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流动中的文化分化与观念断层——乡村青年群体的比较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6-90,共5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纵深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务工青年逐步脱离传统乡村农耕文化而与城市工业文化联系日趋紧密,农村青年逐步分化为"乡土青年"和"务工青年"两大群体。伴随着农村青年群体的分化,乡...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纵深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务工青年逐步脱离传统乡村农耕文化而与城市工业文化联系日趋紧密,农村青年逐步分化为"乡土青年"和"务工青年"两大群体。伴随着农村青年群体的分化,乡土青年与务工青年的文化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在婚姻情感、精神信仰、生活伦理、公共精神和社会认同上。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城乡社会流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乡土青年转化为务工青年,农村文化面临着持有者老龄化和文化断层,农村文化日益式微,离散型、分散性、无根化成为农村文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流动 文化分化 乡村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文化的分化与两种现代性
2
作者 谭善明 曾莹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8-132,共5页
齐美尔、韦伯和哈贝马斯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现代性中文化分化的问题。无论是齐美尔所说的主客观文化的分化,还是韦伯和哈贝马斯所归纳的三个领域的分化,都与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对立息息相关,对文化分化不同角度的分析也让我们... 齐美尔、韦伯和哈贝马斯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现代性中文化分化的问题。无论是齐美尔所说的主客观文化的分化,还是韦伯和哈贝马斯所归纳的三个领域的分化,都与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对立息息相关,对文化分化不同角度的分析也让我们看到现代性文化所蕴含的巨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文化分化 启蒙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的分化与去分化——审美文化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宪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50-54,共5页
文化的分化与去分化———审美文化的一种解释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周宪(南京210093)审美文化这个范畴在中国美学领地中的出现,大约是八十年代以来的事。最早见诸八十年代中期对苏联美学的介绍中,后来,北大哲学系教授叶朗主... 文化的分化与去分化———审美文化的一种解释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周宪(南京210093)审美文化这个范畴在中国美学领地中的出现,大约是八十年代以来的事。最早见诸八十年代中期对苏联美学的介绍中,后来,北大哲学系教授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率先使用了这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审美文化 文化分化 文化的现代性 大众文化 分化 现代主义艺术 合法化 哈贝马斯 先锋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工业社会及其丹麦文化政策趋势
4
作者 彼得.杜兰 王列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118,共4页
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文化分化现象更加严重,而这是与社会利益结构形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所谓"2H""1+1"或"1+2"的贫富形态下,社会文化资源配置及公共文化享有权利相去甚远。因此,要解决文化权利的公平... 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文化分化现象更加严重,而这是与社会利益结构形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所谓"2H""1+1"或"1+2"的贫富形态下,社会文化资源配置及公共文化享有权利相去甚远。因此,要解决文化权利的公平性问题,对丹麦而言,必须调整文化政策,将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弱势社会界面倾斜并在一系列社会配套政策方面提供有利的现实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社会 文化政策 社会结构 文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文化: 历史与现实 被引量:5
5
作者 肖鹰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54-57,共4页
审美文化:历史与现实汕头大学审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肖鹰(汕头515063)“审美文化”概念的历史,应当追述到席勒在1793—95期间撰写的《美育书简》[1]。在这部著作中,席勒首次提出了“审美文化”概念。产生这一概念的... 审美文化:历史与现实汕头大学审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肖鹰(汕头515063)“审美文化”概念的历史,应当追述到席勒在1793—95期间撰写的《美育书简》[1]。在这部著作中,席勒首次提出了“审美文化”概念。产生这一概念的历史背景,是现代性启蒙运动在欧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 “大众文化 阿多诺 文化批判理论 文化工业” 席勒 现代文化 机械文明 文化分化 艺术的自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文化元及其整合
6
作者 范竹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 分化与整合 区域文化 文化整合 文化分化 非主流文化 血缘宗亲关系 民族文化 物质生活资料 华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的建构与现代性的反思——现代性反思的哲学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国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6,共6页
哲学的对话、沉思内含着建构性的原则,后者以新的思想和理论的形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当代的哲学建构既需要世界哲学的视域,也涉及现代性的反思,按其实质,这种反思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的自我批判。在哲学的层面,现代性的反思往... 哲学的对话、沉思内含着建构性的原则,后者以新的思想和理论的形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当代的哲学建构既需要世界哲学的视域,也涉及现代性的反思,按其实质,这种反思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的自我批判。在哲学的层面,现代性的反思往往指向文化的分化、存在图景的抽象化等问题,而对此的回应,则在历史与逻辑双重意义上构成哲学建构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建构 现代性反思 自我批判 文化分化 现代文化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