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道文化与大学生焦虑的关系:基于文化启动实验和内隐联想测验的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付进 黎玉兰 邹许杰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1-247,共7页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焦虑检出率逐年上升;而现有研究大多从外显层面上聚焦于个体或环境因素对焦虑的影响,较少涉及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为此,研究打算从外显和内隐的层面检验儒家、道家文化与大学生焦虑之间的关系。实验一采用文化启动实...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焦虑检出率逐年上升;而现有研究大多从外显层面上聚焦于个体或环境因素对焦虑的影响,较少涉及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为此,研究打算从外显和内隐的层面检验儒家、道家文化与大学生焦虑之间的关系。实验一采用文化启动实验范式,对90名大学生进行被试间设计,考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中性条件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特质焦虑后,儒家文化启动引发大学生状态焦虑水平的显著提升;而在道家文化启动条件和中性条件下,大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没有显著变化。实验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另外90名大学生进行被试间设计,考察代表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中性条件的词汇与焦虑/平静类的属性词的内隐联系程度。结果发现,大学生倾向于将儒家文化与焦虑类的属性词进行内隐联系,而将道家文化与平静类的属性词进行内隐联系。结论:无论是从外显还是内隐的层面,儒家文化与焦虑有关;而道家文化在内隐层面上与平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启动实验 内隐联想测验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启动对文化蕴涵词再认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彦芬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8期129-133,共5页
通过不同文化(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图片启动及随后的文化蕴涵词(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再认测验,考察不同英语水平的大学生是否会出现文化适应性反应。结果发现:⑴文化图片、文化蕴涵词及英语水平的主效应均不显著;文化图片与英语水平... 通过不同文化(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图片启动及随后的文化蕴涵词(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再认测验,考察不同英语水平的大学生是否会出现文化适应性反应。结果发现:⑴文化图片、文化蕴涵词及英语水平的主效应均不显著;文化图片与英语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文化图片、文化蕴涵词及英语水平三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⑵文化图片与文化蕴涵词的交互作用显著:在中国文化图片启动下,被试对中国文化蕴涵词的再认率显著高于对美国文化蕴涵词的再认率;而在美国文化图片启动下,被试对美国文化蕴涵词的再认率显著高于对中国文化蕴涵词的再认率。被试出现了文化适应性反应。⑶文化蕴涵词与英语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启动 文化蕴涵词再认 文化适应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排斥反应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莹 杨宜音 赵志裕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1-730,共10页
全球化导致文化价值观的跨国界传播,也可能因为侵蚀地方(local)传统文化使人感到恐慌。文化排斥现象就是人们对全球化过程的反应之一,它是指人们为了使传统文化免遭污染而可能对外来文化表现出的排斥。文化排斥反应出现的前提是双文化... 全球化导致文化价值观的跨国界传播,也可能因为侵蚀地方(local)传统文化使人感到恐慌。文化排斥现象就是人们对全球化过程的反应之一,它是指人们为了使传统文化免遭污染而可能对外来文化表现出的排斥。文化排斥反应出现的前提是双文化启动效应,即在两种或多种文化共同出现的情境中文化的类别属性被凸显出来。其中,厌恶性情绪是双文化情境激发出文化排斥反应的中介机制。文化排斥反应具有的边界属性:内群体象征性文化被污染、人们感知到外来文化的入侵性、或存在性动机被唤起、具有较高认知需求、受类别化思维启动、对外来文化认同较低或对内群文化认同较高时,人们更倾向于对外来文化表现出排斥性反应。未来研究将借鉴文化排斥研究范式探讨更广泛的群际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排斥反应 文化启动效应 符号排斥理论 多元文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文化视角下自我构念的动态性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买热巴.买买提 吴艳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29-1239,共11页
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交流使得个体自我构念表现出动态性特征。现有研究从聚合文化的视角出发,表明自我构念动态性表现在认知、动机和情绪三个层面。文化的动态建构和文化的情境认知理论为自我构念动态性提供了理论解释。自我构念的动态性... 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交流使得个体自我构念表现出动态性特征。现有研究从聚合文化的视角出发,表明自我构念动态性表现在认知、动机和情绪三个层面。文化的动态建构和文化的情境认知理论为自我构念动态性提供了理论解释。自我构念的动态性受到个体多元文化经历、文化认同、非本质主义观念和文化智力的影响。现有研究暗示出自我构念动态性具有神经和潜在的生物基础。未来研究应对自我构念的动态性特征进行心理、神经和生物层面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文化 自我构念动态性 多元文化经历 文化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构念的个体差异对心理性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翔 王妍 杨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1-169,共9页
心理性应激是个体内稳态受到社会心理威胁时候的状态,其反应水平可能会受到自我构念个体差异的影响.实验1通过问卷测量,结果发现个体的互依自我构念水平与日常应激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独立自我构念水平与日常应激水平相关不显著;实验2... 心理性应激是个体内稳态受到社会心理威胁时候的状态,其反应水平可能会受到自我构念个体差异的影响.实验1通过问卷测量,结果发现个体的互依自我构念水平与日常应激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独立自我构念水平与日常应激水平相关不显著;实验2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任务诱发心理性应激反应,使用文化启动范式作为缓冲策略,考察文化启动在自我构念水平与急性心理性应激反应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在个人主义文化突显条件下,个体独立型自我得分越高,心理性应激水平越低.研究结果表明,高互依自我的个体会产生更高水平的应激反应;与自我构念相适应的策略可以有效缓解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性应激 自我构念 文化启动 特里尔社会应激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