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想的文化守成主义和变形的镜子——论林语堂英语小说 被引量:3
1
作者 江帆 范若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5-90,共6页
林语堂的英语小说是一种特殊的英语文学。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初衷和作者个人的文化理想以及种种其他因素互相交织,使得小说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为假想的文化守成主义。小说也相应地成为反映中国妇女形象和生活的一面变形的镜子。
关键词 林语堂 英语小说 文化守成主义 变形 镜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雄《法言》的文化守成主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海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4-57,共4页
扬雄︽法言︾的文化守成主义杨海文《法言》是西汉著名思想家扬雄(前53—18)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拟《论语》而作的著述,针对思想界“众言淆乱”、“杨墨塞路”的复杂情形,要求人们“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扬... 扬雄︽法言︾的文化守成主义杨海文《法言》是西汉著名思想家扬雄(前53—18)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拟《论语》而作的著述,针对思想界“众言淆乱”、“杨墨塞路”的复杂情形,要求人们“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扬雄这一“言重则有法”、“法而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 西汉 儒学史 扬雄 《法言》 文化守成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先骕佚文《蜀雅序》考释——兼论胡先骕词学观念的文化守成主义倾向 被引量:3
3
作者 闵定庆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60,共8页
胡先骕《蜀雅序》一文,是为前辈词人周岸登《蜀雅》所作的序,刊于《蜀雅》卷首,张大为、胡德熙、胡德焜合编《胡先骕文存》失收。这篇佚文追述了周岸登的治词经历,真实再现了上世纪20年代旧体诗人的创作情境,同时也通过回顾自己的学词经... 胡先骕《蜀雅序》一文,是为前辈词人周岸登《蜀雅》所作的序,刊于《蜀雅》卷首,张大为、胡德熙、胡德焜合编《胡先骕文存》失收。这篇佚文追述了周岸登的治词经历,真实再现了上世纪20年代旧体诗人的创作情境,同时也通过回顾自己的学词经历,肯定了密切关注时局、心怀民瘼的创作观念,以此对五四新诗探索作出了一个明确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先骕 《蜀雅》 词学 文化守成主义 五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守成主义与闻一多中期美学思想倾向
4
作者 俞兆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7-102,共6页
自1925年至1937年,即闻一多留美归国前后到西南联大前,他的思想偏向于文化守成主义。其渊源为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并经由梁实秋的影响而接受之。闻一多由文化守成主义而生成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倾向,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来:其一,维护传... 自1925年至1937年,即闻一多留美归国前后到西南联大前,他的思想偏向于文化守成主义。其渊源为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并经由梁实秋的影响而接受之。闻一多由文化守成主义而生成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倾向,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来:其一,维护传统文化,寻求恒定的价值标准;其二,对西方殖民文化威胁的警觉与抗争;其三,对以胡适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思潮予以抵制与批评;其四,坚持古典主义的文学是"生活的批评"的原则;其五,强调文艺表现"常态、健康"的人性,以理节情,化丑为美;其六,追求"健康与和谐"的整体的诗美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守成主义 闻一多 梁实秋 胡适 美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启蒙理性到启示真理——走向文化守成主义思路的赵紫宸神学思想
5
作者 黄键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6,共7页
1920年代,赵紫宸对"五四"启蒙现代性思想抱有热烈的期望与认可,甚而要求按照启蒙思想原则对基督教信仰进行变革,但是,在蔡元培提出的"美育代宗教"的命题前,他表现出了与"五四"启蒙主义者截然相反的态度,... 1920年代,赵紫宸对"五四"启蒙现代性思想抱有热烈的期望与认可,甚而要求按照启蒙思想原则对基督教信仰进行变革,但是,在蔡元培提出的"美育代宗教"的命题前,他表现出了与"五四"启蒙主义者截然相反的态度,并开始超越启蒙现代性思想的界域,1930年代以后,更在卡尔.巴特的新正统神学的影响下回归基督教信仰的传统,高举启示神学的旗帜,走向一种反现代化的文化守成主义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现代性 基督教 美育 文化守成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研究近代守成教育思想的新作——评《20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6
作者 黄宪梓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文化守成主义 教育思想 实践 陕西人民出版社 近代 中国思想文化 西北大学 关注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通观吴宓守成主义文化观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若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6,共4页
吴宓为中国现代文化守成主义思潮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以来,以进化论为特征的激进文化典范,几乎牢笼了中国思想界急欲图强的知识精英,而吴宓处此天下趋新之际,痛感于传统精魂的失落与西学的片面张扬,遂引美国白壁德新人文主义理... 吴宓为中国现代文化守成主义思潮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以来,以进化论为特征的激进文化典范,几乎牢笼了中国思想界急欲图强的知识精英,而吴宓处此天下趋新之际,痛感于传统精魂的失落与西学的片面张扬,遂引美国白壁德新人文主义理论相抗衡。但时势难拂,吴宓文化观主张中西融汇贯通,另图重建文化典范,实为新文化之异响,且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片面之处,有矫正之功。如欲对近代以来思想文化有通盘认识,此皆不可不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 新人文主义 文化守成主义 文化 文化批评 文化 思想渊源 文化范式 孔子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伯明文化观的“学衡”进路 被引量:5
8
作者 郭若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4-77,共4页
作为一种学术文化流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学衡派”,是由一批学界持文化守成的文人圈所构成,刘伯明在其中起了有类于“理想型人格”的作用,有如蔡元培在“新青年”文人圈中的作用。这一南一北的阵势,对重建中国文化范式,存有不同的... 作为一种学术文化流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学衡派”,是由一批学界持文化守成的文人圈所构成,刘伯明在其中起了有类于“理想型人格”的作用,有如蔡元培在“新青年”文人圈中的作用。这一南一北的阵势,对重建中国文化范式,存有不同的理念。刘伯明力主中西调和,对西方文化的现代性提出质疑,反对将西方文明简单武断为单一的“路向”,以为中西文化的调和与融洽,更宜于中国,也更合于人类文化发展的思想与经验之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伯明 "学衡派" 文化守成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文化精神的整体通观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海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9-43,共5页
从《诗》《书》礼乐大传统、孔子儒学小传统之中孕育出来的道德理想主义与文化守成主义两重内涵 ,经由文以载道的社会学类型 ,整合而成孟子文化精神 。
关键词 孟子文化精神 道德理想主义 文化守成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陈寅恪史学思想的形成因素及价值
10
作者 赵万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81-85,共5页
陈寅恪文化守成主义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国可亡,而史不可灭"是"史学救国"学术理想的基础;"对历史文化,爱护之若生命"促使文化守成思想的形成;"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有以合于今日史学... 陈寅恪文化守成主义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国可亡,而史不可灭"是"史学救国"学术理想的基础;"对历史文化,爱护之若生命"促使文化守成思想的形成;"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有以合于今日史学之真谛",自然确立了他史料考证与关注现实并重的史学方法。另外,从总体上看,陈寅恪文化守成主义史学思想当然也有其历史贡献及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文化守成主义 因素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亚泉文化思想的价值重估
11
作者 黎保荣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4-153,共10页
杜亚泉与陈独秀等人的中西文化论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事件。此次论战中,杜亚泉因为站在陈独秀等人的对立面而成为反对西学的代表。但实际上,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之后的长时段里,杜亚泉对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都有深刻的反思... 杜亚泉与陈独秀等人的中西文化论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事件。此次论战中,杜亚泉因为站在陈独秀等人的对立面而成为反对西学的代表。但实际上,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之后的长时段里,杜亚泉对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都有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只不过在中西文化论战之前,杜亚泉主要批判中国文化的弊病,而在此次论战之后,杜亚泉则以中西文化比较视野,非常理性地将批判矛头指向了西方文化的病症。另外,杜亚泉辨析中西文化在宏观、中观、微观上的差异性,提炼文化生理论与中西文化调和论,为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寻找根据与出路。总的看来,杜亚泉无论是剖析中西文化的病症,还是树立中西文化差异观,或是提倡中西文化生理论和调和论,都将比较视野、历史意识和忧患意识结合起来,同时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自强,属于世界文化守成主义思潮的重要一翼,而且他的文化守成与新学(科学)追求并不相悖,是他的文化思想的一体两面。这样的文化态度和理论坚守对当今社会文化反思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亚泉 中西文化 文化病症 差异性 调和论 文化守成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人物及其问题意识与学术贡献——兼谈我的开放的儒学观(上)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齐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6,共10页
现当代新儒学是文化守成主义的一部分。这一思潮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四以后的新儒学,第二阶段为抗战时期的新儒学,第三阶段为港台新儒学,第四阶段为海外新儒学,改革开放后返输中国大陆。三代四群十六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 现当代新儒学是文化守成主义的一部分。这一思潮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四以后的新儒学,第二阶段为抗战时期的新儒学,第三阶段为港台新儒学,第四阶段为海外新儒学,改革开放后返输中国大陆。三代四群十六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蔡仁厚、余英时、杜维明、刘述先、成中英。现当代新儒家反思现代性,反思唯科学主义,重视人类与中华民族的长久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性,其论域、问题意识有:(1)跳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二元对峙的模式,并由此反省现代性,重新思考东亚精神文明与东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2)"文明对话"与"文化中国"。(3)儒家价值与全球伦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4)儒学与现代民主、与自由主义的关系。(5)儒学的宗教性与超越性及"内在超越"。其思想贡献、思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当然亦有其思想困局。儒学有草根性,有生命力。开放的新儒家学者,要在中国大陆再植灵根、重建儒学,特别要重视民间教育。当代新儒学是中国健康的现代化的重要的建设性的辅助性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新儒学 文化守成主义 内在超越 文明对话 全球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独断论的表现形式与突围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海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4-68,共5页
传统儒学本身包含着独断论因子 ,并因长期被尊为国家意识形态 ,从而走向了独断论。朱熹明确使用“道统”一词 ,《宋史》首次标举“道学传” ,个体性判教与集体性取向在儒学内部展开的权衡 ,以及儒学试图将自身变成思想史叙事惟一的真理 ... 传统儒学本身包含着独断论因子 ,并因长期被尊为国家意识形态 ,从而走向了独断论。朱熹明确使用“道统”一词 ,《宋史》首次标举“道学传” ,个体性判教与集体性取向在儒学内部展开的权衡 ,以及儒学试图将自身变成思想史叙事惟一的真理 ,就是这种独断论的具体表现形式。然而 ,思想多元的客观规律毕竟是任何人为力量所无法左右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独断论 距杨墨心态 文化守成主义 思想多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人物及其问题意识与学术贡献——兼谈我的开放的儒学观(下)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齐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9,共10页
现当代新儒学是文化守成主义的一部分。这一思潮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四以后的新儒学,第二阶段为抗战时期的新儒学,第三阶段为港台新儒学,第四阶段为海外新儒学,改革开放后返输中国大陆。三代四群十六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 现当代新儒学是文化守成主义的一部分。这一思潮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四以后的新儒学,第二阶段为抗战时期的新儒学,第三阶段为港台新儒学,第四阶段为海外新儒学,改革开放后返输中国大陆。三代四群十六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蔡仁厚、余英时、杜维明、刘述先、成中英。现当代新儒家反思现代性,反思唯科学主义,重视人类与中华民族的长久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性,其论域、问题意识有:(1)跳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二元对峙的模式,并由此反省现代性,重新思考东亚精神文明与东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2)"文明对话"与"文化中国"。(3)儒家价值与全球伦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4)儒学与现代民主、与自由主义的关系。(5)儒学的宗教性与超越性及"内在超越"。其思想贡献、思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当然亦有其思想困局。儒学有草根性,有生命力。开放的新儒家学者,要在中国大陆再植灵根、重建儒学,特别要重视民间教育。当代新儒学是中国健康的、现代化的、重要的、建设性的、辅助性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新儒学 文化守成主义 内在超越 文明对话 全球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术研究具体性的随想──从《吴宓自编年谱》、《吴宓日记》说起
15
作者 杨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4-97,共4页
关键词 《吴宓自编年谱》 《吴宓日记》 学术研究 陈独秀 具体性 文化运动 《学衡》杂志 胡适 学衡派 文化守成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裳书话的文体之美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普光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6年第6期140-142,共3页
关键词 书话 黄裳 文化守成主义 文体 写作形式 读书人 传统 周作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作家东瑞短篇小说论
17
作者 朱立立 《高校教育管理》 1997年第1期49-53,共5页
关键词 短篇小说 香港作家 东瑞 忧患意识 作品 小说技巧 荒诞派 文化守成主义 内心独白 叙述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