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多元主体协作为特征的美国文化发展模式及其历史演进
1
作者 刘超 董鑫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3,共10页
本文在对美国19世纪以来的文化发展模式进行历史性梳理的基础上,从历史底色、法律保障、生产模式、海外推广等方面入手,综合考察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文化事业的总体演进脉络及当前所呈现的多元主体特征,旨在揭示其以国家、社会、市场、利... 本文在对美国19世纪以来的文化发展模式进行历史性梳理的基础上,从历史底色、法律保障、生产模式、海外推广等方面入手,综合考察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文化事业的总体演进脉络及当前所呈现的多元主体特征,旨在揭示其以国家、社会、市场、利益群体、个人等主体协调互动为基础的文化生产机制,以期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和文化强国建设的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文化发展模式 多元主体 文化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对中西文化发展模式的比较
2
作者 高旭东 《文史哲》 1986年第6期35-39,共5页
中国文化为什么发展缓慢,以致经受不住西方文化的打击?鲁迅从中西文化不同的发展模式方面进行过深沉的思考。鲁迅认识到,中国文化沿着中庸之道的路,在模糊中整体性地渐进,而西方文化则是打破了中庸、整体、模糊,在偏至、对立、明晰中发... 中国文化为什么发展缓慢,以致经受不住西方文化的打击?鲁迅从中西文化不同的发展模式方面进行过深沉的思考。鲁迅认识到,中国文化沿着中庸之道的路,在模糊中整体性地渐进,而西方文化则是打破了中庸、整体、模糊,在偏至、对立、明晰中发展起来的。中西文化不同的发展模式表现在中华民族和印欧民族的心理结构中,并外化于宗教、哲学、科学、文学以及社会结构等各方面。(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之道 中华民族 中国文化 外化 西方文化 文化发展模式 鲁迅 中国社会 阶级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厦门特区文化发展模式的构想
3
作者 刘以鼎 王彬 《东南学术》 CSSCI 1995年第5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文化发展模式 厦门特区 文化资源 闽南文化 文化产业 对外文化交流 文化模式 特区文化 保障体系 文化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具有苏南经济结构特点的文化发展模式
4
作者 陈鹤鸣 《江苏社会科学》 1988年第Z1期81-85,共5页
苏南文化模式的特质“苏南文化模式”是根据苏南地区文化体制、文化传统、文化市场、艺术发展水平、人们的文化心理,城乡文化关系状况等各种文化关系综合的理论抽象,以及这些要素在一个区趋内趋于优化、稳定组合的文化格局。从这一特定... 苏南文化模式的特质“苏南文化模式”是根据苏南地区文化体制、文化传统、文化市场、艺术发展水平、人们的文化心理,城乡文化关系状况等各种文化关系综合的理论抽象,以及这些要素在一个区趋内趋于优化、稳定组合的文化格局。从这一特定含义出发,我认为苏南文化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发展模式 文化模式 文化建设 苏南农村 文化心理 苏南地区 乡镇企业 文化环境 文化市场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演类文化遗产的两种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南派遂溪醒狮与北派小相狮舞的对比
5
作者 刘丽珺 张继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74,共13页
“遂溪醒狮”和“小相狮舞”作为表演类文化遗产两种不同业态的发展模式,在表演风格、形态等方面均不相同。文章对南派遂溪醒狮和北派小相狮舞的文化经济空间模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本体结构、外在结构和文化、经济互构方面具有明... “遂溪醒狮”和“小相狮舞”作为表演类文化遗产两种不同业态的发展模式,在表演风格、形态等方面均不相同。文章对南派遂溪醒狮和北派小相狮舞的文化经济空间模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本体结构、外在结构和文化、经济互构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前者成功构建了以竞技化和市场化为核心的自扩模式与成长轨迹;而后者依旧保持着以传承人为核心的艺术化与商业化的自生结构。在实现文化遗产价值资源化的发展中,对待文化特质的“转码”“保真”“重塑”三种路径的不同审美认知,直接影响着狮舞的发展模态,分别呈现出内源型产业化发展模式和展演型衍原生态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类文化遗产 南派遂溪醒狮 北派小相狮舞 文化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
6
作者 施雪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3-5,共3页
文化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施雪华一、文化发展的动力模式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动力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道德优先的文化发展战略。在古代中世纪的东西方均流行过。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的孔... 文化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施雪华一、文化发展的动力模式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动力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道德优先的文化发展战略。在古代中世纪的东西方均流行过。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的孔子、孟子等人认为,要发展一个社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发展模式 文化发展战略 当代中国 一般模式 经济发展 成长模式 文化发展道路 动力模式 政治发展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上海浦东新区文化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7
作者 杨德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84-88,92,共6页
这是作者《关于浦东新区文化发展模式及相关问题的研究》长篇论文中的一部分。是他在工作实践中研究,思考新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的成果。理论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才能推进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再也不能一味引“经”据“典”,甚至居然还以此... 这是作者《关于浦东新区文化发展模式及相关问题的研究》长篇论文中的一部分。是他在工作实践中研究,思考新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的成果。理论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才能推进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再也不能一味引“经”据“典”,甚至居然还以此自炫、自喜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事业发展 文化发展模式 文化市场 文化产品 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艺术产品 主导地位 商品属性 浦东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都市带理论的发生背景、生活方式变革与文化价值理念 被引量:4
8
作者 盛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9,18,共9页
本文以戈特曼1961年《大都市带:美国都市化的东北部海岸》一书中有关大都市带理论的经典研究为基础,系统梳理和阐释戈特曼有关大都市带理论的主要观点。土地使用形式在戈特曼有关城市群理论的叙述中占据相当的篇幅。空间的扩展和重新分... 本文以戈特曼1961年《大都市带:美国都市化的东北部海岸》一书中有关大都市带理论的经典研究为基础,系统梳理和阐释戈特曼有关大都市带理论的主要观点。土地使用形式在戈特曼有关城市群理论的叙述中占据相当的篇幅。空间的扩展和重新分布与交通形式密切相关。白领革命是区域发展的最显著特点。"流动性"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流动性,二是指居住环境。戈特曼对于城市群发展的态度是乐观的,虽然曾经的荒野已经不再荒凉,但是繁荣的背后其实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戈特曼的学术研究或许可以称为"进入新荒野的新使命"——如何避免大都市带化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创造更加合理的人类文明形态。无论人们的居所如何远离城市,他们的生活和发展都仍旧与城市中的各种经济和交通功能相联系,这是戈特曼大都市带理论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带 经济枢纽 流动性 白领革命 文化发展模式 价值观念 审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文化哲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朱人求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6-10,共5页
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孔子建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化哲学体系,它包括文化本质论、文化生命论、文化发展论和文化动力论四个部分。孔子对这些文化哲学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 孔子 文化哲学 文化生命 文化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体制下的文化现象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立旭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59-67,共9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体制并非一种单纯的物质、技术现象,它的建立也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和考察计划体制下的一些特有的文化现象。文章首先分析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体制并非一种单纯的物质、技术现象,它的建立也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和考察计划体制下的一些特有的文化现象。文章首先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前提即人性假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人性假定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发展模式、思想政治文化运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体制 人性假定 文化发展模式 思想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氛围与经济建设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中传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9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文化氛围 加强文化建设 经济建设 传统文化 文化发展模式 企业文化建设 外来文化 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彰显武汉特色 建设文化强市 被引量:1
12
作者 喻宗汉 《学习与实践》 2003年第10期52-55,共4页
武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建设要上新台阶,文化建设也要在更高的起点上有更大、更快的发展。武汉的文化有深厚的底蕴,如何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培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后劲。
关键词 城市文化建设 武汉市 文化发展模式 城市形象 文化事业 文化设施建设 文化品牌 节庆文化活动 文化产业 文化体制 改革 文化产业集团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潍坊市寿光侯镇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东梅 温惠斐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8期13-14,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村逐渐被新型农村社区所取代。新型农村社区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侯镇社区为例,深入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现状以及当地社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村逐渐被新型农村社区所取代。新型农村社区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侯镇社区为例,深入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现状以及当地社区文化发展成果。综合来看,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缺陷较为明显,主要包括管理队伍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资金、人才投入不足;文化设施建设不完善、不均衡;社区文化产品供需不匹配以及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参与率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培养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文化激励机制,建设合理的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管理体制以及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等建议,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社区文化建设 文化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初探
14
作者 崔新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8-92,共5页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做了系统、明确、集中的概括和论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做了系统、明确、集中的概括和论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规定、本质及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等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文化建设 资产阶级文化 新型文化 文化发展模式 当代中国文化 科学规定 现代文化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