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北方狩猎民族人类学纪录片的文化叙述 被引量:4
1
作者 雷建军 梁君健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94,共4页
我国的民族学者、媒体工作者和独立导演拍摄了一批反映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主要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以来这三个时期,跨度之大在中国纪录片创作当中绝无仅有。在对主要创作人员展开... 我国的民族学者、媒体工作者和独立导演拍摄了一批反映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主要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以来这三个时期,跨度之大在中国纪录片创作当中绝无仅有。在对主要创作人员展开访谈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上述纪录片主题内容和文化标志的分析,探讨了这三组纪录片叙述方式与文化表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变迁 纪录片 文化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理论的发展与审美文化叙述学 被引量:8
2
作者 谭君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4-118,共5页
叙事理论的发展正经历着从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典叙述学向后经典叙述学的转变 ,并从 90年代后陆续出现了叙述学的多种分支 ,从而扩大了其研究范围 ,更新了研究方法。提出审美文化叙述学这一新的学科分支的构想 ,意图使局限于叙述本... 叙事理论的发展正经历着从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典叙述学向后经典叙述学的转变 ,并从 90年代后陆续出现了叙述学的多种分支 ,从而扩大了其研究范围 ,更新了研究方法。提出审美文化叙述学这一新的学科分支的构想 ,意图使局限于叙述本文范围内的研究不仅涉及本文自身 ,而且扩展到与叙述本文密切相关的多重语境 ,从而进一步丰富叙述学的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理论 经典叙述 后经典叙述 审美文化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品牌的文化叙述 被引量:1
3
作者 陶丽萍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28-29,共2页
在食品品牌中融注丰富而具个性的文化内涵是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食品企业应紧跟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充分挖掘与利用一切有益的文化资源,以流行文化、前锋文化、地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为主要叙述话语,创建独特的企业与产品品牌... 在食品品牌中融注丰富而具个性的文化内涵是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食品企业应紧跟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充分挖掘与利用一切有益的文化资源,以流行文化、前锋文化、地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为主要叙述话语,创建独特的企业与产品品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品牌 文化叙述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的文化叙述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家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6-81,共6页
广告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广告与同属文化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受"包罗万象的复合体"的影响。广告的文化叙述使广告与受众之间获得沟通的平台,文化的共享性使这种沟通成为可能。广告同时需要研究强势... 广告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广告与同属文化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受"包罗万象的复合体"的影响。广告的文化叙述使广告与受众之间获得沟通的平台,文化的共享性使这种沟通成为可能。广告同时需要研究强势品牌的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即强势品牌的本土化问题。广告的文化叙述体现在广告对社会价值观、思想方法、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流行文化、传统文化等诸方面的表现上,也体现在文化符号、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广告在文化叙述中得到提升,广告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文化叙述 叙述方式 品牌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文化形象与叙述形式——对大众文化服务意识形态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罗甜田 王琴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大众文化的兴起展示了日常文化生活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融的生命力,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大众化尝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和空间。文化的商品化和信息传媒化进一步使得承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文化以更加开放、简洁的形式融入... 大众文化的兴起展示了日常文化生活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融的生命力,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大众化尝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和空间。文化的商品化和信息传媒化进一步使得承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文化以更加开放、简洁的形式融入当代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在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大众文化内容的融合与对大众文化商品形式、传播途径的借鉴,最终能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形象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传播,以更灵活多样的文化形式实现意识形态的种种功能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文化 大众文化 文化形象 文化叙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象、叙事与文化的再发现——读《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洁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9-195,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史研究无论在历史认识上还是在叙述范式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后现代主义以及语言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影响下,历史研究实现了“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的范式转换。通过对文化事象的再发现与叙事方式的革新,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史研究无论在历史认识上还是在叙述范式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后现代主义以及语言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影响下,历史研究实现了“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的范式转换。通过对文化事象的再发现与叙事方式的革新,历史学不再被当作单纯的事件排列和描述,而是在追述文化事象、文化情境的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的创造。新社会文化史的兴起对于中国史学极具启发意义,而如何在中国情境中有效地内化并展开这一范式转换,同样显得十分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象 叙述 《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 文化 书评 社会史研究 叙述范式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余秋雨的散文看其对历史的叙述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馨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2X期53-54,共2页
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寻觅中华》到目前新出版的《何谓文化》等,余秋雨擅于抓住每一个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节点,并深入挖掘其内在的魅力加以叙述。余秋雨写出具有历史价值的散文,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历史性。从余秋雨的散文中... 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寻觅中华》到目前新出版的《何谓文化》等,余秋雨擅于抓住每一个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节点,并深入挖掘其内在的魅力加以叙述。余秋雨写出具有历史价值的散文,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历史性。从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看到他对历史的叙述、对文化的反思和典雅灵动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散文历史叙述自然人生文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与“影视”的盛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谭志勇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今年继《故宫100》和《春晚》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原创大片,它不仅是一类美食纪录片,更多层次上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传播和认同。其叙事策略上的成功,具有归纳、总结分析、比较到指导实践运用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纪录片 叙事文本 视听表达 文化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电影《草房子》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1
9
作者 邱钰香 《电影评介》 2011年第24期41-42,共2页
电影《草房子》用其独特的散文化的叙事手法,融入了深刻的悲剧精神,从而成为了一部非常优秀的儿童电影,在场景设置上也具有审美和意象功能,从而给人视觉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关键词 《草房子》 文化叙述手法 悲剧精神 场景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中的“劳动”与“尊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演讲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子平 张楠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1,共8页
"劳动"是当代文学中占据核心位置的概念,黄子平的演讲从蔡翔的《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一书中引出了这一命题。通过对张爱玲的《秧歌》、赵树理的《登记》《"锻炼锻炼"》、张贤亮的... "劳动"是当代文学中占据核心位置的概念,黄子平的演讲从蔡翔的《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一书中引出了这一命题。通过对张爱玲的《秧歌》、赵树理的《登记》《"锻炼锻炼"》、张贤亮的《绿化树》以及革命京剧《海港》等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讨论了"因为他/她能劳动"、"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和"劳工神圣:主人公精神"这样三个话题,进而对蔡翔的观点进行了呼应与对话。同时借由诸多历史事实和重要文献,达到了对历史现场的还原,展现了"劳动"与"尊严"之间复杂的内在逻辑。即一方面,政权为了确保劳动者的"尊严",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但另一方面,这种"尊严"有时却又是很不可靠的——"劳动"还可以作为一种惩罚和改造手段存在,劳动者也缺少闲暇时间、专业选择的自由,这些反过来又拆解着劳动者的"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 劳动 尊严 改造 劳工神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