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霍元甲》中的文化冲撞与交融
1
作者 郭五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6-37,共2页
电影《霍元甲》反映了清朝末年著名武术家霍元甲的习武人生。清朝末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西方文化发生了激烈冲撞并发生了有限交融。霍元甲就是这种文化冲撞与交融状态下的典型人物。这种蕴含于题材本身的文化冲撞与交融也潜移默化地... 电影《霍元甲》反映了清朝末年著名武术家霍元甲的习武人生。清朝末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西方文化发生了激烈冲撞并发生了有限交融。霍元甲就是这种文化冲撞与交融状态下的典型人物。这种蕴含于题材本身的文化冲撞与交融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电影的制作,从文本解读与制作意图探析两个层面我们都可以发现这种深刻的文化冲撞与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典型人物 观众 纪录片 题材 文化冲撞 艺术手法 纪实手法 制作者 虚拟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中西文化冲撞看国产电影的发展
2
作者 李建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55-55,共1页
从影片《刮痧》到《庭院里的女人》,共同涉猎的内容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撞。《刮痧》讲述现代社会西方人道主义观念与东方传统的医疗技法和家庭理念之间的对立,《庭院里的女人》述说西方基督教自由平等与中国封建伦理之间的冲突。... 从影片《刮痧》到《庭院里的女人》,共同涉猎的内容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撞。《刮痧》讲述现代社会西方人道主义观念与东方传统的医疗技法和家庭理念之间的对立,《庭院里的女人》述说西方基督教自由平等与中国封建伦理之间的冲突。影片创作者的意图均在于通过中西文化的冲撞,宣扬人性的初本和生命的原始。笔者不同意有一些评论。他们过多地指责两部影片丧失了民族文化之根,倾斜于西方理念。诚然,随着国门的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中西方文化 民族文化 封建伦理 自由平等 影片 人道主义 中西文化冲撞 人性 庭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语言交际中的空间观念之你、我、他─—论中、西文化冲撞
3
作者 马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4年第6期80-85,共6页
非语言交际中的空间观念之你、我、他─—论中、西文化冲撞马新空间观念是为了维护人尊严的完整,人身体的自由和安全及人在社交过程中所需空间的必要保障。它使代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以不同的心理意识、道德规范和各自约定... 非语言交际中的空间观念之你、我、他─—论中、西文化冲撞马新空间观念是为了维护人尊严的完整,人身体的自由和安全及人在社交过程中所需空间的必要保障。它使代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以不同的心理意识、道德规范和各自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对同一事态做出了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交际 英语国家 空间观念 公共场所 领地观念 文化交际 个人物品 《语言与文化 异性交往 文化冲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迪斯尼动画《花木兰》女性主义形象解读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树娟 《海外英语》 2011年第9X期314-315,共2页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女性形象,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记录了中国最早的木兰故事,宣扬了中国的忠与孝的传统思想。1998年,根据木兰故事改编的迪斯尼动画片《木兰》,重新塑造了具有女性主义精神的花木兰形象,引起了一些中国...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女性形象,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记录了中国最早的木兰故事,宣扬了中国的忠与孝的传统思想。1998年,根据木兰故事改编的迪斯尼动画片《木兰》,重新塑造了具有女性主义精神的花木兰形象,引起了一些中国学者对迪斯尼花木兰的解读。该文从美国迪斯尼动画片《木兰》入手,主要从女性主义的研究角度来考察花木兰的新形象和其寻求自我的女性主义意识,并通过中西文化背景下对花木兰新形象的解读,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兰 形象 女性主义 文化冲撞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20世纪初年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6期42-49,共8页
从中西文化冲撞和交融的角度看,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显然又是一个交织着理性与情感、追求与反思不断冲突的痛苦而又悲壮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对诸如戊戌维新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猛烈批判传统文化和高亢宜传西学,十分关切,但是,对于... 从中西文化冲撞和交融的角度看,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显然又是一个交织着理性与情感、追求与反思不断冲突的痛苦而又悲壮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对诸如戊戌维新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猛烈批判传统文化和高亢宜传西学,十分关切,但是,对于时人的反向沉思,却注意甚少。20世纪的最初10年,正构成了此种反向沉思的时期。它既表现为对19世纪末业已形成的对中西文化关系定势思维的反思,同时又为辛亥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作了必要的思想铺垫。探讨此期的文化反思,不仅为研究近代文化思潮所必需,而且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反思 20世纪初年 文化运动时期 中西文化冲撞 中西文化关系 传统文化 戊戌维新 近代文化 西学 定势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韵”探寻(上) 被引量:1
6
作者 凌瑞兰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3-7,共5页
在当今东西方文化冲撞、交融的浪潮中,我们关注着中国音乐的现状与未来。对历史的思考——纵向的回溯与横向的比较,都是这关注的指向。在中国音乐文化汇入世界音乐文化海洋的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梦,正变成活生生的人的现实行动时,“神韵... 在当今东西方文化冲撞、交融的浪潮中,我们关注着中国音乐的现状与未来。对历史的思考——纵向的回溯与横向的比较,都是这关注的指向。在中国音乐文化汇入世界音乐文化海洋的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梦,正变成活生生的人的现实行动时,“神韵”这古老又具神秘色彩的词语,给人以极大的诱惑。本文试图在音乐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神韵”这一“实体”,并拨开迷雾探索其真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魏晋时代 现状与未来 山水画 庄学 中国音乐文化 思想影响 中国古代 艺术精神 文化冲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乡:尘埃里的天堂——论徐志摩与海宁
7
作者 吴跃忠 《继续教育研究》 2005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在已经逝去的二十世纪,历史的转折形成了中国文学的断裂,旧文明整体框架的崩塌和新文艺思潮的吸收建设,为每个文学大师提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化背景。在这个背景中,每个文学大师都是典型的文化复合体。徐志摩始终置身于这个时代发展的... 在已经逝去的二十世纪,历史的转折形成了中国文学的断裂,旧文明整体框架的崩塌和新文艺思潮的吸收建设,为每个文学大师提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化背景。在这个背景中,每个文学大师都是典型的文化复合体。徐志摩始终置身于这个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徐志摩是一个多种文化冲撞而融合的“人”。在骆寒超教授的《论现代吴越诗人的文化基因及创作格局》一文中,已经将徐志摩置于吴越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徐志摩身上的地域文化色彩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徐志摩与故乡心灵的联接应该进入我们考察研究的范围。本文尝试着进入他细腻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寻求他对故乡丝丝缕缕的感情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故乡 海宁 天堂 地域文化色彩 文学大师 二十世纪 中国文学 文艺思潮 整体框架 文化背景 时代发展 文化冲撞 创作格局 文化基因 文化环境 考察研究 内心世界 复合体 “人” 吴越 诗人 心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鲸骑者》——电影艺术下民族传承的传奇故事
8
作者 杜京徽 《传媒论坛》 2019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电影《鲸骑者》讲述了在遥远海洋中毛利族选取酋长的故事。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对撞,极具使命感,将民族的精神赋予在传奇性上,无论从镜头、色彩、主题上来看《鲸骑者》都有自己坚守的东西,是人文电影史上一部值得推敲的作品。
关键词 文化冲撞 传奇性 镜头感 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派”与“传统主义”
9
作者 潘公凯 《中国书画》 2010年第3期J0016-J0019,共4页
从近年对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的研究中,已经引出了一些很重要的话题:“传统派”画家的主张与实践同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背景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在中西文化冲撞中的意义如何?而这些“传统派”画家对这种关系和意义的自觉程... 从近年对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的研究中,已经引出了一些很重要的话题:“传统派”画家的主张与实践同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背景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在中西文化冲撞中的意义如何?而这些“传统派”画家对这种关系和意义的自觉程度又是怎样?——这些问题很有兴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派 传统主义 中国文化背景 二十世纪 文化冲撞 吴昌硕 齐白石 黄宾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渐优雅
10
作者 包文娟 《中国黄金珠宝》 2002年第4期10-10,共1页
六月因为有了世界杯,多了很多意外的收获:赛事够刺激吧,球场上的帅哥够眩吧、看台上的美女够养眼吧……还有,巴西队跳着桑巴舞第五次拿下大力神杯,德国队面对别人的胜利输得不失风度,韩国和土耳其队赛前都扬言死磕对手,而在比赛... 六月因为有了世界杯,多了很多意外的收获:赛事够刺激吧,球场上的帅哥够眩吧、看台上的美女够养眼吧……还有,巴西队跳着桑巴舞第五次拿下大力神杯,德国队面对别人的胜利输得不失风度,韩国和土耳其队赛前都扬言死磕对手,而在比赛结束后竞默契的携手向看台的观众致谢……感动.为足球这般的优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杯 足球 黄金珠宝饰品 刘璇 王海珍 设计师 文化冲撞 生活 《大话西游》 台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师谈艺丛书》启示录
11
作者 尤汪洋 郭全生 《美术之友》 1999年第6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谈艺录 弘一大师 陆俨少 张大千 陈子庄 启示 傅抱石 黄宾虹 中西文化冲撞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相·灵魂——小议留学生文艺
12
作者 尔沙 《上海艺术家》 1996年第4期23-24,共2页
在感恩节的party上 在感恩节的晚上,我应邀参加在斯坦福留学的中国学生的聚会。晚七时左右,学各种专业的留学生们陆续来到。在那洋人成堆的环境中,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黄皮肤、中国脸,真叫人兴奋!我听着他们用各自带着上海味、安微味、台... 在感恩节的party上 在感恩节的晚上,我应邀参加在斯坦福留学的中国学生的聚会。晚七时左右,学各种专业的留学生们陆续来到。在那洋人成堆的环境中,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黄皮肤、中国脸,真叫人兴奋!我听着他们用各自带着上海味、安微味、台湾味的母语流利地亲切地交谈着。一个台湾学生站起来带大家唱宗教歌,然后讲感恩节的由来,无非是感谢上帝之类,我看留学生们平静地听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感恩节 皮相 台湾学生 小议 中西文化冲撞 新移民文学 优秀学生 文学形象 心路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于形 淡于意 趋于逸——张少山人物画艺术浅评
13
作者 石延平 《书画艺术》 2001年第6期14-15,51,共3页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画人物艺术新潮观念影响的日趋深入和发展,中国人物画的创新与变革问题,便成为当代艺术家关注的首要问题。在张少山先生近年来的创作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探索与求新。这一思想的结果,在最近出版的...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画人物艺术新潮观念影响的日趋深入和发展,中国人物画的创新与变革问题,便成为当代艺术家关注的首要问题。在张少山先生近年来的创作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探索与求新。这一思想的结果,在最近出版的《少山人物画集》中得到了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画艺术 中国人物画 浅评 “淡” 道家无为思想 中西文化冲撞 美学意蕴 画家 《画语录》 风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家与归家的自我诘问——从李安“家庭三部曲”到《卧虎藏龙》
14
作者 唐璐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8期11-12,共2页
从《推手》《喜宴》中的儿子,《饮食男女》中的家倩,《卧虎藏龙》中的玉蛟龙身上我们都可以看见自身的影子,能看见人类子子辈辈都处于这样的文化焦虑中心,我们自己不停重复着前辈重复着的文化困境;永远在家庭内外进进出出,挣扎,困扰,生... 从《推手》《喜宴》中的儿子,《饮食男女》中的家倩,《卧虎藏龙》中的玉蛟龙身上我们都可以看见自身的影子,能看见人类子子辈辈都处于这样的文化焦虑中心,我们自己不停重复着前辈重复着的文化困境;永远在家庭内外进进出出,挣扎,困扰,生命不息,困境永存。化身为武当山群山峰峦中一缕孤魂的玉蛟龙,只能成为我们幻想中的一种逃脱永恒宿命的诱人的理想主义,如同武当山里千古不散的氤氲,萦绕于我们每个人的梦魇,挥之不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家与归家 文化传承与冲撞 恋父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