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心理学中文化意识的衍变 被引量:52
1
作者 杨莉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0-226,共7页
心理学中的文化意识在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中经历了3次重大衍变。跨文化心理学视文化为心理规律的干扰因素,认为理论研究应力求“去文化”;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文化的“投射”,寻求理论的“文化敏感”;文化... 心理学中的文化意识在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中经历了3次重大衍变。跨文化心理学视文化为心理规律的干扰因素,认为理论研究应力求“去文化”;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文化的“投射”,寻求理论的“文化敏感”;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则认为心理与文化是相互灌注、相互建构的关系,因而更加关注“心理”、“意义”与“现实”的双向建构过程。本文详细分析了上述几种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历史背景,对其各自的意义、问题做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 文化意识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建构主义与再启蒙 被引量:8
2
作者 金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31,207,共10页
文化主义是近两百年来国际人文社会研究所经历的历史主义、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三大思潮之后出现的当代新思潮,有着多种多样的复杂的问题域。在以"后发现代性与后期现代性相统一"的中国问题的视域中,文化批判主义(包括文化解... 文化主义是近两百年来国际人文社会研究所经历的历史主义、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三大思潮之后出现的当代新思潮,有着多种多样的复杂的问题域。在以"后发现代性与后期现代性相统一"的中国问题的视域中,文化批判主义(包括文化解构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是两种突出的思维向度。文化建构主义,是在建构主义的思想流脉中整合与超越主体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在中国问题视域之文化主义的思想流脉中整合与超越文化批判主义(包括文化解构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并在此两种思想流脉的交汇处生发出来的一种新的思想可能性。1840年以来,转型中国的启蒙经历了前启蒙、启蒙、新启蒙和再启蒙四个阶段。再启蒙是解决当下希望与危机并存的中国问题与中国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思想任务。而再启蒙的根本特征只能是文化建构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文化主义 文化建构主义 再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建构理论对跨国并购后企业文化融合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松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71-74,86,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企业跨国并购越来越普遍。由于跨国并购引起的企业文化冲突使并购后企业文化融合逐渐成为决定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文化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并购企业的文化融合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人们的正确识别...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企业跨国并购越来越普遍。由于跨国并购引起的企业文化冲突使并购后企业文化融合逐渐成为决定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文化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并购企业的文化融合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人们的正确识别、良好沟通,采用适当的融合模式,从而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构主义 跨国并购 文化冲突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向何处去?”——《新民主主义论》与《中国问题》的相互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童世骏 《哲学分析》 CSSCI 2023年第3期16-35,196,共21页
在现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之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毛泽东发表于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大概是最重要的文本之一;在近代以来西方人撰写的有关中国的论著中,罗素出版于1922年的《中国问题》大概也是最著名的文本之一。对这两本书作相互解读... 在现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之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毛泽东发表于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大概是最重要的文本之一;在近代以来西方人撰写的有关中国的论著中,罗素出版于1922年的《中国问题》大概也是最著名的文本之一。对这两本书作相互解读,有助于在“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的时刻,从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之分、文化本质主义与文化建构主义之争和文化参与者与文化观察者之别等角度,重温甚至重启这两个文本都讨论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并进一步对“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的问题,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文化 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 文化本质主义文化建构主义 文化的参与者视角与文化的观察者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