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华复兴与第三次“体制性文化创生” |
章启群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2
|
学校文化变革中的教师课程文化创生 |
张玉清
邢秀茶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3
|
网络传播与文化创生——以2010-2011年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为透视点 |
杜娟
|
《电影评介》
|
2012 |
2
|
|
4
|
打造家校社“创意和谐链”:一所新学校的文化创生 |
郑巍巍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5
|
探索“为未来而教”:从新技术准备到新文化创生 |
孟为德
|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6
|
从“忠实”到“创生”——论教学文化的变革 |
罗祖兵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7
|
教师文化的变革与重构:由“适应”到“创生” |
张典兵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8
|
品质语文:素养导向的教育生态重构 |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教学方式变革的文化审视 |
李森
赵鑫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5
|
|
10
|
何以建构超越现代性文化危机的文化自信 |
刘力红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1
|
基于“预见式行动研究”的创化模式 |
邓永超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2
|
杨子荣图像志研究 |
张节末
陆颖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