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学文化价值认同与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秋静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93-95,共3页
大学文化的根本使命在于塑造完整人格。文化育人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大学文化传递出的信息进行不断反思和追问的求真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理解与接受思想文化的主体,是自我意识分化与自我认知提升的主体。在我国高校中,大学生群...
大学文化的根本使命在于塑造完整人格。文化育人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大学文化传递出的信息进行不断反思和追问的求真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理解与接受思想文化的主体,是自我意识分化与自我认知提升的主体。在我国高校中,大学生群体长期处于一种被支配、被管理的从属制度框架内,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与主体地位的持续缺失的矛盾冲突,严重弱化了大学文化育人的效力。反思这一问题,要求我们尊重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性、注重培养其主体意识,使其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体悟当代社会共存共荣及主动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以实现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大学文化价值认同的有效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主体意识
文化价值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8
2
作者
叶自成
赵宇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91,共6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华,如老子的道治思想、孔子的德治思想、商鞅的法治思想等都包含着与我国现代化相通的文化因素,可以为我们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文化价值认同系统提供有益的文化资源。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华,如老子的道治思想、孔子的德治思想、商鞅的法治思想等都包含着与我国现代化相通的文化因素,可以为我们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文化价值认同系统提供有益的文化资源。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深入研究,做到"古为今用"。而在这方面,习近平主席为我们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文化
精华
社会
文化价值认同
系统
习近平的治国理念
核心
价值
观
依法治国
以民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方式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建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5期82-86,共5页
关键词
文化
模式
文化
决定论
生产方式
价值
目标
生产关系
文化价值认同
社会
文化
认同
系统
马克思主义
文化
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方文化视界中的美国与西方文化视界中的中国——胡适遭遇的解释学困境及其原型意义
4
作者
泓峻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胡适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物,他带着中国的问题与其宋学的家学渊源而理解美国,同时又以西学观念为前见理解中国。他观念中的美国与中国其实都是作为具有主观色彩的幻像而存在的。在美国,他代表的是东方文化;在中国,他又代表着西方文化。...
胡适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物,他带着中国的问题与其宋学的家学渊源而理解美国,同时又以西学观念为前见理解中国。他观念中的美国与中国其实都是作为具有主观色彩的幻像而存在的。在美国,他代表的是东方文化;在中国,他又代表着西方文化。这种双重的身份带来的是他与两个世界的双重的疏离。胡适在中西文化上遭遇的解释学困境具有普遍的原型意义,他是中国现代性的化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中西
文化
解释学困境
民族身份
认同
文化价值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启蒙“自由”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同与异——以李贽的“童心论”为范本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健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中国明末启蒙思潮的“自由”观与西方早期启蒙运动的“自由”观一样 ,都因农业文明转型为工业文明的时代性要求而将源头上的价值系于“个性自由”。但由于文化类型与历史境遇的殊异 ,双方也表现出不同的心路逻辑。西方人文主义者认个性...
中国明末启蒙思潮的“自由”观与西方早期启蒙运动的“自由”观一样 ,都因农业文明转型为工业文明的时代性要求而将源头上的价值系于“个性自由”。但由于文化类型与历史境遇的殊异 ,双方也表现出不同的心路逻辑。西方人文主义者认个性自由为一种“权利” ,因而提出了以“理性”界定权利 ,以构建现代制度保证权利的实践途径。而中国明末的启蒙思想视个性自由为“新道德境界” ,据此要求人们首先转换传统伦理视角 ,肯认个性自由的合德性 ;进而提高思想境界 ,成为个性自由的实践者 ;最后寄希望在未来的“大同”社会解决全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价值认同
系统
自由观
启蒙思想
中西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李军
袁丽红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3期102-111,155,共11页
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主要包括市场型与互惠型两种模式,是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的有机统一。从经济视角看,族际经济互动实现了不同群体之间生产生活资料的互补,其内在驱动力是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这是由不同民族群体对物品需求的...
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主要包括市场型与互惠型两种模式,是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的有机统一。从经济视角看,族际经济互动实现了不同群体之间生产生活资料的互补,其内在驱动力是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这是由不同民族群体对物品需求的多元性及所处生态环境制约所决定的;从文化视角看,经济交往是族际间最基本、最重要的交往方式,其蕴含着交往双方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尊重与价值认同,从而进一步促进族际间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与融合发展;同时,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对“一带一路”建设及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族际经济互动
文化价值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文化价值认同与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秋静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93-95,共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社会共同体和公民身份认同研究"(11BZX015)
文摘
大学文化的根本使命在于塑造完整人格。文化育人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大学文化传递出的信息进行不断反思和追问的求真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理解与接受思想文化的主体,是自我意识分化与自我认知提升的主体。在我国高校中,大学生群体长期处于一种被支配、被管理的从属制度框架内,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与主体地位的持续缺失的矛盾冲突,严重弱化了大学文化育人的效力。反思这一问题,要求我们尊重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性、注重培养其主体意识,使其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体悟当代社会共存共荣及主动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以实现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大学文化价值认同的有效统一。
关键词
大学生
主体意识
文化价值认同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8
2
作者
叶自成
赵宇
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警务执法学院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91,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研究”(编号:13JZD001)
文摘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华,如老子的道治思想、孔子的德治思想、商鞅的法治思想等都包含着与我国现代化相通的文化因素,可以为我们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文化价值认同系统提供有益的文化资源。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深入研究,做到"古为今用"。而在这方面,习近平主席为我们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关键词
传统
文化
精华
社会
文化价值认同
系统
习近平的治国理念
核心
价值
观
依法治国
以民为本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方式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建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5期82-86,共5页
关键词
文化
模式
文化
决定论
生产方式
价值
目标
生产关系
文化价值认同
社会
文化
认同
系统
马克思主义
文化
创造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方文化视界中的美国与西方文化视界中的中国——胡适遭遇的解释学困境及其原型意义
4
作者
泓峻
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文摘
胡适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物,他带着中国的问题与其宋学的家学渊源而理解美国,同时又以西学观念为前见理解中国。他观念中的美国与中国其实都是作为具有主观色彩的幻像而存在的。在美国,他代表的是东方文化;在中国,他又代表着西方文化。这种双重的身份带来的是他与两个世界的双重的疏离。胡适在中西文化上遭遇的解释学困境具有普遍的原型意义,他是中国现代性的化身。
关键词
胡适
中西
文化
解释学困境
民族身份
认同
文化价值认同
Keywords
Hu Shi
West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The cycle of hermeneutics
The national identity
The cultural identit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启蒙“自由”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同与异——以李贽的“童心论”为范本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健
机构
浙江行政学院理论研究所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文摘
中国明末启蒙思潮的“自由”观与西方早期启蒙运动的“自由”观一样 ,都因农业文明转型为工业文明的时代性要求而将源头上的价值系于“个性自由”。但由于文化类型与历史境遇的殊异 ,双方也表现出不同的心路逻辑。西方人文主义者认个性自由为一种“权利” ,因而提出了以“理性”界定权利 ,以构建现代制度保证权利的实践途径。而中国明末的启蒙思想视个性自由为“新道德境界” ,据此要求人们首先转换传统伦理视角 ,肯认个性自由的合德性 ;进而提高思想境界 ,成为个性自由的实践者 ;最后寄希望在未来的“大同”社会解决全部问题。
关键词
文化价值认同
系统
自由观
启蒙思想
中西比较
分类号
D08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李军
袁丽红
机构
凯里学院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3期102-111,155,共11页
基金
凯里学院博士专项课题“特色村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补偿研究”(BS201711)。
文摘
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主要包括市场型与互惠型两种模式,是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的有机统一。从经济视角看,族际经济互动实现了不同群体之间生产生活资料的互补,其内在驱动力是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这是由不同民族群体对物品需求的多元性及所处生态环境制约所决定的;从文化视角看,经济交往是族际间最基本、最重要的交往方式,其蕴含着交往双方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尊重与价值认同,从而进一步促进族际间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与融合发展;同时,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对“一带一路”建设及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族际经济互动
文化价值认同
Keywords
Nanling ethnic corridor
inter ethnic economic interaction
cultural value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C952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学文化价值认同与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
赵秋静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其当代意义
叶自成
赵宇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产方式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
胡建
《东南学术》
CSSCI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东方文化视界中的美国与西方文化视界中的中国——胡适遭遇的解释学困境及其原型意义
泓峻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西启蒙“自由”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同与异——以李贽的“童心论”为范本
胡健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研究
李军
袁丽红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