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8,共2页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总书记 集体学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信息技术发展 文化强国战略 锚定 根本指导思想 文化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黄永林 李媛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78,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遗产的功能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演进,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使之成为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遗产的功能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演进,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使之成为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助力文化外交,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顶层设计、管理政策、体制机制、供需结构、生产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有效实现,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通过科学合理的保护体系建构以及利用能力和传播水平的提升等路径创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产业开发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文化遗产 保护与利用 文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强国战略的再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郑丽勇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6-120,140,共5页
文化强国战略是未来30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本文以为,中国文化强国战略需要一种动态多元的博弈观,需要一个超前思维的愿景,需要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未来中国文化应该是多元的、现代的、东方的,并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人类社会... 文化强国战略是未来30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本文以为,中国文化强国战略需要一种动态多元的博弈观,需要一个超前思维的愿景,需要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未来中国文化应该是多元的、现代的、东方的,并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东方文化 现代文化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强国战略下长株潭岳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政治信仰研究——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丽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51-I0051,共1页
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需要我们保持文化自信,文化强国这一战略是我们通往这条道路的有力助推剂。文化自信的树立首先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强烈的自信,其中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红色文化资源 文化自信 长株潭 大学生政治信仰 助推剂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1-2012年的新战略与新起点 被引量:4
5
作者 傅才武 陈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3,12,共12页
经过十年文化体制创新的探索积累,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逐步成为我国文化创新的主要技术路线。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确立,文化创新要素日益在国家战略平台上汇聚,文化科技融合与文化制度创新相配套,成为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 经过十年文化体制创新的探索积累,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逐步成为我国文化创新的主要技术路线。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确立,文化创新要素日益在国家战略平台上汇聚,文化科技融合与文化制度创新相配套,成为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2011-2012年,中国文化创新进入战略性高点,随着文化改革与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全面启动,我国国家文化创新体系建设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并步入新的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文化创新 文化强国战略 融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强国视域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定位和价值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司文选 侯琬靖 姚兰兰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4,共8页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当前国家战略背景下,如何有效调动和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至关重要。从社会力量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功能定位考量,社会力量...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当前国家战略背景下,如何有效调动和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至关重要。从社会力量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功能定位考量,社会力量在赋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现行的政策环境背景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针对社会力量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社会力量需要进一步发展,发挥多主体协同、资源配置与动力激发的重要作用,内外同步发力、稳步提升质效的发展路径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社会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流量狂欢到价值深耕:微短剧的文化升维与产业破壁
7
作者 史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3,共1页
在文化强国战略稳步实施与数字技术加速革新的双重时代浪潮中,媒介生态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范式重构。媒介融合已突破单纯的技术整合维度,演进为文化生产关系的深层次、系统性变革。微短剧作为数字时代原住民群体特有的文化表达形式... 在文化强国战略稳步实施与数字技术加速革新的双重时代浪潮中,媒介生态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范式重构。媒介融合已突破单纯的技术整合维度,演进为文化生产关系的深层次、系统性变革。微短剧作为数字时代原住民群体特有的文化表达形式,既构成了文化生产范式转型的生动样本,又为透视新质生产力驱动文化创新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观察视角,面对数字技术迭代加速与媒介生态深度重构背景下的审美范式革新与受众在碎片化时空中的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出“短平快”与“深沉浸”的双向发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短剧 产业破壁 文化强国战略 文化升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文化强国”战略视域下的大学文化使命 被引量:3
8
作者 迟海波 李根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文化强国"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从历史规律、国际形势和国内现状来看,加强文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大学作为传承、创新和传播文化的社会组织,天然地具有文化的属性,负有振兴民族文化的使命和推动时... "文化强国"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从历史规律、国际形势和国内现状来看,加强文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大学作为传承、创新和传播文化的社会组织,天然地具有文化的属性,负有振兴民族文化的使命和推动时代文化进步的责任。具体而言,大学应致力于在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建设大学自身特色鲜明的文化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文化软实力 大学文化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认同型国家属性与国家文化战略构架 被引量:19
9
作者 傅才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103,共3页
国家文化战略设计的重要性,源于文化认同型国家的基本属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我国文化认同型国家属性分不开。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认同型国家的力量之基,我国文化认同型的国家属性将文化认同与国家认... 国家文化战略设计的重要性,源于文化认同型国家的基本属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我国文化认同型国家属性分不开。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认同型国家的力量之基,我国文化认同型的国家属性将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文化建设与国家建设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赋予国家文化战略设计以国家现代化道路设计的独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文化强国战略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战略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建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构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有发达的国内市场、顶尖的文化作品和强大的道德力量。未来十年的文化改革发展,一方面要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构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有发达的国内市场、顶尖的文化作品和强大的道德力量。未来十年的文化改革发展,一方面要关注国内,在观念、体制、布局、指标、投入、试点、管理、政策八个方面重点突破,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世界,更好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传播中华文明,推动中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市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旅融合探索图书馆参与黄河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评《寻根与传承:黄河文化传播前沿报告》
11
作者 王秀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07-I0007,共1页
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已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机构,... 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已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机构,拥有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和专业的服务团队,具备促进黄河文化传播的天然优势。本文参阅《寻根与传承:黄河文化传播前沿报告》一书,深入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参与黄河文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探索图书馆在黄河文化传播中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文旅融合 实践路径 天然优势 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魅力 服务团队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剪纸为例分析非遗文化的美术教育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22-I0023,共2页
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涵盖了类型丰富的艺术形式、工艺技艺,广泛凝聚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社会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断探索非遗文化保护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路径,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引领... 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涵盖了类型丰富的艺术形式、工艺技艺,广泛凝聚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社会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断探索非遗文化保护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路径,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引领学生群体近距离了解非遗文化,实现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身上的继承与发展。基于此,剪纸艺术作为一种贴近群众生活的非遗文化,其美术教育价值得到发掘和重视。但剪纸艺术与美术教育的融合是一项复杂工程,需学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机制和方法,将剪纸艺术巧妙转化为美术教育资源,赋能美术教育并促进剪纸艺术的创新传承。对此,本文以剪纸艺术为例,探究非遗文化的美术教育价值以及融合教育路径,以期为提升美术教育质量、扩展非遗文化传承渠道提供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引领学生 剪纸艺术 教育路径 美术教育 融合路径 非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河文化概说》谈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及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喜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I0007-I0008,共2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步入21世纪以来,国际竞争逐渐由经济竞争转向文化竞争,在此情境下,我国提出并重点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共建“一带一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步入21世纪以来,国际竞争逐渐由经济竞争转向文化竞争,在此情境下,我国提出并重点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黄河文化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结合由牛建强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黄河文化概说》一书,通过对黄河文化进行横向与纵向梳理,整体把握黄河文化精神内核及发展脉络,以此充分激发黄河文化活力,通过谱写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新篇章,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与我国文化强国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文化强国战略 国际竞争 文化活力 保护与传承 精神内核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功能探析——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文国琴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I0006-I0006,共1页
文化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灵魂之所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热潮下,在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动下,“文化热”“国学热”的兴起,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契机,并... 文化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灵魂之所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热潮下,在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动下,“文化热”“国学热”的兴起,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契机,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道德规范。因此,我们要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要素,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结合新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中华民族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强国战略 德育功能 国学热 适应时代发展 德才兼备 德育要素 功能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澄泥砚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研究——评《黄河文化概说》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建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3-I0004,共2页
黄河澄泥砚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工艺品之一,于2007年被纳入河南省非遗代表名录。客观而言,黄河澄泥砚传统工艺不仅代表一种工艺技术,同时也是黄河文化发展的产物,与黄河文化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记。因此,立足新时代视角,探索... 黄河澄泥砚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工艺品之一,于2007年被纳入河南省非遗代表名录。客观而言,黄河澄泥砚传统工艺不仅代表一种工艺技术,同时也是黄河文化发展的产物,与黄河文化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记。因此,立足新时代视角,探索黄河澄泥砚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下不断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积极促进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必然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软实力建设 传统工艺 工艺技术 黄河澄泥砚 非遗传承 工艺品 文化印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安全意识的外语教育策略研究——评《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及跨文化建设研究》
16
作者 宁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5-196,共2页
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度互动,国际跨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频繁。在不同语言文化交流环境中,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凸显。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想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需要积极融入世界,主动参与国... 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度互动,国际跨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频繁。在不同语言文化交流环境中,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凸显。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想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需要积极融入世界,主动参与国际交流,拓展中国人的国际视野。由于历史发展等原因,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体系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多元文化深层次碰撞,使得文化安全问题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育 语言体系 语言文化交流 文化安全意识 文化强国战略 国际交流 国际视野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的艺术价值及传承探索——评《黄河文化》
17
作者 杨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I0009-I0009,共1页
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亿万儿女,也孕育了黄河文明。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战略,黄河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极高,挖掘其艺术价值有助于人们感受黄河文化的艺术底蕴与文化内涵,进一步传承与弘扬历史文脉,... 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亿万儿女,也孕育了黄河文明。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战略,黄河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极高,挖掘其艺术价值有助于人们感受黄河文化的艺术底蕴与文化内涵,进一步传承与弘扬历史文脉,进而帮助国人树立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黄河文化》深刻阐述了孕育黄河文明的自然条件、地理特点,并进行了文化溯源,向读者展示了黄河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有利于读者深入了解黄河的文化内涵、探寻黄河文化的艺术价值与传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黄河文明 文化自信 文化溯源 传承与弘扬 历史文脉 艺术底蕴 中华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价值传承——评《黄河文化概说》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丽珍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7-I0008,共2页
黄河自古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繁衍与文化的发展都脱离不开黄河及黄河文化的滋养。基于这一认知,依托黄河衍生积淀的黄河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与魂。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加之国际意识形态竞争日益加剧背景... 黄河自古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繁衍与文化的发展都脱离不开黄河及黄河文化的滋养。基于这一认知,依托黄河衍生积淀的黄河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与魂。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加之国际意识形态竞争日益加剧背景下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迫切需求,人们对黄河文化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基于此,结合由牛建强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黄河文化概说》一书,全面了解黄河文化体系的整体脉络,深刻把握黄河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传承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代入新时代视角,以创新黄河文化的传承路径,助力黄河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强国战略 价值传承 传承价值 黄河水利出版社 文化传承 不断提升 民族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文化惠民工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成就、贡献与经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项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34,共6页
我国文化惠民工程的主要成就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壮大。国家文化惠民工程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 我国文化惠民工程的主要成就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壮大。国家文化惠民工程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整合条块资源,统筹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农村和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国家文化惠民工程的创新经验体现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中央主导,自上而下协同推进;保障经费,中央小投入撬动地方和社会资本大投入;实施全国文化惠民工程,统一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惠民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文化强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的艺术价值及现代传承——评《黄河文化概说》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铮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I0008-I0008,共1页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黄河文化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思想精髓。随着文化强国战略提出,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充分释放其艺术魅力,使人们深度领略黄河文化的时代风...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黄河文化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思想精髓。随着文化强国战略提出,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充分释放其艺术魅力,使人们深度领略黄河文化的时代风采,感受其深厚的底蕴与内涵,成为强化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复兴的关键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现代传承 时代风采 民族文化自信 繁荣复兴 中华文化 思想精髓 价值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