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称广厦也非“兔窝”——日本社会写真之八
1
作者 金戈 《国际展望》 1985年第23期26-27,共2页
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79年发表的一份秘密报告中,把日本人的住宅讥讽为“兔子窝”。有不少日本人对此种说法“忿忿不平”,以日本人没有举行家宴的习惯为理由,指责欧洲人言过其实。以笔者之见,日本现有住宅条件与欧美国家相比,确实还有一... 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79年发表的一份秘密报告中,把日本人的住宅讥讽为“兔子窝”。有不少日本人对此种说法“忿忿不平”,以日本人没有举行家宴的习惯为理由,指责欧洲人言过其实。以笔者之见,日本现有住宅条件与欧美国家相比,确实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但也不见得象欧洲人所形容的那样狭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条件 住房条件 月租金 房屋出租 住宅群 两层楼房 年功序列制 高层住宅 大学教师 文化娱乐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中影苑花儿红——访虎中高中影视鉴赏课教师郭长顺
2
作者 范广宝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19,共1页
问:上海虎林中学学生在全国各地发表了不少影评文章,是否可谈谈贵校是如何开展影评教学活动的? 答:我校处于边远地区,文化娱乐设施较少,相形之下学生课余生活较为音调,为了丰富中学生课余生活,同时也为了培养多方面的人才,学校组织了许... 问:上海虎林中学学生在全国各地发表了不少影评文章,是否可谈谈贵校是如何开展影评教学活动的? 答:我校处于边远地区,文化娱乐设施较少,相形之下学生课余生活较为音调,为了丰富中学生课余生活,同时也为了培养多方面的人才,学校组织了许多兴趣小组,其中有影评组,还开设了高中影视鉴赏课。学生只从教师家长那里接受教育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早就发出呼吁,要使电影艺术在中学课程表上占有一席之地。我校影视鉴赏课,在高一高二正式开设,让学生在颇有兴趣的状态下认识电影作品,从电影中了解社会、历史、人生,并将一些电影艺术方法,如蒙太奇、长镜头,修辞运用到写作中,提高写作修养,从中学习语文、文学写作,提高审美情操,不但受学生欢迎,还受到语文教师的欢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鉴赏课 电影理论家 电影作品 巴拉兹 学生课余生活 审美情操 虎中 文化娱乐设施 兴趣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淡影剧院改造
3
作者 赵波 何玉筠 《林业科技情报》 1997年第1期41-42,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随着人们物资生活水平的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不断改善和加强,愈加丰富多彩,文化娱乐设施不断更新改造。近几年随着世界各国影片的不断引进,我省各市县逐步对老影剧院进行了翻新和改造,以...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随着人们物资生活水平的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不断改善和加强,愈加丰富多彩,文化娱乐设施不断更新改造。近几年随着世界各国影片的不断引进,我省各市县逐步对老影剧院进行了翻新和改造,以适应现代文化娱乐设施、形式及环境的需要。通过参加几个影剧的改造设计,积累和总结了点滴经验,但不是很成熟,现提出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剧院 改造设计 混响时间 观众厅照明 文化娱乐设施 电影院 现代文化 结构设计 经济效益 装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域之野 崛起一座翡翠般美丽的城市
4
作者 杨国显 《新疆林业》 2015年第3期36-38,共3页
1朋友,你来过油城克拉玛依吗?如果你到这里来,这里的自然人文景观一定会让您陶醉不已!前年深秋的一天,我陪同几位来自远方的朋友参观考察国家级旅游城市克拉玛依市,当他们饱览了市区内外绮丽风光后,连连发声赞叹:"出乎预料,西域之野... 1朋友,你来过油城克拉玛依吗?如果你到这里来,这里的自然人文景观一定会让您陶醉不已!前年深秋的一天,我陪同几位来自远方的朋友参观考察国家级旅游城市克拉玛依市,当他们饱览了市区内外绮丽风光后,连连发声赞叹:"出乎预料,西域之野竟能崛起一座翡翠般美丽的城市,这真是奇迹!这座油城既漂亮又干净,就像一颗镶嵌在戈壁上熠熠闪光的璀璨明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城 熠熠闪光 自然人文景观 公益林管理 公益林面积 工业旅游 文化娱乐设施 黑油山 伤痕累累 农业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及的斋月十日城
5
作者 彭龄 章谊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8年第3期43-44,共2页
埃及90%的土地是沙漠,全国6000万人大都集中在仅占全国土地面积4%的尼罗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开罗、亚历山大等大城市人口密度大,用埃及人自己的话说“已临近爆炸”.当前埃及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与工业建设迅速扩展,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由180... 埃及90%的土地是沙漠,全国6000万人大都集中在仅占全国土地面积4%的尼罗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开罗、亚历山大等大城市人口密度大,用埃及人自己的话说“已临近爆炸”.当前埃及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与工业建设迅速扩展,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由1805年人均1费丹下降到目前人均0.1费丹.埃及人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只有把目光投向沙漠,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早在50年代纳赛尔总统就提出了,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如兴建阿斯旺水坝和水渠,购置喷灌设备,在沙漠地区兴建机械化农场等.但阿以间的敌对状态,使埃及不得不把大量原本可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统统投入到军备上,向沙漠进军的意愿被迫搁置.1979年,埃及总统萨达特顺应潮流,与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为埃及赢得了和平、时间与机遇,把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重新提上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向沙漠进军!”的口号不仅被重新提出,还被赋予新的内容.埃及政府决定在开罗四周的茫茫沙海上兴建卫星城,向沙漠要地,以缓解因人口膨胀给各大城市带来的压力.斋月十日城,便是70年代末埃及政府规划的众多卫星城中的一个.我们初到埃及时,常听埃及友人对开罗人满为患感叹不己.我们问:“不是兴建了那么多卫星城吗?”他们摇着头回答我们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城 劳务公司 沙漠地区 阿斯旺水坝 文化娱乐设施 大城市 埃及人 人口密度 发展经济 工业区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