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化思维方式和语篇结构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李莉
-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5-29,43,共6页
-
文摘
译语语篇必须符合译语的语篇规范及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语篇结构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思维方式在语言运用过程中长期影响的结果。本文试从中西文化思维差异及其对语篇结构的影响入手,分析在翻译中语篇结构应在哪几方面进行调整。
-
关键词
文化思维方式
语篇结构
-
Keywords
cultural thinking mode
textual structure
-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茶文化思维方式的应用
- 2
-
-
作者
魏程玉
-
机构
江西省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
-
出处
《福建茶叶》
2021年第8期173-174,共2页
-
文摘
目前,随着教育界改革地不断深化,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为教育界改革提供了思路,其中所包含的精神理念和人文思维,能够与整个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相结合起来。因此,茶文化可以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其所能展现的价值不仅做到了教学内容的创新,而且有利于今后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发展与实施。
-
关键词
茶文化思维方式
中职语文教学
影响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中国养生体育与传统文化思维模式的联系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杨霆
张辉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
出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8,93,共4页
-
文摘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养生体育文化根源。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本位”及老、庄的“无为而治”观点,决定了古代中国只能产生修身养性的养生体育,而不能出现古希腊式的竞技体育。中国养生体育在未来社会中,除了能强身治病外,还具有克服西方文化思维方式造成的理性与感情割裂的功效,从而起到文化互补的作用。
-
关键词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
文化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
无为而治
未来社会
文化思维方式
家族本位
古代中国人
文化互补
古希腊人
-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茶文化思维的渗入路径
- 4
-
-
作者
徐国芬
-
机构
江西省民政学校
-
出处
《福建茶叶》
2021年第9期146-147,共2页
-
文摘
现在学校教育方式需要进行改变,课堂应该融入茶叶相关知识,介绍茶叶文化,介绍茶叶中蕴含的意义和品质,用茶叶的意义来启发所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让茶文化的作用更加突出,让它能帮助学生体会文学之美。这样既可以帮助创建全新的学习系统,又能研究职业学校语文课堂的未来发展之路。
-
关键词
茶文化思维方式
中职
语文教学
影响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被引量:26
- 5
-
-
作者
李成银
周培启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
-
出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4-16,93,共4页
-
文摘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多样性、德与力统一、审美艺术性及道与器统一的特点。体现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哲学观是天人合一观、动静观及气理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思维特征:直观体悟、对比象形、象征性。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受其影响。
-
关键词
传统武术文化
思维特征
太极拳
文化思维方式
武术发展
中国传统武术
传统文化
主导地位
气理论
天人合一
-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生命: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文阁
-
机构
大连海军政治学院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6,共6页
-
-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生命价值取向
西方文化
生存方式
文化思维方式
儒家哲学
庄子
新文化
科学技术
孔子
-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
-
题名学术论文中动词性据素使用情况的英汉对比研究
被引量:4
- 7
-
-
作者
崔林
成晓光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主体间性建构研究"(W2013123)
-
文摘
文章对英汉学术论文中动词性据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语料来自英汉语言学核心期刊各40篇。研究结果表明,英汉学术论文动词性据素呈显著差异:(1)英语学术论文中动词性据素的语言形式数量和总使用频率都高于汉语学术论文;(2)英语学术论文作者使用最多的是"论证"类动词性据素,使用最少的是"思考"类,而"思考"类动词性据素却是汉语学术论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3)汉语学术论文作者对信息来源和可靠性所承担的责任大于英语学术论文作者。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两种语言学术论文中动词性据素使用情况不同的原因主要是中西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
关键词
动词性据素
学术论文
对比研究
作者责任与承诺
文化和思维方式
-
Keywords
verbal evidentials
academic paper
contrastive study
writer responsibility and commitment
cul-ture and thinking pattern
-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