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化景观基因编辑的工业遗产片区更新方法——以重庆发电厂为例
1
作者 蔡玥 吴灈杭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8,共8页
近年来,我国愈发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遗产景观的层积性价值与整体性保护越来越受重视。文化景观基因理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理论,强调景观在时空维度上的层积性与根植性。以景观基因理论与工业遗产特性为着眼点,提出... 近年来,我国愈发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遗产景观的层积性价值与整体性保护越来越受重视。文化景观基因理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理论,强调景观在时空维度上的层积性与根植性。以景观基因理论与工业遗产特性为着眼点,提出工业遗产片区文化景观基因的“基因识别—基因诊断—基因编辑”方法:首先,根据保护利用目标与场地现状特征确定4个层级、16项指标的基因识别体系,结合现场踏勘与问卷数据完成基因识别;其次,引入IPA分析法定量诊断片区文化景观情况,划分优势区、维持区、改进区、机会区基因;最后,分区提出景观基因的植入、转译、修补、复制等编辑方法。同时,将该方法引入重庆发电厂片区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优化实践,以期为工业遗产片区文化景观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保护 文化景观基因 基因识别 基因诊断 基因编辑 重庆发电厂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景观基因视角下界首陶艺公园设计策略
2
作者 孙超 张含蕾 《现代园艺》 2025年第7期115-117,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娱乐设施的需求增大,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越发备受关注。以界首陶艺公园为例,运用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分析界首在地性的显性物质文化基因与隐性非物质文化基因特征,通过对文化景观基因的提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娱乐设施的需求增大,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越发备受关注。以界首陶艺公园为例,运用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分析界首在地性的显性物质文化基因与隐性非物质文化基因特征,通过对文化景观基因的提取与转换、演变与嫁接、修复与保育,重构文化基因表达方式,以期将界首在地性文化景观基因融入陶艺公园更新设计中,打造出具有文化主题鲜明、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特点的主题公园,从而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传播彩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基因 景观设计 陶艺公园 界首彩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传统聚落景观的科学语言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最 刘沛林 谭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9-1321,共13页
传统聚落是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解读传统聚落的文化特征成为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的命题。本文结合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理论(简称景观基因理论),明确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简称景... 传统聚落是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解读传统聚落的文化特征成为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的命题。本文结合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理论(简称景观基因理论),明确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简称景观基因组图谱)作为传统聚落景观科学语言的依据:①梳理了景观基因的概念、特征、内涵和发展现状,阐述了景观基因组图谱的特征和意义;②结合科学语言的特征,从核心理念和框架的角度明确了景观基因组图谱作为传统聚落景观科学语言的内涵与特征;③从功能、方法论和哲学意义的角度明确了景观基因组图谱作为传统聚落景观科学语言的方法学意义。总之,景观基因组图谱是现代信息技术、自然科学方法与理论、科学哲学等学科方法在传统聚落景观研究领域深度融合的结晶,是传统聚落景观的科学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文化景观基因 景观基因组图谱 科学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感知信息链构建及发展研究——基于游客感知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晓颖 牟津瑶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7,共10页
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资源,是传统文化展示和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其文化景观基因感知信息链的构建及发展有助于从村落整体视角出发实现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发展。以中国传统村落漆桥村为例,借助景观基因理... 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资源,是传统文化展示和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其文化景观基因感知信息链的构建及发展有助于从村落整体视角出发实现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发展。以中国传统村落漆桥村为例,借助景观基因理论构建漆桥村文化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以识别和提取其文化景观基因进行游客感知,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和SPSS模型分析梳理游客感知结果,最终构建漆桥村文化景观基因保护传承和激活发展两类感知信息廊道并完善其相应发展路径,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更明确的行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景观基因 感知信息链 游客感知 保护传承 激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永县回岗古村落文化景观基因识别
5
作者 任周扬 宋建军 +1 位作者 石柳 李子菁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5期112-116,共5页
随着我国古村落数量锐减,其所承载的当地文化与乡愁记忆随之消失,对古村落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文化景观基因理论,以江永县回岗村为例,分别从主体基因、附属基因、混合基因、变异基因4方面进行景观基因的特征识别与提取... 随着我国古村落数量锐减,其所承载的当地文化与乡愁记忆随之消失,对古村落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文化景观基因理论,以江永县回岗村为例,分别从主体基因、附属基因、混合基因、变异基因4方面进行景观基因的特征识别与提取。回岗古村落文化景观以建筑文化、宗族文化、农耕文化为主,交通文化、祭祀文化、民俗文化为辅,图腾纹样主要因自然崇拜思想、求善心理、道德追求形成。本文旨在研究丰富和完善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在多民族文化融合村落中的应用,为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保护与再表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基因 古村落 回岗村 基因识别 江永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景观基因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黔东北土家族村落为例 被引量:77
6
作者 林琳 田嘉铄 +2 位作者 钟志平 李诗元 任炳勋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3-423,共11页
通过深度访谈和意象图分析,对土家族传统村落朝阳村的文化景观基因进行识别、挖掘和提取,发现村落景观基因由环境基因"山-水-田-寨""上寨-中寨-下寨"十字轴线空间格局,布局基因"屋-巷-屋""屋-坝-巷&... 通过深度访谈和意象图分析,对土家族传统村落朝阳村的文化景观基因进行识别、挖掘和提取,发现村落景观基因由环境基因"山-水-田-寨""上寨-中寨-下寨"十字轴线空间格局,布局基因"屋-巷-屋""屋-坝-巷"交织的街巷肌理,建筑基因穿斗式、干栏式民居建筑形式与惜字塔、王字格及虎图腾窗花、八字朝门等土家族建筑装饰元素,以及文化基因中的惜字文化、傩堂戏、摆手舞、土家礼仪等共同组成。研究发现,由于过度的旅游开发,无序地挖山采石,导致水土污染、梯田荒废,朝阳村传统村落山水田格局、屋坝巷肌理和传统建筑元素均遭到了严重破坏。为走出困境,朝阳村借助"公众参与"理念,通过搭建"政府-村委村民-社会团体"体系,组织多方共同参与朝阳村文化景观基因保护,更好地传承与延续文化景观基因。与此同时,在整合建筑符号元素、统一街巷传统风貌、整治村落自然环境等方面取得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基因 土家族 传统村落 朝阳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文化景观基因特征——以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为例 被引量:24
7
作者 鲍青青 钟泓 +1 位作者 谭燕瑜 王亚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4-79,共6页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空间记忆,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了解遗产地生态-生产-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从而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文章借鉴文化景观基因理论,探索了南方...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空间记忆,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了解遗产地生态-生产-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从而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文章借鉴文化景观基因理论,探索了南方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文化基因特征识别方法与过程,并建立了文化景观基因特征分析框架,从文化景观基因形态、特征和功能地位等方面对其特征进行了解读。结果表明:(1)稻作梯田聚落景观形态由以梯田环境为基础的本底层、以稻作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层和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精神层共同构成。(2)山水林田寨景观格局中蕴含壮瑶民族"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生态智慧;稻作梯田耕种方式呈现出"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敬畏自然、恪守村规民约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勤俭务实、互惠互利"的族群观。(3)村民生计、生态保障和村落治理互利互哺、耦合均衡,共同促进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稻作梯田 农业文化遗产地 文化景观基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知识体系传承度评价——以通道县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立国 吴旭峰 胡雅丽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1,共9页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作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核心代表,探讨其知识体系传承的整体情况,对推进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景观基因的视角,运用系统分析、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等研究方法,在厘定传统...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作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核心代表,探讨其知识体系传承的整体情况,对推进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景观基因的视角,运用系统分析、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等研究方法,在厘定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知识体系传承度的基础上,从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载体知识的丰富度、形态知识的活态度、信仰知识的适应度和意象知识的感知度四个维度,构建了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知识体系传承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通道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知识体系传承总体水平较高,内部差异不大;(2)其传承维度中,信仰知识的适应度高,形态知识的活态度低;(3)其传承指标中,信仰知识的归属感高,制度形态的活态度低。研究结果不仅可以深化当前文化景观基因的理论研究,也可以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 知识体系 传承评价指标体系 通道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校传承机制研究——以通道县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立国 吴旭峰 胡雅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7-128,共12页
以通道县9所小学为案例,选取学生传承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在对访谈文本数据逐级扎根编码的基础上,提炼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生传承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并阐述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生传承行为的影... 以通道县9所小学为案例,选取学生传承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在对访谈文本数据逐级扎根编码的基础上,提炼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生传承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并阐述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生传承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校传承的过程中,学生传承人的传承行为受传承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个维度的共同影响;传承态度由工具态度和符号态度共同构成;主观规范由学校强制规范、同学示范规范、学生个人规范、父母示范规范共同构成;知觉行为控制由自我效能感、外部控制力共同构成。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景观基因理论,还为推动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的学校传承提供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 计划行为理论 学校传承机制 通道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土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与空间意象表达——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翟洲燕 安传艳 +2 位作者 贾梦月 常芳 阿茹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54,共14页
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可推动中国乡土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景观。文章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以文化景观基因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解构提取法,识别李子柒短视频中的乡土文化景观基因及其空间意象表达。... 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可推动中国乡土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景观。文章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以文化景观基因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解构提取法,识别李子柒短视频中的乡土文化景观基因及其空间意象表达。研究表明:(1)影像景观基因特征表现为以固定镜头为主的拍摄风格,以远景和特写为主的多景别拍摄手法,景别切换流畅,画面转场自然,画面的整体色调偏暗沉,后期运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法,采用背景配乐和同期声,人物交流通常使用方言,偶尔夹杂普通话等;(2)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表现为理想的人居环境模式、“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四川民居建筑、乡村生产生活和传统技艺所需工具等;(3)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特征则表现为传统民俗节庆、不同地域的传统技艺和绵阳方言等;(4)李子柒视频中的乡土文化景观基因建构了田园牧歌、淳朴和谐和美好生活等文化意象。该研究旨在为短视频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有效结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景观基因 文化意象 短视频 李子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怒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与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培森 訾文莉 +1 位作者 徐华 宋钰红 《绿色科技》 2022年第9期15-20,共6页
传统村落具有区域性和不可再生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文化和景观,需要在定性识别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以更好地了解村落的文化景观价值。通过对怒族村落文化和景观的特征分析,以文化景观基因作为识别的基础... 传统村落具有区域性和不可再生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文化和景观,需要在定性识别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以更好地了解村落的文化景观价值。通过对怒族村落文化和景观的特征分析,以文化景观基因作为识别的基础方法,从而建立怒族文化景观基因评价体系。采用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结合AHP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怒族文化景观基因指标的量化评测,结果表明:①怒族文化景观基因中,物质文化景观基因比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重要性更高;②物质文化景观基因中,建筑要素为主体基因,重要性最高,其次是自然环境和街巷格局;③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中,风俗习惯为主体基因,其次为传统文化、手工技艺和宗教信仰。掌握怒族村落文化景观特征和要素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对指导村落保护与规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特征 文化景观基因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与图谱构建——以瑶美村为例
12
作者 潘卓然 王南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7期246-251,共6页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活态遗产,承载着地域族群的历史记忆、智慧与精神。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了文化基因断裂的风险。以景观文化基因理论为基础,聚焦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瑶美村,从显性的物质文化基因与隐性的非物质文化基因两个角度,...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活态遗产,承载着地域族群的历史记忆、智慧与精神。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了文化基因断裂的风险。以景观文化基因理论为基础,聚焦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瑶美村,从显性的物质文化基因与隐性的非物质文化基因两个角度,通过田野调查、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村落文化基因进行识别提取并构建图谱。从空间、制度、功能三个方面阐述其特征,同时提出提升策略,期望为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基因 传统村落 基因识别 瑶美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