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普遍性到特殊性:文化主体性的认知重构与演化 |
胡晶晶
|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融合——湖湘文化精神特质的历史建构 |
朱汉民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3
|
论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兼评孔汉思的“普遍伦理”和沟口雄三的“作为方法的中国学” |
顾乃忠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2 |
6
|
|
4
|
文化选择: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 ——读《现代化与文化选择》 |
张世保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0 |
|
5
|
论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下)——兼评孔汉思的“普遍伦理”和沟口雄三的“作为方法的中国学” |
顾乃忠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2 |
1
|
|
6
|
全球化视野下的道德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 |
刘静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2003 |
2
|
|
7
|
全球化与法律文化的再解释 |
扈海鹂
|
《学海》
|
2002 |
3
|
|
8
|
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谈澳大利亚的文化研究走向 |
王光林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归宿 |
倪稼民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0
|
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比较文化的视角 |
周敏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1
|
|
11
|
民族文化的晴雨表——禁忌语和民族文化关系初探 |
黄晨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2
|
试论媒体的五个普遍性 |
董惠铭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3
|
国际传播的“地方转向”:理论、资源与实践路径 |
赵月枝
王欣钰
|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14
|
中西方管理研究的整合 |
梁觉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5
|
毛泽东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侯德邻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6
|
有关儒家思想研究之普及问题之思考 |
孔繁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7
|
“马克思主义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经验 |
李捷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5
|
|
18
|
校园“隐蔽”侵权一种 |
洪保平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9
|
社会主义建设要有中国的特色——读列宁1923年的五篇文章 |
杨学为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20
|
报刊文章篇目辑览 |
|
《毛泽东研究》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