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电影的文化歧视与中国文化的当代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荔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1-84,共4页
对西方人而言,西方才是文化的中心,在此视角下,华人定型化形象成为美国文化对中国的他者想象。美国电影以高人一等的优越姿态俯视中国,往往把华人形象跟愚昧、野蛮、邪恶、病态、孱弱、呆板等联系在一起,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彰显了... 对西方人而言,西方才是文化的中心,在此视角下,华人定型化形象成为美国文化对中国的他者想象。美国电影以高人一等的优越姿态俯视中国,往往把华人形象跟愚昧、野蛮、邪恶、病态、孱弱、呆板等联系在一起,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彰显了白人优越论思想。电影是文化艺术,是大众消费品,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如何理性看待传统美国电影的文化歧视,正确认识美国电影里华人形象的嬗变,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传播中国文化,使美国乃至世界人民重构对华人以及中国文化的印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美国电影 文化歧视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华人形象 当代 美国文化 文化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歧视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卓彩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89,158,共10页
文章以麻风病发展历史为脉络,探讨了麻风歧视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远古至1873年,麻风病无人知晓,人们因为恐惧建构了麻风病人的道德污名,从而生产出了麻风歧视文化;1873年至1982年,麻风杆菌被发现,麻风病被认为是一种落后热带地区... 文章以麻风病发展历史为脉络,探讨了麻风歧视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远古至1873年,麻风病无人知晓,人们因为恐惧建构了麻风病人的道德污名,从而生产出了麻风歧视文化;1873年至1982年,麻风杆菌被发现,麻风病被认为是一种落后热带地区的高度传染病,建构出了民族污名,从而实现了麻风歧视文化的再生产;1982年至今,麻风病成为可防可治不可怕的普通疾病,然而由于隔离导致污名固化,从而实现了麻风歧视文化的再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麻风歧视文化 生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皮书》:身份认同的困惑 被引量:8
3
作者 文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3-76,共4页
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是个人对所属群体的角色及其特征的认可程度和接纳态度。美国电影《绿皮书》讲述了黑人音乐家与白人司机之间跨越种族的友谊,本文认为这部影片主要是在探讨身份认同的问题。文章从社会身份认... 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是个人对所属群体的角色及其特征的认可程度和接纳态度。美国电影《绿皮书》讲述了黑人音乐家与白人司机之间跨越种族的友谊,本文认为这部影片主要是在探讨身份认同的问题。文章从社会身份认同、个人身份认同、自我身份认同、身份认同融合与银幕外的身份认同这几方面对影片进行了分析,认为影片依然存在种族与文化认同的偏差。正确的身份认同有助于各民族与国家平等有尊严地参与国际事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皮书》 身份认同 种族歧视: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