为强弱势双方都应该从自身中寻找消解对立与冲突的根源,尤其是强势社会,应该看到人类的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深深地烙上民族的、地方的和个人的印记,但是从人文意义来看,它们又都是超越了这种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 特殊性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比较文化的视角 被引量:21
10
作者 周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5,共8页
以20世纪文化政治经验为基础,本文追溯了多元文化主义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多元文化主义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并以加拿大魁北克为例,考察了作为多元文化主义替代方案的间性文化主义实践及其有限性。论文指出,无论是多元文化主义,还是间性... 以20世纪文化政治经验为基础,本文追溯了多元文化主义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多元文化主义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并以加拿大魁北克为例,考察了作为多元文化主义替代方案的间性文化主义实践及其有限性。论文指出,无论是多元文化主义,还是间性文化主义,其所持守的都是一种张举特殊性的哲学观点。在危机频发的"人类纪"的当代历史语境中,我们必须悬置建立在特殊性基础上的"多元"或"间性"文化观,秉承作为"类存在物"的整体性观念,从一种新时代的普遍性视角出发,重新思考人类的共同命运。与多元文化主义以历史造成的差异为基础不同,与间性文化主义立足于现实中的文化特殊性也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从人类共同面对的充满了危机的现实语境出发,是一种建立在整体性基础之上的新型世界观,是应对当今全球性难题的方法论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间性文化主义 特殊性 普遍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的晴雨表——禁忌语和民族文化关系初探
11
作者 黄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373-375,共3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禁忌语是语言现象的一种,它体现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从各民族禁忌语的共同点、不同点以及它们的基本分类看,其积极的一面是通过禁忌语造就人的价值和行为方向,从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消极的一面有时会使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禁忌语是语言现象的一种,它体现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从各民族禁忌语的共同点、不同点以及它们的基本分类看,其积极的一面是通过禁忌语造就人的价值和行为方向,从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消极的一面有时会使人产生恐惧,传播迷信,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语言文化 普遍性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媒体的五个普遍性
12
作者 董惠铭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58-59,共2页
媒体,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平面的还是多媒的,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文着重从普遍性角度作一浅析。一是媒体的民族性。媒体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 媒体,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平面的还是多媒的,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文着重从普遍性角度作一浅析。一是媒体的民族性。媒体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与所处的地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性 媒体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文化现象 特殊性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的“地方转向”:理论、资源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月枝 王欣钰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5,共14页
作为经验来源或是扩张对象的“地方”,其实从未外在于西方国际传播与社会科学的本体与视野。然而,这种对“地方”的片面呈现既带有西方中心的普遍主义傲慢,又充满对全球南方的霸权色彩。这一基于全球南方立场的跨学科深度去西方化理论反... 作为经验来源或是扩张对象的“地方”,其实从未外在于西方国际传播与社会科学的本体与视野。然而,这种对“地方”的片面呈现既带有西方中心的普遍主义傲慢,又充满对全球南方的霸权色彩。这一基于全球南方立场的跨学科深度去西方化理论反思,不仅为一种真正彰显地方性知识主体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全球知识生产和国际传播的“地方转向”提供了认识论和价值论基础,而且能充分调动深藏于地方的丰厚历史、文化、革命、发展和情感等多重资源,成为以丰满的中国叙事来拓展中国国际传播内容体系的富矿。在此基础上,研究深入具体的实践层面,以“缙云—津巴布韦”双向国际人文交流以及此过程中如何成功实现传播尺度“跳跃”为案例,展示了一个“县域+国别”的国际传播创新模式,并揭示构建全球南方认知与情感共同体的潜能。进一步总结出“具体生动”“因地制宜”“人民主体”“央地联动”这四个国际传播“地方转向”的关键词。最后建议,可通过深化民间论坛、友城合作、侨团网络、人才培养、内容拓展和基层代表等多元传播路径,深化国际传播的“地方转向”,构建更加多渠道、立体式、有效力的对外传播格局,同时为增进全球南方的彼此理解与团结贡献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地方转向 地方文化 全球南方 普遍性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管理研究的整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2,共5页
本评论在Barney和Zhang[1],及Whetten[2]深入透彻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首先,中国管理研究者可以发展创新的及具有影响力的想法和理论,这些想法和理论并不一定局限于中国文化的背景,而可以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本评论在Barney和Zhang[1],及Whetten[2]深入透彻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首先,中国管理研究者可以发展创新的及具有影响力的想法和理论,这些想法和理论并不一定局限于中国文化的背景,而可以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这一方向成功的机率取决于所提出想法和理论的价值。另一途径是尝试融合,即"文化特殊性—文化普遍性"结合的方法,以整合西方及本土的理论的元素。最后一个方向是使用协同方法实现西方及本土理论之间的动态互动,并最终发展出创新的、具有文化普遍适用性的理论。本文建议华人管理研究应该同时重视这三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管理 文化特殊性—文化普遍性结合法 本土研究 协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5
作者 侯德邻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6-77,共2页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呢?西方舆论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突出中国文化和现实的特殊性而抹煞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普遍性。
关键词 理解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毛泽东 西方舆论 中国文化 普遍性 特殊性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儒家思想研究之普及问题之思考
16
作者 孔繁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梁启超 文化素质 普遍性特殊性 中国传统文化 精神文明 现实问题 道德水平 儒家传统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经验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捷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中国共产党有许多其他政党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归根到底,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莫过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的执着与坚持,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间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 中国共产党有许多其他政党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归根到底,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莫过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的执着与坚持,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间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这是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个论断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主义行”,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这是“行”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这一真理思想伟力在中华大地的实现,还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去创造,这是“行”的关键所在。只有把这两方面的规定性融合在一起,才可以彰显“马克思主义行”。由这两个规定性,决定了彰显“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之道,只能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探索史中得出的最高结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基础、是关键,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根本方向和历史方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前一个结合在文化层面的延伸、发展与深化,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人心、掌握群众、影响社会的程度,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命运、改变民族面貌的程度,同时又为在实践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力提供着深厚的、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充分证明,一个没有高度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政党,是不可能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没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政党,是不可能站在文明制高点,引领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这既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成功密码,也是“中国共产党能”的奥秘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个结合 理论自信 文化自信 普遍性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隐蔽”侵权一种
18
作者 洪保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56,共1页
录音读物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读物。可是在出版社的发行报表中,有一项数据令人费解,配套音带与图书的发行比例仅在01%~1%之间。原因何在?在拥有语言类读物大量读者的大中专院校内,外语系、图书馆、电教中心、服务公司等... 录音读物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读物。可是在出版社的发行报表中,有一项数据令人费解,配套音带与图书的发行比例仅在01%~1%之间。原因何在?在拥有语言类读物大量读者的大中专院校内,外语系、图书馆、电教中心、服务公司等大都有一项加工复录磁带的业务。这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法》 著作权制度 侵权行为 校园文化 著作权保护 执法部门 侵权犯罪 特殊性普遍性 学校行政 录音录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要有中国的特色——读列宁1923年的五篇文章
19
作者 杨学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5期30-37,共8页
一九二二年末列宁病重.一九二三年初,列宁口授了《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五篇文章.此时,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有了五年的实践经验.这五篇文章,总结了苏维埃国... 一九二二年末列宁病重.一九二三年初,列宁口授了《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五篇文章.此时,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有了五年的实践经验.这五篇文章,总结了苏维埃国家建立五年来,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来的经验,提出了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虽然由于病重和口述的限制,许多重要思想未能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性 实践经验 社会主义建设 理论与实际 普遍性 马克思列宁主义 农业合作化 文化建设 具体实践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刊文章篇目辑览
20
《毛泽东研究》 2017年第1期126-126,共1页
(报纸后面的数字是文章2016年发表日期;期刊名称后面的数字是2016年期数)论毛泽东的文化软实力(张国祚)文化软实力3毛泽东同志与遵义新局(李振)光明日报10.1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当代解读: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陆寓丰,尚... (报纸后面的数字是文章2016年发表日期;期刊名称后面的数字是2016年期数)论毛泽东的文化软实力(张国祚)文化软实力3毛泽东同志与遵义新局(李振)光明日报10.1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当代解读: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陆寓丰,尚庆飞)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毛泽东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李捷)毛泽东思想研究5毛泽东与党的八大(上、中)(石仲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文章 篇目辑览 毛泽东同志 普遍性特殊性 毛泽东思想研究 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建设 当代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