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院校应开设《中国文化思想史专题》课
1
作者 张国勤 《北方论丛》 CSSCI 1989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如何进一步改革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这是高教研究中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从形势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需要来看,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确有增添新内容的必要,即从邻近于政治理论的边缘学科适当引进相关的课程内容,形成激活政治理... 如何进一步改革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这是高教研究中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从形势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需要来看,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确有增添新内容的必要,即从邻近于政治理论的边缘学科适当引进相关的课程内容,形成激活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机制,使这门课程内容体系的总格局和总构成初步有所改变,有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思想史 高等院校 课程内容体系 政治理论课 专题 中国 教学实践 高教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学术”纠偏救弊论及其思想史意义——王元化到底反思什么
2
作者 劳承万 蓝国桥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71,共12页
王元化作为一个文化思想史家弃世而去已经六年了,但学界对他的"思想—学术"信念之回应,却是如此之寂寥——但文化思想史的轨迹,是绝不会绕开王元化的。"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之崇高箴言,是王元化在当代社会... 王元化作为一个文化思想史家弃世而去已经六年了,但学界对他的"思想—学术"信念之回应,却是如此之寂寥——但文化思想史的轨迹,是绝不会绕开王元化的。"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之崇高箴言,是王元化在当代社会纠偏救弊的艰难成果。有识之士只有在追踪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之后,才能进入这个平凡而深刻的"匡时"世界中去。王元化所忧虑者,正是这种精神无根、六神无主的"癫癫狂狂"之态势对人类崇高思想——严肃学问的一种戏谑与挑战。态势仅是热烈的现象,而深层根源却是令人战栗的虚无弊端。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需要认真考究者,正是隐没在此等"现象"之后的文化深层弊端。王元化选择"反思"之路,首先迈步跨入中国当代思想史之荆棘领域,实是一大胆识与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学术 纠偏救弊 文化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史研究方法的深化与创新——评王晓元《翻译话语与意识形态:中国1895—1911年文学翻译研究》
3
作者 修文乔 《外语与翻译》 2011年第2期74-77,共4页
0.引言 中国翻译史特别是文学翻译史著述近20年来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不仅涵盖了中国绵延几千年的翻译活动,其研究视角和类型也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如译介学视角、文化思想史视角、文体类型视角、国别研究、时期研究、译者研究等,... 0.引言 中国翻译史特别是文学翻译史著述近20年来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不仅涵盖了中国绵延几千年的翻译活动,其研究视角和类型也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如译介学视角、文化思想史视角、文体类型视角、国别研究、时期研究、译者研究等,在研究方法上也不断从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翻译 翻译研究 意识形态 翻译话语 文学 王晓 创新 文化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民初复古思潮对史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杜蒸民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70-76,共7页
民国初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买办势力,为了政治上复辟封建帝制的需要,在文化思想上,掀起了一股以尊孔读经为主要内容的复古思潮。这股思潮曾一度刮遍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当然也给历史学以严重的影响。问题是它给予史学以什么样的影响?它... 民国初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买办势力,为了政治上复辟封建帝制的需要,在文化思想上,掀起了一股以尊孔读经为主要内容的复古思潮。这股思潮曾一度刮遍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当然也给历史学以严重的影响。问题是它给予史学以什么样的影响?它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这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必须予以回答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探讨我国史学本身发展规律必须予以回答的问题。我们认为,民国初年复古思潮对史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反映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思潮 封建旧 资产阶级革命派 康有为 民国初年 文化思想史 袁世凯政府 孔教会 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缘情写意——意象人物画创作有感
5
作者 钟捷 《美术之友》 2008年第3期94-95,共2页
“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中国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宣扬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制约人们的思想、语言和行动,渗透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与实践,形成了中国画不以表现生活真实为能事的意象造型和”气韵生动... “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中国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宣扬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制约人们的思想、语言和行动,渗透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与实践,形成了中国画不以表现生活真实为能事的意象造型和”气韵生动”的缘情写意之特点。这点可以从不同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作品中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造型 写意 人物画 中国古代文化 创作 中国传统绘画 文化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有信 沉浮无情——续论鲁迅与周作人所走的不同道路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景彬 《鲁迅研究动态》 1988年第1期20-28,11,共10页
[说明]本文是作者在七年前发表的《论鲁迅与周作人所走的不同道路》一文的续篇,试图从我国现代文化思想史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周氏兄弟人生道路演变的规律及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本文认为,在我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出现了三次潮汛:即一,从西... [说明]本文是作者在七年前发表的《论鲁迅与周作人所走的不同道路》一文的续篇,试图从我国现代文化思想史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周氏兄弟人生道路演变的规律及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本文认为,在我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出现了三次潮汛:即一,从西方传来的资本主义文化思想向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文化思想挑战;二,从十月革命后的俄国传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向先期传入的资本主义文化思想挑战;三,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思想卷土重来,又向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挑战。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上看,属于不同社会形态的这三种文化思想体系是不可能交汇、融合的,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规律必然是交替否定、取代更迭。周氏兄弟经历了前两次潮汛。在第一次潮汛中,他们都站到现代文化思潮的主流,因而成为“精神界之战士”,做出了伟大贡献。在第二次潮汛中,鲁迅做出了正确的历史选择,他一面精诚探悉新兴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一面对原来接受的资本主义文化思想进行了严肃的清算和勇敢的否定。而在鲁迅认定现代文化思潮的历史趋向勇往直前的同时,周作人却顽固地抗拒社会主义文化思潮。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也否定了头脑中的资本主义文化思潮。但否定的正是那积极的活跃的一面,而从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消极的停滞的另一面,却找到了与封建主义文化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鲁迅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文化思潮 文化思想史 周氏兄弟 对立统一 思想体系 社会主义文化 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文学中的悲剧精神
7
作者 彭小俊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4-76,共3页
综观欧洲文学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史 ,悲剧精神是欧洲思想文化所特有的一种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的基色是人的自然感性生命。而人的理性与自然感性生命永远处于对立冲突之中 ,由此构成一种命运 ;人虽然解不开命运之谜 ,却又勇敢地接受命... 综观欧洲文学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史 ,悲剧精神是欧洲思想文化所特有的一种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的基色是人的自然感性生命。而人的理性与自然感性生命永远处于对立冲突之中 ,由此构成一种命运 ;人虽然解不开命运之谜 ,却又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文学作品 悲剧精神 文化思想史 人文主义精神 古希腊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 理性启蒙时代 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