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教士和汉学家在《论语》翻译及诠释中的文化挪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姚金艳 杨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3,共4页
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在《论语》翻译及诠释中的文化挪用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用西方宗教和哲学概念翻译及诠释中国思想;证明基督教教义与儒家思想的一致性;借助翻译和诠释塑造中国文化形象。《论语》翻译及诠释中的文化挪用有其合理... 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在《论语》翻译及诠释中的文化挪用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用西方宗教和哲学概念翻译及诠释中国思想;证明基督教教义与儒家思想的一致性;借助翻译和诠释塑造中国文化形象。《论语》翻译及诠释中的文化挪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也要反对其抛弃原文精神实质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汉学家 《论语》诠释 文化挪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挪用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以《尚气与十环传奇》的网络争议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傅才武 刘洋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7,共11页
数字时代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挪用”问题是引发网络民族主义情绪反应、关涉文化自信的核心议题,是文化政策关注的重点归纳总结。以《尚气与十环传奇》的相关网络争议为观察对象,从相关微博评论中归纳总结两派争议群体的特征,探讨该争... 数字时代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挪用”问题是引发网络民族主义情绪反应、关涉文化自信的核心议题,是文化政策关注的重点归纳总结。以《尚气与十环传奇》的相关网络争议为观察对象,从相关微博评论中归纳总结两派争议群体的特征,探讨该争议中文化挪用问题产生的根源,构建当下文化管理和文化政策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研究表明:仅以历史屈辱为由的“反对派”批评该片是“错误的文化挪用”,其强烈的网络民族主义倾向对少数包容跨文化交流的“支持派”形成压制。面对网络民族主义情绪的监管引导不足、文化创伤传播的扩张、国际文化贸易领域文化产品的包容性不足等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对网络民族主义进行专项治理,加强文化自信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扩大文化开放和文明交流互鉴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挪用 文化传播 文化自信 文化开放 网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挪用视角下的跨文化戏剧 被引量:8
3
作者 冯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1-209,共9页
"跨文化戏剧"这一概念从诞生之际便一直充满争议。在理论探讨中,"跨文化戏剧"涵盖的内容历经数次转变,而在具体实践中,"跨文化戏剧"的表现形式也不断扩大。由于理论与实践在近几十年相互交织,学界在探讨... "跨文化戏剧"这一概念从诞生之际便一直充满争议。在理论探讨中,"跨文化戏剧"涵盖的内容历经数次转变,而在具体实践中,"跨文化戏剧"的表现形式也不断扩大。由于理论与实践在近几十年相互交织,学界在探讨之时常因混淆概念而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以"文化挪用"的四种表现——文本挪用、形式挪用、母题挪用和主题挪用——来划分跨文化戏剧的实践,有助于细述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廓清实践中的伦理、政治和美学问题的对象。如此分类,可以避免不加区分的概念强加,从而具体地评价不同类型的跨文化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戏剧 文化挪用 话语 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挪用现象的哲学反思——基于文化挪用施为性话语形式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嘉璈 梅俊杰 《哲学分析》 CSSCI 2023年第6期110-119,192,193,共12页
文化挪用是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使用另一种文化中的文化元素的行为。文化挪用概念在文化交流和保护文化间存在张力,用于意指时易引起争议。由于文化挪用具有“施为性话语”的形式,意指他人文化挪用不但不会保护弱势群体,反而会造成二次伤害... 文化挪用是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使用另一种文化中的文化元素的行为。文化挪用概念在文化交流和保护文化间存在张力,用于意指时易引起争议。由于文化挪用具有“施为性话语”的形式,意指他人文化挪用不但不会保护弱势群体,反而会造成二次伤害,并把子虚乌有的罪名安置到被意指者身上。文化挪用的实质是把受害者设定为“绝对他者”,在摆出意指“东方主义”的姿态时其实挑起了“东方主义”的话语。受害者为了反抗这一话语,又不得不作出自我东方化的陈述。由于蕴含危险,应避免意指文化挪用,以开放平和态度开展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挪用 施为性话语 东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元素在西方跨文化时尚设计中的三种运用层次
5
作者 冯叙园 向勇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7,共8页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与艺术融通,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逐渐成为西方时尚设计师拓展设计的灵感源泉,但因认知角度及交融程度不同而呈现出显著差异。文章通过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法,解析西方时尚设计师运用中国元素的创意理念及创作实践,将...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与艺术融通,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逐渐成为西方时尚设计师拓展设计的灵感源泉,但因认知角度及交融程度不同而呈现出显著差异。文章通过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法,解析西方时尚设计师运用中国元素的创意理念及创作实践,将其分为三个渐进层次:1)“表象设计”止于文化挪用、符号堆砌;2)“融合设计”在体验他者文化中解构已有认知,重构设计风格;3)“在地设计”深度融合中西方文化,作品呈现出多重价值。“在地设计”代表了跨文化时尚设计的最高层次。通过研究有助于拓展中国设计师跨文化设计理念,可为跨文化设计实践提供借鉴,同时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元素 在地设计 文化 时尚设计 文化挪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