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激进主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柴文华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71,共7页
“文化自由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在内涵外延上有诸多交叉重叠,因此可以合并为一个概念。中国近现代语境中的“文化激进主义”主要指“西化主义”和“反传统主义”,但由于西化和反传统的程度不同,又可以区分为“萌芽的文化激进主义... “文化自由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在内涵外延上有诸多交叉重叠,因此可以合并为一个概念。中国近现代语境中的“文化激进主义”主要指“西化主义”和“反传统主义”,但由于西化和反传统的程度不同,又可以区分为“萌芽的文化激进主义”、“温和的文化激进主义”和“典型的文化激进主义”,本文尝试对这些不同层面或类型的文化激进主义进行爬梳和厘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激进主义 萌芽的文化激进主义 温和的文化激进主义 典型的文化激进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峙的意义:从理解《学衡》到反思五四文化激进主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桂妹 林红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6-159,共4页
在以五四文化激进主义为制导性力量的文化现代转型期,《学衡》以一种异质性思维与之构成了独特的历史性撑拒力量,激进与保守以对峙又互补的关系共同形成了文化发展的合力,既保证了文化现代转型不可或缺的突围性力量,又保证了现代性在实... 在以五四文化激进主义为制导性力量的文化现代转型期,《学衡》以一种异质性思维与之构成了独特的历史性撑拒力量,激进与保守以对峙又互补的关系共同形成了文化发展的合力,既保证了文化现代转型不可或缺的突围性力量,又保证了现代性在实现过程中的自我矫正与补偿。作为一对共生的价值范畴,二者只有在理解对方的同时才能全面理解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化激进主义 学衡 异质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人格的构建——“五·四”时期文化激进主义者关于人的现代化的探索和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红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19-22,共4页
现代人格的构建——“五·四”时期文化激进主义者关于人的现代化的探索和启示·陈红一个多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对人的现代性的探求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一样,经历了一个一波三折、步履维艰的历程。经过明清之际早期启蒙... 现代人格的构建——“五·四”时期文化激进主义者关于人的现代化的探索和启示·陈红一个多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对人的现代性的探求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一样,经历了一个一波三折、步履维艰的历程。经过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和近代启蒙思潮的理论孕育,“五·四”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激进主义 陈独秀 人的现代化 现代人格 五·四 吴稚晖 人的现代性 个性解放 胡适 科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年代文化激进主义的历史反思与价值重估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耀鹏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1期30-44,共15页
1990年代知识界引发了对文化激进主义进行争论反思和价值重估的热潮,这一思想史和文化史命题不仅直接彰显着1990年代知识分子内部的思想跃迁和历史反思意识,同时更内在性地关乎着对于五四的重新理解和阐释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论争过程... 1990年代知识界引发了对文化激进主义进行争论反思和价值重估的热潮,这一思想史和文化史命题不仅直接彰显着1990年代知识分子内部的思想跃迁和历史反思意识,同时更内在性地关乎着对于五四的重新理解和阐释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论争过程作出相对详实的梳理和还原,分析和考察知识界对于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文化激进主义的不同态度,进而考辨导致这种认识差异性的内在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0年代 文化激进主义 历史反思 价值重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形离到神合——文化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两极相通中中华文化精神的寻绎 被引量:1
5
作者 薛晓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在同一历史语境中诞生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由于其"形"的分离,使得它们之间相互对立,但是二者又是近代社会变动和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孪生体和伴生物,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中,明显地可透视到一种中华文... 在同一历史语境中诞生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由于其"形"的分离,使得它们之间相互对立,但是二者又是近代社会变动和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孪生体和伴生物,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中,明显地可透视到一种中华文化精神的深沉气韵,这种"神"的契合,使得二者互相针砭又互相启发,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景观。在二者非此即彼极性思维的隔膜中,寻绎它们内在的文化精神与文化情怀,可消弭其不可调和的交锋与冲突,以此实现二者公平的文化思维表述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离与神合 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激进主义 中华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创”思想对“激进-保守”文化困境的四维超越 被引量:4
6
作者 范鹏 李新潮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2,共8页
如何对待本国传统文化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一百多年以来,人们始终在保守与激进"、全盘西化"与"保存国粹"所组成的文化谱系当中左摇右摆、左支右绌、进退维谷,形成了近代中国极富悖论... 如何对待本国传统文化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一百多年以来,人们始终在保守与激进"、全盘西化"与"保存国粹"所组成的文化谱系当中左摇右摆、左支右绌、进退维谷,形成了近代中国极富悖论性的"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新时代以来",两创"文化观中蕴含的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从容自信的文化心态、可解析性的文化认知、实践取向的文化标准分别替代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或自卑或自负的文化心态、整体主义的文化认知、或内或外的文化标准,从而超越了"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开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激进主义 文化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民间:从“活的文学”到“人的文学”——论五四激进文人的文学革命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岳凯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4,共6页
本文立足于五四文化激进主义的话语情境中,从文学革命路径入手,全方位地考察了五四激进文人的革命策略。文章指出,五四文学语言的白话化,从形式层面彰显了激进文人的民间价值取向;而“人的文学”的提出,则从内容底蕴上显示了五四激进文... 本文立足于五四文化激进主义的话语情境中,从文学革命路径入手,全方位地考察了五四激进文人的革命策略。文章指出,五四文学语言的白话化,从形式层面彰显了激进文人的民间价值取向;而“人的文学”的提出,则从内容底蕴上显示了五四激进文人的民间精神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文化激进主义 白话文 民间精神品格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建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1-66,共6页
自五四以来,文化一词在当代中国一直极富魅力,文化问题一直是吸引当代中国学术界关注的前沿性话题。本文分析与评论了现当代中国的文化进化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全球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本文认为,加强... 自五四以来,文化一词在当代中国一直极富魅力,文化问题一直是吸引当代中国学术界关注的前沿性话题。本文分析与评论了现当代中国的文化进化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全球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本文认为,加强对这些文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于建设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富有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进化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激进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全球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新时期影视 被引量:2
9
作者 曾耀农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53-158,共6页
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泛文化现象,后殖民主义反对现代主义所提出的“中心”,反对权威主义和等级制度。后殖民主义影视文本反对标准,反对规则,失去了替自己辩护的依据。它要解构一切,自己也未能逃脱被解构的命运。后殖民主义影视文本弥... 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泛文化现象,后殖民主义反对现代主义所提出的“中心”,反对权威主义和等级制度。后殖民主义影视文本反对标准,反对规则,失去了替自己辩护的依据。它要解构一切,自己也未能逃脱被解构的命运。后殖民主义影视文本弥补了文化激进主义的某些缺陷,但是它又放弃了启蒙立场,把现代化的基点移向传统文化,认同和赞美现实,抛弃了批判的武器。后殖民主义影视文本以本能释放和冲动自由为旗帜,猛烈冲击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撞击着心灵的禁忌与历史的戒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影视 新时期 语境 文化激进主义 文化现象 后工业社会 “中心” 现代主义 等级制度 权威主义 传统文化 价值观念 现代社会 文本 现代化 解构 启蒙 心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辉煌到没落——后现代主义的中国命运 被引量:4
10
作者 季广茂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72-76,共5页
后现代主义之所以在90年代的中国兴盛一时,是因为它满足了当代中国三种不同的强烈精神欲求:第一,它具有一定的描述和解释功能,这可以满足人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现状的强烈愿望;第二,它为文化激进主义者所孜孜... 后现代主义之所以在90年代的中国兴盛一时,是因为它满足了当代中国三种不同的强烈精神欲求:第一,它具有一定的描述和解释功能,这可以满足人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现状的强烈愿望;第二,它为文化激进主义者所孜孜以求的理性主义、怀疑主义和批判主义精神,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第三,萨伊德的东方主义也正中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之下怀,使他们可以借此再一次掀起反对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浪潮。后现代主义的出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 德里达 文化激进主义 东方主义 萨伊德 西方文化 二元对立模式 主流意识形态 霸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宿命中的无语状态
11
作者 韩钟恩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Z1期18-19,共2页
文化宿命中的无语状态韩钟恩(《中国音乐年鉴》副主编)当下,在中国大陆有几种人文现象几乎都与文化宿命相关──80年代由大突围、大合唱到大逃亡,似乎是被政治规定了的文化宿命。通过反拨情感关怀而投向型态专注,似乎是被技术规... 文化宿命中的无语状态韩钟恩(《中国音乐年鉴》副主编)当下,在中国大陆有几种人文现象几乎都与文化宿命相关──80年代由大突围、大合唱到大逃亡,似乎是被政治规定了的文化宿命。通过反拨情感关怀而投向型态专注,似乎是被技术规定了的文化宿命。同样一部作品,在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当事人 文化激进主义 中国音乐 政治激进主义 叙事模式 历史文化 新潮音乐 中国大陆 人文生态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意义再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刚 《学海》 2000年第3期42-48,共7页
本文从“五四”与反传统、与文化激进主义、与后现代三个角度对“五四”意义作出新的评价。本文不同意文化保守主义把本世纪文化失序归罪于“五四”全盘反传统 ,不同意把“五四”文化激进主义等同于文革政治激进主义 ,更不同意后现代主... 本文从“五四”与反传统、与文化激进主义、与后现代三个角度对“五四”意义作出新的评价。本文不同意文化保守主义把本世纪文化失序归罪于“五四”全盘反传统 ,不同意把“五四”文化激进主义等同于文革政治激进主义 ,更不同意后现代主义对“五四”精神的消解或解构 ,而认为“五四”精神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都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精神 反传统 文化激进主义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的新文学探源之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卫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1-83,87+85-86,共6页
周作人的新文学探源之路沈卫威(河南大学中文系)趋向温和的文化激进主义相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保守派,如林纾、梅光迪、吴宓、胡先、章士钊、黄侃,周作人无疑是属于他们的对立面,即文化激进派。就中国新文学建设这一最基本... 周作人的新文学探源之路沈卫威(河南大学中文系)趋向温和的文化激进主义相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保守派,如林纾、梅光迪、吴宓、胡先、章士钊、黄侃,周作人无疑是属于他们的对立面,即文化激进派。就中国新文学建设这一最基本的文化范畴来说,胡适贡献了由“白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公安派 中国新文学 “革命文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文化激进主义 钱钟书 普罗文学 胡适 载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诗歌的智识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郜积意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2期30-34,共5页
关键词 诗歌创作 诗歌写作 “朦胧诗” 文化激进主义 九十年代 “第三代” 意识形态 诗歌语言 启蒙 诗人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术史看文学理论的未来发展
15
作者 李金松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5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学术史 中国化 文学现象 唯识宗 中国文学 佛教 《公无渡河》 文化激进主义 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全盘西化”论?
16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3-303,共1页
马克锋在《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撰文《全盘西化思潮与近代文化激进主义》指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30年代,以陈独秀、胡适、陈序经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他们主张彻底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尊地位,全盘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马克锋在《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撰文《全盘西化思潮与近代文化激进主义》指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30年代,以陈独秀、胡适、陈序经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他们主张彻底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尊地位,全盘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不但科学技术要西化,政治制度要西化,甚至文化、思想观念也要西化,将“论语式”的头脑换成“柏拉图式”的头脑。全盘西化实质是广义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盘西化”论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化激进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资本主义文明 西化思潮 社会科学 30年代 学习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差对照与精神光谱的描绘——论《万川归》
17
作者 周新民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5年第4期92-98,共7页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各种文化思潮激荡的四十年。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激进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启蒙主义、新左翼等文化潮流都先后在中国思想界占有一席之地。同样,这些潮流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文学创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一...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各种文化思潮激荡的四十年。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激进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启蒙主义、新左翼等文化潮流都先后在中国思想界占有一席之地。同样,这些潮流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文学创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一阶段的长篇小说创作也从不同的层面回应了各种文化思潮。“长篇小说代表了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①,如何整体鸟瞰四十年来中国社会面貌以及各种文化思潮的激荡,显然是对于长篇小说而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现有长篇小说在叙述中国社会四十年的变化上,做出过一定的探索,书写改革开放的长篇小说可谓汗牛充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思潮 激进主义文化 四十年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