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族传统仪式的文化演变
1
作者 许诺 《美与时代(城市)》 2017年第10期110-111,共2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满族文化传承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间流传和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对于传统文化变迁的研究,历来是我国民族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满族主要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满族文化传承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间流传和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对于传统文化变迁的研究,历来是我国民族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满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三省地区,即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在内蒙古自治区同样有满族聚居区。对于满族优秀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是十分重要的,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满族很多传统仪式的文化在演变过程中发生丢失、改变,如何能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文章就满族传统仪式文化演变进行分析,寻求合理的保护措施,为后续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传统仪式 文化演变 文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演变视角下对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澍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4期92-94,共3页
当代艺术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中国的当代公共艺术从无到有,从禁锢统一到奔放自由,从少有成就到如今的正面形象和负面评价共存,其自身的价值和延伸意义逐渐从创作个体转移至受众本身,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寻找一条能够使中国当代艺术更好发展... 当代艺术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中国的当代公共艺术从无到有,从禁锢统一到奔放自由,从少有成就到如今的正面形象和负面评价共存,其自身的价值和延伸意义逐渐从创作个体转移至受众本身,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寻找一条能够使中国当代艺术更好发展的道路,而客观的审视自身就成为当下必须面对的问题。一、公共艺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城市学研究者芒福德说过:"城市孕育了艺术,也成就了艺术;城市创造了剧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演变 城市公共艺术 城市学 延伸意义 负面评价 芒福德 弗里德兰 正面形象 文化广场 城市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政治”:我们身边的政治文化演变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丽萍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8-18,共1页
从世界不同国家的政治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人类社会似乎已经进入“微政治”时代。今天的政治已经与曾经很长时间主导人们政治生活的对理念、信仰、制度、权威等价值和相关命题的关切渐行渐远,而更多地表现为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关注,或... 从世界不同国家的政治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人类社会似乎已经进入“微政治”时代。今天的政治已经与曾经很长时间主导人们政治生活的对理念、信仰、制度、权威等价值和相关命题的关切渐行渐远,而更多地表现为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关注,或仅仅是对民众具体、细小甚至琐碎诉求和问题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现状 文化演变 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 政治生活 日常生活 求和问题 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演变的本源略探
4
作者 张澜 《北方论丛》 CSSCI 1993年第3期4-9,共6页
在文化讨论中,主体通常成为思维的焦点,人们更多地着眼于人的活动、意识流变、思维方式转换等方面来探讨文化问题。在这过热的主体意识浪潮里,反例促发我们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
关键词 文化演变 思维方式转换 本源 主体意识 人的活动 文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文学中的社会文化演变及溯源——评《俄罗斯文学人生课》
5
作者 闻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I0007-I0007,共1页
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成长在特定背景下的作家的思想表达,它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性、时代性,体现出作家的个性特点。文学可以是看作研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嬗变的生动而具体的切入口。俄罗斯文学史上涌现出很多... 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成长在特定背景下的作家的思想表达,它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性、时代性,体现出作家的个性特点。文学可以是看作研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嬗变的生动而具体的切入口。俄罗斯文学史上涌现出很多伟大的作品和作家,对世界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十八至二十世纪,文学几乎成为当时文化系统的核心构件。当时的俄罗斯文学不仅影响了造型艺术、音乐、戏剧和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也影响了哲学、宗教、社会思潮、新闻学等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文化演变 文化嬗变 思想表达 新闻学 特定背景 核心构件 重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洋琴”到“扬琴”的演变看文化自信具体实践
6
作者 曾茜 《民族音乐》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扬琴作为我国民乐的经典乐器代表,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物质桥梁。本文从扬琴外国起源说、本土演变说入手,进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以其历史沿革为依托,通过对不同时期“洋琴”和“... 扬琴作为我国民乐的经典乐器代表,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物质桥梁。本文从扬琴外国起源说、本土演变说入手,进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以其历史沿革为依托,通过对不同时期“洋琴”和“扬琴”各方面的对比,旨在阐述扬琴的衍化原因以及在新时代中国扬琴发展的方向,进而从分析“洋琴”到“扬琴”的历史变迁与传统文化构建中所彰显出的精神价值与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琴 扬琴 演变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泰国文化的历史分期与形成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华维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5-116,共12页
厘清泰国文化的历史分期与形成发展有助于加强对南方丝绸之路东方重要邻国的深层理解,推动两国互联互通,夯实两国互信基础。试从历史角度出发,结合民族迁徙、宗教普及与主体民族的更迭,分析泰国文化形成与演变的分期、特点与缘由。研究... 厘清泰国文化的历史分期与形成发展有助于加强对南方丝绸之路东方重要邻国的深层理解,推动两国互联互通,夯实两国互信基础。试从历史角度出发,结合民族迁徙、宗教普及与主体民族的更迭,分析泰国文化形成与演变的分期、特点与缘由。研究认为,泰国的史前文化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原始文化与中国南方关系密切;公元1世纪至13世纪为早期文化时期,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素可泰至曼谷王朝前为文化定型与发展时期,素可泰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泰族始为主体民族及小乘佛教主体地位的确立,阿瑜陀耶时期文化持续壮大与发展;曼谷王朝初始至1945年为文化转型与近代化时期,西方文化渐进涌入,与泰国本土社会形成碰撞与角力;1945年至今为文化现代化时期,现代公民意识逐渐觉醒,保皇主义依然较为盛行,佛教仍旧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文化 历史分期 印度化 文化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史视角下深衣制的时尚影响与演变
8
作者 刘西临子 《天工》 2024年第6期21-23,共3页
深衣制作为中国古代服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不仅体现了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迁,也对后世服装设计与时尚潮流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深衣制在不同朝代的具体变化以及结构特点、设计原理进行详细分... 深衣制作为中国古代服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不仅体现了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迁,也对后世服装设计与时尚潮流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深衣制在不同朝代的具体变化以及结构特点、设计原理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了深衣制如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而不断创新,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同时,也考察了深衣制在现代时尚界的重现与应用,展示了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之间的融合与创新,证明了深衣制在当代服装设计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时尚价值和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衣制 服装史 文化演变 时尚影响 设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城桃文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辛显存 于东明 刘振磊 《中国城市林业》 2017年第3期59-62,共4页
桃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文学和信仰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肥城桃,因产于肥城而称"肥桃",又名"佛桃"。以其个大,味美,营养丰富,享誉国内外,并有"群桃之冠"的盛名。肥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桃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文学和信仰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肥城桃,因产于肥城而称"肥桃",又名"佛桃"。以其个大,味美,营养丰富,享誉国内外,并有"群桃之冠"的盛名。肥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衍生了丰富多彩的桃文化。文章从肥城桃的生态习性、栽培历史、桃文化发展脉络等方面进行阐述,针对肥城桃文化的弘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肥城桃 文化演变 生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文人文化的转向与文学翻译活动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爱华 《船山学刊》 2006年第2期100-103,共4页
晚清文学翻译活动的出现既是晚清文人文化发生变异的结果,又是促成晚清文人文化发生进一步变迁的契机。本文试图分析晚清七十年文人文化演变的情势,并结合文学翻译的实际情况,讨论二者的互动,以图完整地描述晚清文学翻译活动在近代社会... 晚清文学翻译活动的出现既是晚清文人文化发生变异的结果,又是促成晚清文人文化发生进一步变迁的契机。本文试图分析晚清七十年文人文化演变的情势,并结合文学翻译的实际情况,讨论二者的互动,以图完整地描述晚清文学翻译活动在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之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文学 文化 社会文化变迁 文化演变 文学翻译 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景观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应用
11
作者 周梦 《美与时代(城市)》 2017年第1期61-62,共2页
我国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会融入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也为园林景观本身赋予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人们的心灵更需要一处朴素沉静的居所,这使得在现代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更加追求中国古典园林"道法自然... 我国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会融入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也为园林景观本身赋予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人们的心灵更需要一处朴素沉静的居所,这使得在现代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更加追求中国古典园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兼容。文中主要分析了地域传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及其功能表现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以绿博园为例研究了当地地域传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相互结合特征及文化演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 地域传统文化 功能表现 结合特征 文化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云碧 吴永红 《机电兵船档案》 2016年第1期10-12,共3页
档案作为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信息的总和,一方面它记述和反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可以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另一方面,对企业档案加强管理本身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档案作为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信息的总和,一方面它记述和反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可以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另一方面,对企业档案加强管理本身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档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新时期企业 历史进程 企业精神 文化生活 企业形象 企业管理制度 内部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 文化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舞蹈表演道具的由来和演变
13
作者 熊晴怡 《艺海》 2021年第2期58-60,共3页
舞蹈表演中使用的道具既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蹈形象、舞蹈意境的表达载体。丰富多样的道具在蒙古族舞蹈表演中的使用,不仅是舞蹈艺术魅力展现的点睛之笔,也在增强其舞台艺术美感和发扬民族风格特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舞蹈表演中使用的道具既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蹈形象、舞蹈意境的表达载体。丰富多样的道具在蒙古族舞蹈表演中的使用,不仅是舞蹈艺术魅力展现的点睛之笔,也在增强其舞台艺术美感和发扬民族风格特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了解道具在蒙古舞中的用意和价值,从而充分探索道具在蒙古舞中的表现方式,使之符合民族精髓的发展趋势,满足观赏者的审美期待。本文对蒙古族舞蹈表演道具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其历史由来及当代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舞蹈 表演道具 文化演变 历史由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印染艺术中的民俗美术色彩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涂远芳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6-87,共2页
民俗美术色彩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和艺术结晶,反映了中国传统印染工艺的高超水平,并且经过历史传承与文化演变,逐渐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现代美术和印染工艺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当前,随着市场经济飞... 民俗美术色彩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和艺术结晶,反映了中国传统印染工艺的高超水平,并且经过历史传承与文化演变,逐渐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现代美术和印染工艺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当前,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审美意识增强,印染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设计出具有时代价值和文化底蕴的作品。为此,人们将目光转向传统民俗美术,深入挖掘其色彩元素和艺术价值,再结合一些时尚流行元素,将其应用于现代印染技术中,实现了印染设计的创新发展和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演变 印染工艺 艺术结晶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民的智慧 现代美术 历史传承 色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雕花灯具
15
作者 陶洁 王湘(指导) 《中国宝玉石》 2020年第S01期37-37,共1页
结合北京地域建筑方正对称的形式特点,作品采用了立方体造形,且每面纹样均为对称。纹样元素提取于原汁原味的故宫古典家具和中国传统刺绣,其内容主要以云纹为主,中间采用了纸牌的四种花色,代表春、夏、秋、冬,彰显着北京自古至今的文化... 结合北京地域建筑方正对称的形式特点,作品采用了立方体造形,且每面纹样均为对称。纹样元素提取于原汁原味的故宫古典家具和中国传统刺绣,其内容主要以云纹为主,中间采用了纸牌的四种花色,代表春、夏、秋、冬,彰显着北京自古至今的文化演变和时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家具 文化演变 云纹 灯具 地域建筑 原汁原味 雕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群众影评的热效应和冷处理
16
作者 徐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20-21,共2页
在中国电影评论雄浑的大合唱中,群众影评以其宽广的声部,显示出其鲜明个性和社会功效。举目四望,各类群众影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中,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电影欣赏反馈网络。群众影评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活动,... 在中国电影评论雄浑的大合唱中,群众影评以其宽广的声部,显示出其鲜明个性和社会功效。举目四望,各类群众影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中,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电影欣赏反馈网络。群众影评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活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力措施,对于普及电影文化,改善艺术土壤,推进文化演变,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如何保持群众影评长兴不哀,并逐步走向深入,已成各影评组织面临的共同课题。根据我们青年影视评论协会近十年来的成长历程,我感到群众影评要具有强盛的生命力,必须在热效应和冷处理两个方面下功夫。热效应重在普及,冷处理贵在提高。前者意在保持活力,后者志在增强内力。两者互为表里,以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构成群众影评完备的体系。群众影评作为一项亚文化的大众艺术,具有三种特性,一是群众性,二是兴趣性,三是相异性。群众性在于群众影评活动大多属于有组织的文化活动,兴趣性在于参与这项活动的绝大多数人出于兴趣爱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评论 影视评论 电影文化 文化活动 举目四望 兴趣性 电影欣赏 文化演变 反馈网络 电影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剧人有其场”可乎!?
17
作者 顾锡东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5-36,共2页
“在文化演变这一复杂的历史过程中,我们要努力避免陷入片面性、自流和空想。”胡启立同志在五次文代会上说的这段话,颇发人深思。解放后百花齐放蓬勃发展起来的戏剧园地,在“文革”中毁于一旦;十年耕耘花重开,情况怎么样?一方面,戏曲... “在文化演变这一复杂的历史过程中,我们要努力避免陷入片面性、自流和空想。”胡启立同志在五次文代会上说的这段话,颇发人深思。解放后百花齐放蓬勃发展起来的戏剧园地,在“文革”中毁于一旦;十年耕耘花重开,情况怎么样?一方面,戏曲队伍新花朵朵,由老化转变为年轻化,综合艺术人才济济,由低水平趋向高水平,是走上坡,是当可喜。而另一方面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演变 历史过程 丁扬忠 京剧院团 跳舞场 北京人艺 粤剧团 茅善玉 文化环境 八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念调适
18
作者 王宏维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6期9-10,共2页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计划体制下混有某些“左”的成分的价值观念,外来的。
关键词 价值观念 调适 市场经济 文化演变 计划体制 伦理矛盾 “左” 西方文化 积极意义 价值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书推荐
19
《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 2006年第5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创新型领导 广告策划 可口可乐 文化演变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白马人面具艺术的造型研究
20
作者 尚玲伊 《艺术家》 2023年第2期7-9,共3页
池哥昼傩面具是陇南白马人进行民间傩仪、傩戏活动的重要道具,其艺术形式的生成蕴含着白马人在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变中积累的情感信息。甘肃陇南白马族傩面具艺术造型古朴,形象生动,反映了白马族的艺术审美趣味。对白马人傩面具造型的研究... 池哥昼傩面具是陇南白马人进行民间傩仪、傩戏活动的重要道具,其艺术形式的生成蕴含着白马人在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变中积累的情感信息。甘肃陇南白马族傩面具艺术造型古朴,形象生动,反映了白马族的艺术审美趣味。对白马人傩面具造型的研究,能够使我们了解白马人在远古的生产方式下的独特艺术形式,并最终促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面具 文化演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造型 池哥昼 情感信息 陇南白马人 甘肃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