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陶渊明批评的历史轨迹及文化功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向春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5期101-105,共5页
早在1946年,朱自清先生便指出:“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这中间陶渊明最早,诗最少,可是各家议论最纷纭。在这纷纷的议论之下,要自出心裁独创一见是很难的,但这是一个重新估定价值的时代,对于一... 早在1946年,朱自清先生便指出:“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这中间陶渊明最早,诗最少,可是各家议论最纷纭。在这纷纷的议论之下,要自出心裁独创一见是很难的,但这是一个重新估定价值的时代,对于一切传统,我们要重新加以分析和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历史轨迹 传统文化精神 苏轼 文化功用 颜延之 文化 朱自清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敢问路在何方:皈依还是超越?——试论张承志与艾特玛托夫的宗教观及其文化功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韦建国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6-112,共7页
艾特玛托夫的影响是张承志体认天山民族心情、将自己的精神探索向宗教领域延伸的原因之一。艾特玛托夫经历了对本民族伊斯兰文化和俄罗斯基督教文化的两次超越 ,达到了促进不同宗教文化融合、统一的世界文化的层次。张承志则背离汉文化... 艾特玛托夫的影响是张承志体认天山民族心情、将自己的精神探索向宗教领域延伸的原因之一。艾特玛托夫经历了对本民族伊斯兰文化和俄罗斯基督教文化的两次超越 ,达到了促进不同宗教文化融合、统一的世界文化的层次。张承志则背离汉文化传统皈依伊斯兰教 ,用被他拒绝的汉语言诉说实际上说不清的哲合忍耶派。他失去了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苏联 比较解读 宗教观 文化功用 当代文学 张承志 艾特玛托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艾特玛托夫的宗教观与文化功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韦建国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0-97,共8页
后殖民时代 ,“换语作家”倍受关注。作为换语作家 ,艾特玛托夫在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影响下 ,背离了本民族的伊斯兰文化 ,肯定了基督与宗教对社会发展和人的思想所起的能动作用 ,并试图通过宗教来完成一条通向理想的人的道路。他的寻神、... 后殖民时代 ,“换语作家”倍受关注。作为换语作家 ,艾特玛托夫在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影响下 ,背离了本民族的伊斯兰文化 ,肯定了基督与宗教对社会发展和人的思想所起的能动作用 ,并试图通过宗教来完成一条通向理想的人的道路。他的寻神、造神思想和宗教观超越了俄罗斯文学前辈 ,与俄罗斯“新精神哲学”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他重铸后的宗教观具有较积极的文化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特玛托夫 换语作家 伊斯兰文化 俄罗斯 新精神哲学 宗教观 文化功用 文学评论 小说 《断头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学典籍的文化观照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振鹏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7,共3页
中国武学典籍是中国武术文化的载体,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内蕴,蕴藏着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文化精神。中国武学典籍"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和"崇德尚义、修身为本"的文化规训,扎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 中国武学典籍是中国武术文化的载体,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内蕴,蕴藏着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文化精神。中国武学典籍"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和"崇德尚义、修身为本"的文化规训,扎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坚韧的生命力。从"文化积累和武学传统的认同"和"话语价值与武学精髓的传播"两个维度来看,中国武学典籍有着独到的文化功用,为中国武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武学典籍 文化精神 文化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闲邪”、“闲适”与“闲情”——诗赋闲语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向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33-138,共6页
中国诗(赋)的某些常见主题和习惯用语往往表达了一些典型的中国文化观念和思维感觉方式,我们称之为文化的关键词。对这些关键词的阐释,我们认为是一种比较切实的文化批评。如本文所谓诗赋闲语:“闲邪”从人的情欲观念方面联系起整个传... 中国诗(赋)的某些常见主题和习惯用语往往表达了一些典型的中国文化观念和思维感觉方式,我们称之为文化的关键词。对这些关键词的阐释,我们认为是一种比较切实的文化批评。如本文所谓诗赋闲语:“闲邪”从人的情欲观念方面联系起整个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闲适”表现着传统文人对于中国封建文化的一种适应或回应,无论是就其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方面而言,这种回应都以个人的方式参与着传统的文化构建;“闲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阐释 传统文化 《闲情赋》 日常生活 理学诗 文化功用 社会阶层 《玉台新咏》 中国文化 诗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