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设先进文化 必须正确取舍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从对弗洛伊德“泛性论”的争议说起
1
作者
王作芝
《重庆社会科学》
2000年第4期51-54,共4页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无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是,在改...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无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是,在改革开放中,却有人对西方文化不分青红皂白,或一概排斥,或一概推崇,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取舍,或者对西方文化中低级庸俗的东西很感兴趣,而对其有益的东西反而不予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建设
西方
文化取舍
弗洛伊德
“泛性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朝圣的途中追寻——建国30年中国作家的政治心理透视
2
作者
邹旭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7-120,共4页
本篇主要分析了建国30年中国作家知识分子的政治心理及原因。新中国第一批作家,呈现出比较一致的政治心理结构和特征,本文名之为"朝圣",并着重分析了形成朝圣心态的两大原因,一是历史文化层面的文化取舍问题即中国传统知识分...
本篇主要分析了建国30年中国作家知识分子的政治心理及原因。新中国第一批作家,呈现出比较一致的政治心理结构和特征,本文名之为"朝圣",并着重分析了形成朝圣心态的两大原因,一是历史文化层面的文化取舍问题即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道"和"势"的取舍问题;二是现实政治原因即有关现代民族国家想象及悖反现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心理
朝圣
文化取舍
精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忏悔意识与鲁迅小说的诠释
3
作者
梁中晓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84-88,共5页
所谓的忏悔意识,是一种复杂的精神过程,也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社会原因以及由此影响下沉淀在文化人个体心灵上的精神产物.它是由于时代的动荡交替,陈旧的价值体系崩溃,新的价值观未获得确认所造成个体心灵上徘徊,惶惑的精神现...
所谓的忏悔意识,是一种复杂的精神过程,也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社会原因以及由此影响下沉淀在文化人个体心灵上的精神产物.它是由于时代的动荡交替,陈旧的价值体系崩溃,新的价值观未获得确认所造成个体心灵上徘徊,惶惑的精神现象.大致说来就是未知的、理想化的未来与已知的,冷酷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投射在个体心理中所产生的文化重负.具体到文化个体身上的精神因素来看,就是个体心理上的原罪感、孤独感、忧患意思、迷惘、心理失控等意识现象.再具体到“五四”时期的知识群体的每个人身上,就是在反传统的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意结”在每个人心理上的体验.作为“五四”时期思想文化的代表鲁迅来说,这种意识也是比较突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忏悔意识
传统
文化
文化
个体
个体心灵
《狂人日记》
文化取舍
“疯子”
西方
文化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先进文化 必须正确取舍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从对弗洛伊德“泛性论”的争议说起
1
作者
王作芝
机构
重庆市社科联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0年第4期51-54,共4页
文摘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无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是,在改革开放中,却有人对西方文化不分青红皂白,或一概排斥,或一概推崇,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取舍,或者对西方文化中低级庸俗的东西很感兴趣,而对其有益的东西反而不予接受。
关键词
文化
建设
西方
文化取舍
弗洛伊德
“泛性论”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朝圣的途中追寻——建国30年中国作家的政治心理透视
2
作者
邹旭林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女子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7-120,共4页
文摘
本篇主要分析了建国30年中国作家知识分子的政治心理及原因。新中国第一批作家,呈现出比较一致的政治心理结构和特征,本文名之为"朝圣",并着重分析了形成朝圣心态的两大原因,一是历史文化层面的文化取舍问题即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道"和"势"的取舍问题;二是现实政治原因即有关现代民族国家想象及悖反现象的问题。
关键词
政治心理
朝圣
文化取舍
精神困境
Keywords
political psychology
pilgrimage
culture option
psychological dilemma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忏悔意识与鲁迅小说的诠释
3
作者
梁中晓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84-88,共5页
文摘
所谓的忏悔意识,是一种复杂的精神过程,也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社会原因以及由此影响下沉淀在文化人个体心灵上的精神产物.它是由于时代的动荡交替,陈旧的价值体系崩溃,新的价值观未获得确认所造成个体心灵上徘徊,惶惑的精神现象.大致说来就是未知的、理想化的未来与已知的,冷酷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投射在个体心理中所产生的文化重负.具体到文化个体身上的精神因素来看,就是个体心理上的原罪感、孤独感、忧患意思、迷惘、心理失控等意识现象.再具体到“五四”时期的知识群体的每个人身上,就是在反传统的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意结”在每个人心理上的体验.作为“五四”时期思想文化的代表鲁迅来说,这种意识也是比较突出的.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忏悔意识
传统
文化
文化
个体
个体心灵
《狂人日记》
文化取舍
“疯子”
西方
文化
知识分子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设先进文化 必须正确取舍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从对弗洛伊德“泛性论”的争议说起
王作芝
《重庆社会科学》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在朝圣的途中追寻——建国30年中国作家的政治心理透视
邹旭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忏悔意识与鲁迅小说的诠释
梁中晓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