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政治哲学维度——布达佩斯学派关于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温权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8-213,共6页
针对马克思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及其指向的一系列论断,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诸成员分别从历史理论、阶级革命以及社会主义运动三个维度,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和创造性的解读。首先,从唯物史观的逻辑理路来看,学派成员将马克思宏观的"... 针对马克思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及其指向的一系列论断,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诸成员分别从历史理论、阶级革命以及社会主义运动三个维度,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和创造性的解读。首先,从唯物史观的逻辑理路来看,学派成员将马克思宏观的"历史哲学"重新诠释为具有微观文化意义的"历史理论",从而弥合了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一结论中存在的"实践哲学"和"实证科学"之间的理论张力,并规避了社会主义必然实现这一预设内所隐含的"历史目的论"倾向。其次,对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而言,学派成员从实证的政治经济规律出发,详细考察由资本生产引出但未被明确定位的无产阶级群体,其特有的历史文化意义与阶级意识,之于社会革命的合法性问题。再次,就唯物史观的最终指向来说,学派成员结合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理论,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可能出现的异化现象作出了相应的政治哲学批判,并以此重塑了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的人道主义立场。值得一提的是,布达佩斯学派对唯物史观的反思,实现了马克思宏观的社会—经济分析向微观的政治—文化考察的转向,其实质毋宁是以资本生产范式批判为前提的文化—政治哲学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达佩斯学派 文化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 历史理论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化哲学“转向”之图绘与作为“图绘”的政治文化哲学:一种空间化反思视角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怀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9,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当代"政治与文化哲学转向"的问题?西方马克思学在自由主义话语霸权面前把马克思政治哲学问题市民社会化,这显然是一条以牺牲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基本方法论为代价的学术思想道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当代"政治与文化哲学转向"的问题?西方马克思学在自由主义话语霸权面前把马克思政治哲学问题市民社会化,这显然是一条以牺牲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基本方法论为代价的学术思想道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辩证法,仍然是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哲学的当代发展途径的关键所在,只不过不可能再因袭经济决定论与阶级斗争本质还原论的老路,而应当赋予其一种空间化的解释维度。在这方面,阿尔都塞的结构决定论与再现性认识论,斯图亚特·霍尔的解构决定论与偶然链接论,以及大卫·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特别是詹姆逊的"认知图绘论",仍然给我们以许多有益启示。这就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哲学,其可能的理解方向之一是具有空间想象力与反思力的历史辩证法认识论、文化政治或美学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政治哲学文化研究 西方马克思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 空间化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