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平房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配电网络发展思路
1
作者 刘洋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9期39-41,共3页
平房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配电网络的发展,必须依照北京市政府对保护区的统一保护原则,依照供用电设备的规划、设计原则,结合保护区内建筑、道路的独特布局,进行全方位的统筹考虑,要有创新性,要实事求是,要因地制宜。
关键词 平房历史文化保护区 城市发展 综合发展 配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的建立 被引量:31
2
作者 吕一飞 郭颖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6,共5页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与云南省交界处 ,现为著名旅游区。泸沽湖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景 ,更有第一流的垄断性的人文资源———摩梭人文化。摩梭人文化具有特殊的性质 ,它是人类原始文明保存至今的活的遗存 ,非常珍贵 ,也很脆弱 ,在旅游活动中...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与云南省交界处 ,现为著名旅游区。泸沽湖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景 ,更有第一流的垄断性的人文资源———摩梭人文化。摩梭人文化具有特殊的性质 ,它是人类原始文明保存至今的活的遗存 ,非常珍贵 ,也很脆弱 ,在旅游活动中容易受到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冲击而受损。为了既能开发旅游资源 ,又能保护摩梭人文化 ,本文提出建立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文化特区) ,其建立不仅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也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沽湖 摩梭人 文化保护区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空间表达及其传承研究——以北京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6
3
作者 周尚意 成志芬 夏侯明健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6,32,共7页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记忆空间,与非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区别之一是它承载着更多的集体记忆。这个集体不但是居住或工作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人,还包括居住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之外的人们。在这个逻辑下,城市才能将纳税人的钱投入到历...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记忆空间,与非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区别之一是它承载着更多的集体记忆。这个集体不但是居住或工作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人,还包括居住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之外的人们。在这个逻辑下,城市才能将纳税人的钱投入到历史文化保护区上。以北京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案例研究区域,分析了权威性和非权威性记忆空间、集体和个人记忆空间的表达和传承,分析了这两种空间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方案制定的参考意义和局限。文章用地理学的尺度转换理论解释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最后基于非表征理论,提出在历史文化保护区记忆活化的过程中,首先要打通权威记忆素材和个体记忆素材之间的界线,这样才能为个体记忆上升为集体记忆铺平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区 记忆空间 北京文化 表达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长洲岛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策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建军 孙永生 《南方建筑》 2016年第6期62-67,共6页
广州长洲岛是一个以革命遗迹为主的历史保护区,是集中体现广州革命策源地文化特色的地区,但目前岛内各类遗产布局分散,地区活力不足。文章从融入区域廊道、保护整体格局、控制眺望景观、优化内部功能、改善交通系统、衔接规划管理等几... 广州长洲岛是一个以革命遗迹为主的历史保护区,是集中体现广州革命策源地文化特色的地区,但目前岛内各类遗产布局分散,地区活力不足。文章从融入区域廊道、保护整体格局、控制眺望景观、优化内部功能、改善交通系统、衔接规划管理等几个方面探索了长洲岛历史保护区的整体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区 整体保护 广州长洲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探讨——以广州市小洲村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翔 《规划师》 2008年第12期71-75,共5页
通过对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相关概念的明晰,提出保护规划编制的重点是"控制线"的划定。在规划内容上,建筑保护图则与环境要素保护图则是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规划实施上,只有将保护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相结... 通过对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相关概念的明晰,提出保护规划编制的重点是"控制线"的划定。在规划内容上,建筑保护图则与环境要素保护图则是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规划实施上,只有将保护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保护规划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区 保护规划 规划管理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掘地方文献中的城市景观精神意向——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尚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2,共9页
文化传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来源是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对城市景观的描写融入了作者对景观的美学感受、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等抽象文化,因而可以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参考。本文借助列斐伏尔三个空间的概念,梳... 文化传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来源是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对城市景观的描写融入了作者对景观的美学感受、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等抽象文化,因而可以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参考。本文借助列斐伏尔三个空间的概念,梳理了什刹海地区的地方文献,分析了文人的空间想象和审美体验,结合城市规划实践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地方文献提供给什刹海景观规划的精神文化内核是文人的家乡情怀和自然观;第二,地方文献为什刹海景观规划提供了两类特殊的文化空间表征形式——空间联想和空间关联;第三,什刹海地区的景观规划应保护与上述两类空间表征相对应的实体要素,并在关键地点设立标志物,通过意景—意境转换等具体手法,让景观成为场所想象的依托,让保护区的文化传承具有更深厚的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献 空间的表征 历史文化保护区 景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状况与人居环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常宏达 董军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期143-144,151,共3页
指出了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房屋建筑陈旧、人居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了保护区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建筑修缮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等问题的方法。目标力争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体系,为建... 指出了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房屋建筑陈旧、人居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了保护区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建筑修缮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等问题的方法。目标力争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体系,为建筑状况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 建筑状况 人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多方位筹集保护资金
8
作者 朱晓明 《规划师》 1999年第4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区 保护资金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传统文化 古代文明 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宅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邱明 宣建华 《规划师》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江南古镇郑宅由于岁月流逝、修缮不利、保护意识淡薄,村落环境与风貌正逐渐失去昔日的风采,其本身涵盖的深厚的历史人文信息亦日渐缺失,为此,需提高郑氏族人的保护意识,遵循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保护及保护、利用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保护... 江南古镇郑宅由于岁月流逝、修缮不利、保护意识淡薄,村落环境与风貌正逐渐失去昔日的风采,其本身涵盖的深厚的历史人文信息亦日渐缺失,为此,需提高郑氏族人的保护意识,遵循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保护及保护、利用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保护其独有的具备深厚文化内涵的历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区 策略研究 保护意识 江南古镇 人文信息 整体保护 文化内涵 点线面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管理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以广州市华侨新村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磊 袁媛 《规划师》 2007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前,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脱节、实施力度不足的问题已经在管理工作中凸显。华侨新村保护区规划结合国家和地方规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对保护区的界定,划定紫线范围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基于广州市“一网... 目前,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脱节、实施力度不足的问题已经在管理工作中凸显。华侨新村保护区规划结合国家和地方规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对保护区的界定,划定紫线范围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基于广州市“一网三层”管理平台的城市规划管理实施体系,在规划管理单元的控制引导下确定保护区的定位和控制;基于“特殊控制层”,为每个历史建筑编制保护图则。这种做法既明确了保护区规划的定位、与法定规划的关系,又把规划内容及时纳入管理信息平台,有效保障了保护规划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管理和实施 历史文化保护区 保护规划 广州 华侨新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保护区风貌保护与延续探析--以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沈建华 陈嗣栋 +2 位作者 费华杰 冯琪琪 潘菲菲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66,共8页
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湖州市东部,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规划统一划定重点保护区与传统风貌协调区,构建分级、分层次保护体系;推进土地利用性质变更,优化古镇用地功能结构;构建完善的古镇道路系统,缓解古镇交通压... 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湖州市东部,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规划统一划定重点保护区与传统风貌协调区,构建分级、分层次保护体系;推进土地利用性质变更,优化古镇用地功能结构;构建完善的古镇道路系统,缓解古镇交通压力;延续古镇传统肌理,控制建筑风貌,保护古镇视廊及滨水界面,塑造独具特色的水乡风貌;重视绿化空间组织,构建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区 风貌保护 延续 南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工作刍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雪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3-127,共5页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云南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早,在多年工作实践中摸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立法和建立是其中成功范例之一。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云南省 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概念 文化地图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玉 许莉俊 +2 位作者 王朝晖 张磊 潘云涛 《规划师》 2008年第11期77-84,共8页
1保护区的保护价值 广州旧时素有“富西关,贵东山”的说法,而东山的小别墅被称为“东山花园洋房”,尤以新河浦地区为主要地段成片集中分布。新河浦的近代民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为宝贵的是这里的近代民居大规模成片分布,这种... 1保护区的保护价值 广州旧时素有“富西关,贵东山”的说法,而东山的小别墅被称为“东山花园洋房”,尤以新河浦地区为主要地段成片集中分布。新河浦的近代民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为宝贵的是这里的近代民居大规模成片分布,这种近代由中国人自己出资兴建的大规模新式住宅区在全国也不多见。新河浦地区的近代民居群保持了以前的独院式格局,具有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西洋式风格的建筑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区 新河 保护规划 广州 保护价值 花园洋房 集中分布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栅栏——独具特色的老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宗汉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3-44,共2页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城,汇集了中国帝都建设之大成。它以规划布局之严整、气势之宏大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人类文明之一大杰作”。
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区 老北京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规划布局 人类文明 北京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空气质量评价——以北京白塔寺街区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冰月 周新宇 +1 位作者 王楠 梁冰 《绿色科技》 2018年第4期66-70,共5页
为了实现对白塔寺历史文化区的精细化管理,在该区域内部署了60套CityGrid一体化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选取2017年11月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2.5、PM10和臭氧的监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北京监测站——西城官园的监测数据... 为了实现对白塔寺历史文化区的精细化管理,在该区域内部署了60套CityGrid一体化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选取2017年11月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2.5、PM10和臭氧的监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北京监测站——西城官园的监测数据对比发现,两地的各个指标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说明传感器满足监测的精度要求。通过线性插值法和主成分分析分别构造空气质量指数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831,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反映白塔寺街区的空气质量状况。与官园监测站的空气质量指数对比发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官园空气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更是高达0.883,特别是在11月2日、7日和22日指数大幅度下降时,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官园空气质量指数更加吻合。综上可知主成分分析比线性插值法更适合于白塔寺街区的空气质量研究,并建立新的评价等级,以切实反映白塔寺街区的空气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历史文化保护区 线性插值法 主成分分析 评价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景山区档案局积极推进京西古道——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改造工程的档案收集工作
16
作者 靳晓蕾 魏葳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2-62,共1页
目前,该项目中“模式口南小街”的修缮改造已基本完成,区档案局已完成这部分的相关档案资料收集工作,包括向居委会征集的模式口南小街改造前的照片10张,改造期间的照片612张,改造后的照片405张,相关视频文件67个,以及自行拍摄的... 目前,该项目中“模式口南小街”的修缮改造已基本完成,区档案局已完成这部分的相关档案资料收集工作,包括向居委会征集的模式口南小街改造前的照片10张,改造期间的照片612张,改造后的照片405张,相关视频文件67个,以及自行拍摄的照片454张、视频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收集工作 历史文化保护区 档案局 改造 石景山区 修缮 工程 古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有历史文化保护区就不能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17
作者 丹青 《规划师》 1997年第4期79-82,共4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出现,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文物保护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镇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新中国文物事业取得突破性的新发展的重要标志.各类文物体现出来的历史文化是几千年来人们创造性思维的结晶,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宝贵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的出现,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文物保护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镇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新中国文物事业取得突破性的新发展的重要标志.各类文物体现出来的历史文化是几千年来人们创造性思维的结晶,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好历史文化是后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从尽可能保护历史文化角度去进行城市改造,而不能从改造的角度去抓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保护区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青果巷 突出的普遍价值 名城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 文物保护 创造性思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多元旅游资源的共生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
18
作者 覃文艺 刘艳 +2 位作者 吴冉 郑朋飞 耿秘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研究其与旅游资源的共生发展对推动文化传承与促进旅游产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ArcGIS分析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16个县(市)非遗与多元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引入协调共生模型探讨“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研究其与旅游资源的共生发展对推动文化传承与促进旅游产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ArcGIS分析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16个县(市)非遗与多元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引入协调共生模型探讨“非遗+旅游”的共生发展模式,并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二者共生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802处非遗项目中民俗类占比最高,其次是传统技艺类。在空间分布类型上,非遗项目整体呈聚集性分布,但各类非遗的分布形态有明显差异。非遗与古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类似特征,即西部地区聚集、东部和中部地区散中有聚;红色资源大体呈北密南疏分布。非遗与多元旅游的共生发展模式以协调发展为主,但从共生发展类型看,多数县市并不同步。河流水系、交通状况、文化、空气质量和民族等因素对非遗与多元旅游共生发展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元旅游资源 共生发展 影响因素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3
19
作者 林继富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贯穿人民生产生活行动,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区域整体保护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逻辑。各族人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体系和价值理念。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表现出各民族共同生活...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贯穿人民生产生活行动,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区域整体保护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逻辑。各族人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体系和价值理念。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表现出各民族共同生活之上兼收并蓄的特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沛资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就是以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的活化实践来提升各族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纽带将各族人民凝聚起来,在于强调共同性,在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而发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保护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民性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嵌式发展路径——基于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利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互嵌式发展是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的重要路径,有利于本地民众与外来社会力量实现资源互补,在动态发展中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推动共同现代化进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究共同现代化进程中民... 互嵌式发展是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的重要路径,有利于本地民众与外来社会力量实现资源互补,在动态发展中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推动共同现代化进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究共同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互嵌式发展内涵,剖析互嵌式发展优势和需求。以本地民众与外来社会力量的共同性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是互嵌式发展的有效路径,即共同就业创业实现资源互补、共同承担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责任、共同分享发展红利、共同接受政府的服务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旅融合 互嵌式发展 共同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