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发展规划战略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石崧 黄普 +1 位作者 卢柯 林华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第3期27-32,共6页
文化繁荣是促进城市加速转型的重要软实力。着重从城市规划视角来探索上海构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重点聚焦在文化的空间性和规划的策略应对上,在借鉴世界城市制订文化战略的基础上,从文化产业、文化设施和文化遗存3个层面来探索... 文化繁荣是促进城市加速转型的重要软实力。着重从城市规划视角来探索上海构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重点聚焦在文化的空间性和规划的策略应对上,在借鉴世界城市制订文化战略的基础上,从文化产业、文化设施和文化遗存3个层面来探索文化繁荣助力创新转型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文化大都市 发展战略 城市规划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国际经验的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思路
2
作者 张来春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32-35,40,共5页
全球性的文化集聚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辐射力是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本质内涵和判断、衡量标准。从纽约、巴黎、伦敦及东京等典型城市的发展,总结归纳出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主要经验,并提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 国际文化大都市 国际经验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国际化大都市视野推动上海“三游”产业发展
3
作者 陈秀平 《交通与运输》 2015年第4期15-17,共3页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两带一路"的战略布局,而无论是长江领域经济带,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海都处于核心要冲位置。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四个中心"、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因此,...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两带一路"的战略布局,而无论是长江领域经济带,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海都处于核心要冲位置。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四个中心"、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因此,我认为上海"三游"(邮轮、游船、游艇)产业的发展必须放在国家"两带一路"的大格局中,放在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大背景下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市 海上丝绸之路 两带 文化大都市 国际大都市 战略布局 国际邮轮 水上旅游 邮轮旅游 内河航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静安区城市文化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合理开发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悦凡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0-45,共6页
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的愿景与目标是,上海未来五年将努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静安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是海派历史文化的重要集聚地,也是上海市文化艺术氛围浓厚、文化创... 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的愿景与目标是,上海未来五年将努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静安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是海派历史文化的重要集聚地,也是上海市文化艺术氛围浓厚、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的文化核心区,体现了中国江南文化与都市文化、海派经典与现代时尚交汇融合的文化大都市风格。论文梳理了静安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静安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核心区的机制与方法,明确静安区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以及具体落实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国际文化大都市 海派文化 跨界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化都市的演艺生态圈建设——兼论天山路商业体演艺生态街区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余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1期31-33,共3页
上海文创50条的颁布和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目标确立,使上海文商旅演艺成为热点,演艺产业将在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上海8个演艺集聚区的对外发布,所属地域也成为亮色。那么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分布在上海... 上海文创50条的颁布和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目标确立,使上海文商旅演艺成为热点,演艺产业将在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上海8个演艺集聚区的对外发布,所属地域也成为亮色。那么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分布在上海不同区域的八个演艺集聚区的特点,以及未来国际化都市演艺生态圈建设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都市 生态圈 集聚区 天山路 目标确立 演艺产业 国际文化大都市 发展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地图年年更新》
6
作者 苏岩声 马亚平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重大文化设施已经成为上海的一道风景线。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一目标的策动下,上海迎来新一轮文化空间格局的突破性发展。三联版画作品《文化地图年年更新》正是对这种文化景观的体现。中幅作品表现了浦江开阔的江面和两... 重大文化设施已经成为上海的一道风景线。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一目标的策动下,上海迎来新一轮文化空间格局的突破性发展。三联版画作品《文化地图年年更新》正是对这种文化景观的体现。中幅作品表现了浦江开阔的江面和两岸的城市风貌,仿佛徐徐展开的时光画卷。左右两联作品分别表现浦东、浦西的文化地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设施 地图 版画作品 文化大都市 空间格局 文化景观 城市风貌 风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的调研与思考
7
作者 贝兆健 《上海艺术家》 2011年第5期22-25,共4页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选择.也是建设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上海市文化影视管理局对上海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对提升...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选择.也是建设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上海市文化影视管理局对上海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对提升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上海市 调研 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大都市 历史选择 转型发展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自身优势 建设世界杂技艺术中心 做推动文化艺术“走出去”的先行者
8
作者 上海杂技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海派杂技艺术发展》课题组 《杂技与魔术》 2024年第4期27-32,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海要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就要立足全国大局,通过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为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海要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就要立足全国大局,通过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为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虽然经过辛勤耕耘,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已取得长足进展,文化软实力有了显著加强,但是我国对外文化艺术的交流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上海仍有很多可“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文化艺术 杂技艺术 世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 创造活力 国际文化大都市 提升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议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9
作者 毕旭玲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第4期87-90,共4页
加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成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重要板块。而我们对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努力亦非一朝一夕。从有识之士的呐喊,到系统性学术研究和梳理,再到政... 加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成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重要板块。而我们对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努力亦非一朝一夕。从有识之士的呐喊,到系统性学术研究和梳理,再到政策的扶持与平台的搭建,这一路走来并非没有弯路、绕路,也因非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散性、零碎性和多元性,因此我们在构建保护工作的时候需要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然后再去针对性解决问题。如今我们亟需将非遗保护工作导向“有的放矢”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与保护 上海文化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新时期 文化大都市 学术研究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乱花渐欲迷人眼 盘点2011年上海音乐剧
10
作者 杨佳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2,共4页
上海以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为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剧这种超越民族、跨越国籍的舞台艺术也赋予了它更浓郁的都市气息与更时尚的青春活力。新年伊始,上海的音乐剧市场又开始摩拳擦掌,因此,对2011年上海音乐剧的创演景观做一... 上海以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为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剧这种超越民族、跨越国籍的舞台艺术也赋予了它更浓郁的都市气息与更时尚的青春活力。新年伊始,上海的音乐剧市场又开始摩拳擦掌,因此,对2011年上海音乐剧的创演景观做一个全面盘点,分析总结其得与失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都市 人眼 音乐剧 青春活力 舞台艺术 上海 得与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的音乐首脑机构
11
作者 赖斌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90年第3期78-80,共3页
香港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中、西艺术兼蓄的文化大都市。香港政府比较重视音乐事业,注意资助和扶持音乐活动,并且设立香港政府音乐事务务统筹处,是专门负责处理全港音乐事务的首脑机构,它的下属分支机构遍布全港各个大区和小区,所以有必要... 香港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中、西艺术兼蓄的文化大都市。香港政府比较重视音乐事业,注意资助和扶持音乐活动,并且设立香港政府音乐事务务统筹处,是专门负责处理全港音乐事务的首脑机构,它的下属分支机构遍布全港各个大区和小区,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香港音统处”。一、香港政府音乐事务首脑机构 1.香港政府音乐事务统筹处的诞生与成长 1976年10月英国著名小提琴家及指挥家史东宁先生应香港政府的邀请来港,研究香港音乐现状及发展前景,并就如何在社会上培育音乐人材的问题进行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政府 文化大都市 皇家音乐学院 巴松管 作品分析 发展前景 东宁 练耳 赋格曲 新界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为什么能成为传奇?
12
作者 《中国报道》 2020年第12期29-31,共3页
40年来,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崛起为国际创新中心、文化大都市。熙熙攘攘的街道、光怪陆离的建筑、琳琅满目的商品……它一定让你联想到日本东京。错了,这里可不是东京,而是中国的深圳。深圳,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被称为中国“硅谷”... 40年来,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崛起为国际创新中心、文化大都市。熙熙攘攘的街道、光怪陆离的建筑、琳琅满目的商品……它一定让你联想到日本东京。错了,这里可不是东京,而是中国的深圳。深圳,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被称为中国“硅谷”,以科技创新和时尚美食闻名于世。实际上,它给人带来的惊喜远不止这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陲小镇 文化大都市 国际大都市 名副其实 日本东京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持人语
13
作者 吴春茂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76-76,共1页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第一个五年。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是深化上海文化发展改革、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必由之路。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第一个五年。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是深化上海文化发展改革、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必由之路。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共生共荣,构建起“上海文化”的内涵基因和独特品质。其中,海派文化是在吴越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欧美外来文化所形成的经典与时尚、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具有上海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积淀。这里的海派起源于“海上画派”,其中西融合、开拓创新的精神逐渐从绘画艺术延伸到了戏曲、文学、服装、饮食、建筑、居家日常等领域,并形成了一种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化 吴越文化 世界影响力 中西融合 海上画派 东方与西方 国际文化大都市 共生共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律的色彩——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14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第3期55-55,共1页
"上海之春"是上海历史最久的音乐文化品牌,自1959年5月问世,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每年春光盎然的时候,上海之春也奏响春天的旋律,与春天共舞。今年4月8日至28日,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上海举行,为打响"上海... "上海之春"是上海历史最久的音乐文化品牌,自1959年5月问世,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每年春光盎然的时候,上海之春也奏响春天的旋律,与春天共舞。今年4月8日至28日,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上海举行,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构建上海这座文化大都市增添一抹亮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音乐节 上海历史 旋律 色彩 文化品牌 1959年 文化大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更能讲好中国故事——歌剧《贺绿汀》观后感
15
作者 王树滨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第3期48-49,共2页
《贺绿汀》对西洋歌剧咏叹调和宣叙调各异的特性胸有丘壑、拿捏精准,形象鲜明、轻车熟路,而对贺老家乡湖南的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元素的熟稔取材,亦是具画龙点睛作用。相信《贺绿汀》歌剧还将会自然衍生,写完老人家辉煌一生的下半集。日... 《贺绿汀》对西洋歌剧咏叹调和宣叙调各异的特性胸有丘壑、拿捏精准,形象鲜明、轻车熟路,而对贺老家乡湖南的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元素的熟稔取材,亦是具画龙点睛作用。相信《贺绿汀》歌剧还将会自然衍生,写完老人家辉煌一生的下半集。日前发布的《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着力于打造"上海原创"的文化精品,以此彰显国际大都市的文化源头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歌剧 民间音乐 贺绿汀 中国故事 观后感 国际大都市 上海文化 文化大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得见的历史——海派城市考古
16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第1期67-67,共1页
“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摘自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 “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摘自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火了许久的“海派城市考古”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出现在“着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软实力”部分:上海将加快建设都市旅游首选城市,打造“一江一河游览”“海派城市考古”等文旅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考古 政府工作报告 都市旅游 卡尔维诺 精神品格 国际文化大都市 软实力 海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外”看上海:近八成受访者“点赞”
17
《国际人才交流》 2015年第12期50-52,共3页
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据统计,常住上海的外籍人士已达17.5万,人数居全国之首。上海每年接待大量境外来沪团队和国际旅游者。2014年,上海接待国际旅游入境人次达791.3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 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据统计,常住上海的外籍人士已达17.5万,人数居全国之首。上海每年接待大量境外来沪团队和国际旅游者。2014年,上海接待国际旅游入境人次达791.3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那么,在"老外"眼中,上海什么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定位能否得到认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哪些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旅游者 城市发展 海外人才 男人和女人 传统中国文化 生活成本 海派文化 中国城市 白丝 文化大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印刷:2022迎难而上2023踏厉前行
18
作者 曾原 《印刷经理人》 2023年第1期59-60,共2页
2022年,在中宣部印刷发行局指导和市委宣传部领导下,上海印全力以赴完成二十大出版物印制任务刷业围绕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落实《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印刷业“十四五”时期发展专项规划》等中... 2022年,在中宣部印刷发行局指导和市委宣传部领导下,上海印全力以赴完成二十大出版物印制任务刷业围绕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落实《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印刷业“十四五”时期发展专项规划》等中心工作,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突出主线主业,克服种种困难,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巨大风险挑战,特别是疫情对国际国内总体经济、社会及印刷行业不利影响较大情况下,依然取得了可以想见但总体尚可的年度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经济 风险挑战 宣传部领导 印刷行业 印刷业 印刷发行 国际形势 国际文化大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的海派美术
19
作者 朱刚 《上海艺术评论》 2022年第4期13-16,共4页
进入新时代,上海的美术馆事业快速发展,世界级艺术品市场加快建设;展览丰富多彩,佳作层见叠出;艺术社区、美术新空间让城市更美丽,生活更美好;数字美术馆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体验。海派美术薪火相传,与时俱进,凝聚城市精神,彰... 进入新时代,上海的美术馆事业快速发展,世界级艺术品市场加快建设;展览丰富多彩,佳作层见叠出;艺术社区、美术新空间让城市更美丽,生活更美好;数字美术馆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体验。海派美术薪火相传,与时俱进,凝聚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以审美的视觉形式为上海全面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数字美术馆 艺术品市场 城市品格 视觉形式 薪火相传 全面建成 国际文化大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生民乐,天涯共华章
20
作者 王艾箴 《音乐爱好者》 2016年第10期8-9,共2页
无论你是否熟悉或喜爱民族音乐,都不能否认这是一种像母语一样融入我们文化基因的声音。从八千多年前远古天地间那一声悠扬的笛声开始,我们的祖先便开启了绵延、浩瀚的音乐历程。中国民族音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而... 无论你是否熟悉或喜爱民族音乐,都不能否认这是一种像母语一样融入我们文化基因的声音。从八千多年前远古天地间那一声悠扬的笛声开始,我们的祖先便开启了绵延、浩瀚的音乐历程。中国民族音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而吟唱着,它体现着我们对天地万物的丰富感受、诠释着我们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它流转于时空的变迁,以不同的姿态呼应着时代的更新,成为民族发展历程中盛世的象征和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人文精神 文化基因 音乐主题 世界音乐 雅韵 风雅颂 审美风格 上海民族乐团 文化大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