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米食加工文化 米食消费文化
- 1
-
-
作者
东南香
-
出处
《垦殖与稻作》
2004年第4期63-63,共1页
-
-
关键词
米食
加工文化
生产场地
市场需要
-
分类号
TS212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再谈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方广锠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2-105,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06@ZH007)
上海市社科基金(2005DZX001)
-
文摘
"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指佛教的产生固然得益于印度文化的孕育,而佛教的发展则得益于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乃至亚洲其他地区文化的汇流。本文从佛典翻译入手,先后探讨了两种文化交流中的格义现象、佛典翻译中的文化反浸现象、佛典编译中的文化加工现象,从而加深了对文化汇流背景的研究。文章进而提出新的论据,论证了文化汇流的存在,亦即中国文化传入印度,影响印度佛教的事实。
-
关键词
格义
文化反浸
文化加工
文化汇流
疑伪经
-
Keywords
Concept-matching
Cultural Anti-immersion
Cultural Processing
Cultural Convergence
Apocrypha sutra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逻辑
被引量:15
- 3
-
-
作者
郝德永
-
机构
锦州师范学院教育研究院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32,55,共6页
-
文摘
本文从目的论、功能论。
-
关键词
课程
文化性
文化锁定
文体适应-维持论
文化选择-加工论
文化复演-传递论
-
Keywords
curriculum
the scarcity of culture
be restricted by culture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产于东西伯利亚的玉是发展当地独特石雕艺技的基石
- 4
-
-
作者
Raisa M.Lobatskaya
-
机构
LobatskayaIrkutsk National Research Technical University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4-261,共8页
-
文摘
本文研究了东西伯利亚玉矿的开发史。从新石器时代起,东西伯利亚的玉就已成为需求量很大的一种矿物资源。赋存于贝加尔湖区丰富的玉石促进了当地石雕艺技的蓬勃发展。西伯利亚的玉因形成机理迥异而绚丽多彩,该区玉石成因原则上可分为"去超基性岩化型"和"去碳酸岩化型"两种不同类型。东西伯利亚的玉成为重塑当地数千年来文明发展史的标志。文章概述了东西伯利亚的玉在亚洲北部古代社会中和当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讨论了该种玉的天然属性对艺术品和工业品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展示了东西伯利亚的玉的独特魅力及其与系列化设计工艺品间的差异。
-
关键词
玉石
东西伯利亚矿床
石雕
中国及西伯利亚古代石材加工文化
-
Keywords
nephritis
deposits of Eastern Siberia
stone processing
ancient cultures of stone processing in China and Siberia
-
分类号
P619.28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916.4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