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名单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廖久明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48,共2页
结合1940年10月31日《大公报》的消息和吕霞光的《回忆我在重庆的时候》可以知道,《文化工作委员会史料特辑》(《郭沫若学刊》2011年第2期)中未能识读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为吕霞光。文化工作委员会曾被称作"租界"、"第...
结合1940年10月31日《大公报》的消息和吕霞光的《回忆我在重庆的时候》可以知道,《文化工作委员会史料特辑》(《郭沫若学刊》2011年第2期)中未能识读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为吕霞光。文化工作委员会曾被称作"租界"、"第二红岩"、"第二(八路军)办事处"、"齐之稷下"、"文化堡垒"等,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其基本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工作委员会
委员
名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水孤村花数朵,于无人处最销魂——教育家杜国庠功行的铭述追望
2
作者
董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1,207,共17页
杜国庠澄海志学,东瀛修习。毕业归来,任教北京大学,兼行自由研究和个别教育,宣传新兴学说,剖析学校制度。出任中学校长,试行"亲爱力学"说。指导上海左翼文化团体的秘密活动,参加国民政府领导的抗战文化建设。战后在上海,有公...
杜国庠澄海志学,东瀛修习。毕业归来,任教北京大学,兼行自由研究和个别教育,宣传新兴学说,剖析学校制度。出任中学校长,试行"亲爱力学"说。指导上海左翼文化团体的秘密活动,参加国民政府领导的抗战文化建设。战后在上海,有公开的文化身份,有隐匿的政治使命。1950年始,政治角色和文化角色合二为一,在学术复元、基础重建、制度改革、文化再造等方面,不舍昼夜。杜国庠的信仰与行动一体,性情与职业无隙,气节才望及其教育家形象,固不显扬。年谱、文编、诗文全集之类基础材料未备,有关论文不多,专题著作罕见。对这位摩诘稀声的教育家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国庠华南师范学院
大教联(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
文工委(国民政府军事
委员
会政治部
文化工作委员会
)
文委(中共中央宣传部
文化工作委员会
)
亲爱力学说金山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郭沫若辞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时间
被引量:
1
3
作者
廖久明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17,共1页
抗战时期,由于不愿意在国民党化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供职,郭沫若毅然辞去了中将厅长职务,当时与郭沫若同进退的阳翰笙、翁植耘、张肩重、丁正献、钱远铎等都在自己的文章中回忆及此事。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四十年,记不清楚...
抗战时期,由于不愿意在国民党化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供职,郭沫若毅然辞去了中将厅长职务,当时与郭沫若同进退的阳翰笙、翁植耘、张肩重、丁正献、钱远铎等都在自己的文章中回忆及此事。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四十年,记不清楚具体时间很正常,所以,他们回忆文章中出现了这样一些时间:"特别是一九四Ο年秋"(钱远铎:《永恒的怀念——纪念郭沫若同志逝世一周年》,《武汉文艺》1979年第4期)、“一九四O年初秋”(丁正献:《昙华永念》,《东海》1979年第8期)、“一九四O年八月底”(张肩重:《在郭老周围的日子里》,《郭沫若研究专刊》第2集,1980年11月),"1940年秋初"(翁植耘:《回忆郭沫若同志和他领导下的“文化工作委员会”》,《重庆现代革命史资料》1981年第2期)、“到了第二年一一九四O年八月”(阳翰笙:《第三厅——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战斗堡垒(五)》,《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4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翰笙
政治部第三厅
文化工作委员会
《新文学史料》
郭沫若研究
革命史
第二年
国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制度的探索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跃力
路嘉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52,共14页
1928-1930年“左联”成立之前的“革命文学”论争时期,身处危机时刻的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文艺制度的探索。党的文艺制度的生成既有自身谋求文艺领导权、知识分子推动社会革命的主动因素,也有迫于政治斗争、受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影响...
1928-1930年“左联”成立之前的“革命文学”论争时期,身处危机时刻的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文艺制度的探索。党的文艺制度的生成既有自身谋求文艺领导权、知识分子推动社会革命的主动因素,也有迫于政治斗争、受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影响的被动因素。党在这一时期对文艺制度的探索,在制度理念上确立了“宣传”“实践”“组织改造”3个基本的规范性指向。1929年,党专门领导文艺文化的组织机构“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党的文艺制度的初步成型。党此时对文艺力量的重视与文艺制度的快速建设,显现出超前的文化眼光和强大的组织力量。党对文艺与社会现实、政治斗争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刻理解,构成其文艺制度的理论前提。党对文艺制度的探索有外来观念的影响,但更多是从革命斗争的实际出发并不断随其变化而调整,这是其文艺制度具有强大的组织效能且能高效推动文艺实践和革命实践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艺制度
“革命文学”论争
中央
文化工作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印郭沫若在苏联莫斯科的演说
被引量:
1
5
作者
叶桂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Z2期21-25,共5页
1945年,正是中国抗日战争后期,6月始,郭沫若以前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应邀参加苏联科学院二百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与苏联文学家、史学家,以及其它文化界人士广泛接触。8月3日晚,郭沫若应邀在莫斯科的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作了《战时中...
1945年,正是中国抗日战争后期,6月始,郭沫若以前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应邀参加苏联科学院二百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与苏联文学家、史学家,以及其它文化界人士广泛接触。8月3日晚,郭沫若应邀在莫斯科的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作了《战时中国历史研究》的演讲。讲演后,郭沫若的讲稿交给了苏联友人。本年底,此稿翻译成俄文(节略),在苏联的《历史问题》杂志12月号发表。国内杂志当时未刊载。第二年,即1946年8月,(叶)文雄根据苏联《历史问题》杂志以中文转译了《战时中国历史研究》,登载在重庆的《中国学术》季刊第一卷(创刊号)上。建国后,《沫若文集》和《郭沫若全集》都没有将此讲稿作为史学文章收录。现在,作为中国史学史的一份资料,我们重新发表此稿,在一定意义上是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莫斯科
中国历史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
中国史学史
文化工作委员会
历史问题
周年纪念
中国学术
第二年
简明中国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积极、稳妥地纠正混乱用字
6
作者
刘广富
郑天锡
《语文建设》
1986年第Z1期80-81,共2页
荆门市地处鄂中腹地,历称“荆楚门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实施,这座古城又焕发出青春,正以崭新的面貌崛起在江汉平原上。遗憾的是,荆门也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社会用字极度混乱。我们对城区解放路...
荆门市地处鄂中腹地,历称“荆楚门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实施,这座古城又焕发出青春,正以崭新的面貌崛起在江汉平原上。遗憾的是,荆门也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社会用字极度混乱。我们对城区解放路、白云路、长宁大道等五条主要街道上的路标、招(门)牌、广告和固定性标语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合规范的竟达153处,共计200个字。其中,繁体字95个,错字30个,别字1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用字
白云路
文化工作委员会
五讲四美三热爱
精神文明建设
参观访问
签字同意
城建部门
国际友人
单位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名单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廖久明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48,共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5年度重点项目"回忆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5AZW01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结合1940年10月31日《大公报》的消息和吕霞光的《回忆我在重庆的时候》可以知道,《文化工作委员会史料特辑》(《郭沫若学刊》2011年第2期)中未能识读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为吕霞光。文化工作委员会曾被称作"租界"、"第二红岩"、"第二(八路军)办事处"、"齐之稷下"、"文化堡垒"等,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其基本史实。
关键词
文化工作委员会
委员
名单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水孤村花数朵,于无人处最销魂——教育家杜国庠功行的铭述追望
2
作者
董标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1,207,共17页
文摘
杜国庠澄海志学,东瀛修习。毕业归来,任教北京大学,兼行自由研究和个别教育,宣传新兴学说,剖析学校制度。出任中学校长,试行"亲爱力学"说。指导上海左翼文化团体的秘密活动,参加国民政府领导的抗战文化建设。战后在上海,有公开的文化身份,有隐匿的政治使命。1950年始,政治角色和文化角色合二为一,在学术复元、基础重建、制度改革、文化再造等方面,不舍昼夜。杜国庠的信仰与行动一体,性情与职业无隙,气节才望及其教育家形象,固不显扬。年谱、文编、诗文全集之类基础材料未备,有关论文不多,专题著作罕见。对这位摩诘稀声的教育家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杜国庠华南师范学院
大教联(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
文工委(国民政府军事
委员
会政治部
文化工作委员会
)
文委(中共中央宣传部
文化工作委员会
)
亲爱力学说金山中学
Keywords
Du Guoxiang
South China Normal College
Shanghai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Cultural Affairs Committee of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National Government Military Committee
Cultural Affairs Committee of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
doctrine of 'study with universal love'
Jinshan Middle School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郭沫若辞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时间
被引量:
1
3
作者
廖久明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17,共1页
文摘
抗战时期,由于不愿意在国民党化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供职,郭沫若毅然辞去了中将厅长职务,当时与郭沫若同进退的阳翰笙、翁植耘、张肩重、丁正献、钱远铎等都在自己的文章中回忆及此事。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四十年,记不清楚具体时间很正常,所以,他们回忆文章中出现了这样一些时间:"特别是一九四Ο年秋"(钱远铎:《永恒的怀念——纪念郭沫若同志逝世一周年》,《武汉文艺》1979年第4期)、“一九四O年初秋”(丁正献:《昙华永念》,《东海》1979年第8期)、“一九四O年八月底”(张肩重:《在郭老周围的日子里》,《郭沫若研究专刊》第2集,1980年11月),"1940年秋初"(翁植耘:《回忆郭沫若同志和他领导下的“文化工作委员会”》,《重庆现代革命史资料》1981年第2期)、“到了第二年一一九四O年八月”(阳翰笙:《第三厅——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战斗堡垒(五)》,《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4期)。
关键词
阳翰笙
政治部第三厅
文化工作委员会
《新文学史料》
郭沫若研究
革命史
第二年
国统区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制度的探索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跃力
路嘉玮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52,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史研究”(21&ZD256)。
文摘
1928-1930年“左联”成立之前的“革命文学”论争时期,身处危机时刻的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文艺制度的探索。党的文艺制度的生成既有自身谋求文艺领导权、知识分子推动社会革命的主动因素,也有迫于政治斗争、受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影响的被动因素。党在这一时期对文艺制度的探索,在制度理念上确立了“宣传”“实践”“组织改造”3个基本的规范性指向。1929年,党专门领导文艺文化的组织机构“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党的文艺制度的初步成型。党此时对文艺力量的重视与文艺制度的快速建设,显现出超前的文化眼光和强大的组织力量。党对文艺与社会现实、政治斗争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刻理解,构成其文艺制度的理论前提。党对文艺制度的探索有外来观念的影响,但更多是从革命斗争的实际出发并不断随其变化而调整,这是其文艺制度具有强大的组织效能且能高效推动文艺实践和革命实践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艺制度
“革命文学”论争
中央
文化工作委员会
Key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system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contest
Central Cultural Working Committee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印郭沫若在苏联莫斯科的演说
被引量:
1
5
作者
叶桂生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Z2期21-25,共5页
文摘
1945年,正是中国抗日战争后期,6月始,郭沫若以前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应邀参加苏联科学院二百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与苏联文学家、史学家,以及其它文化界人士广泛接触。8月3日晚,郭沫若应邀在莫斯科的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作了《战时中国历史研究》的演讲。讲演后,郭沫若的讲稿交给了苏联友人。本年底,此稿翻译成俄文(节略),在苏联的《历史问题》杂志12月号发表。国内杂志当时未刊载。第二年,即1946年8月,(叶)文雄根据苏联《历史问题》杂志以中文转译了《战时中国历史研究》,登载在重庆的《中国学术》季刊第一卷(创刊号)上。建国后,《沫若文集》和《郭沫若全集》都没有将此讲稿作为史学文章收录。现在,作为中国史学史的一份资料,我们重新发表此稿,在一定意义上是有价值的。
关键词
苏联莫斯科
中国历史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
中国史学史
文化工作委员会
历史问题
周年纪念
中国学术
第二年
简明中国通史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积极、稳妥地纠正混乱用字
6
作者
刘广富
郑天锡
出处
《语文建设》
1986年第Z1期80-81,共2页
文摘
荆门市地处鄂中腹地,历称“荆楚门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实施,这座古城又焕发出青春,正以崭新的面貌崛起在江汉平原上。遗憾的是,荆门也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社会用字极度混乱。我们对城区解放路、白云路、长宁大道等五条主要街道上的路标、招(门)牌、广告和固定性标语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合规范的竟达153处,共计200个字。其中,繁体字95个,错字30个,别字11个。
关键词
社会用字
白云路
文化工作委员会
五讲四美三热爱
精神文明建设
参观访问
签字同意
城建部门
国际友人
单位审查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名单考
廖久明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流水孤村花数朵,于无人处最销魂——教育家杜国庠功行的铭述追望
董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郭沫若辞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时间
廖久明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制度的探索
李跃力
路嘉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重印郭沫若在苏联莫斯科的演说
叶桂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积极、稳妥地纠正混乱用字
刘广富
郑天锡
《语文建设》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