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
1
作者
汪妍
李凤亮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7,共12页
当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作用于文化产品,其创新动能不仅赋能文化产品生产者、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而且也在重塑新型文化生产关系。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规模逐年增长,但仍表现出贸易结构不平衡、显著性空间分异和出海市场固...
当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作用于文化产品,其创新动能不仅赋能文化产品生产者、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而且也在重塑新型文化生产关系。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规模逐年增长,但仍表现出贸易结构不平衡、显著性空间分异和出海市场固定偏好等特征。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要求文化产品出海生产者更具创意转化能力、生产资料充分体现高新科技含量、生产对象突破数实融合边界、生产关系更凸显具有共同意义的数字算法平台,这些构成了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动力机制。以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动能深度变革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从低附加值的“器物输出”转向高势能的“价值输出”,从区域市场的“单点突破”拓展为全球价值链的“系统嵌入”,从文化产品出海的“交易关系”升维至文明互鉴的“意义共同体”,从而推动中国文化产品高质量“走出去”,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品“走出去”
新质生产力
文化
强国
文化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
1
作者
汪妍
李凤亮
机构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中心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7,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网络文学跨媒介叙事研究”(23CZW06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文化遗产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研究”(24VWB027)
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途径研究”(23ZDA081)。
文摘
当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作用于文化产品,其创新动能不仅赋能文化产品生产者、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而且也在重塑新型文化生产关系。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规模逐年增长,但仍表现出贸易结构不平衡、显著性空间分异和出海市场固定偏好等特征。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要求文化产品出海生产者更具创意转化能力、生产资料充分体现高新科技含量、生产对象突破数实融合边界、生产关系更凸显具有共同意义的数字算法平台,这些构成了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动力机制。以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动能深度变革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从低附加值的“器物输出”转向高势能的“价值输出”,从区域市场的“单点突破”拓展为全球价值链的“系统嵌入”,从文化产品出海的“交易关系”升维至文明互鉴的“意义共同体”,从而推动中国文化产品高质量“走出去”,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文化产品“走出去”
新质生产力
文化
强国
文化
竞争力
Keywords
global expansion of Chinese cultural product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 leading cultural nation
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分类号
G120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
汪妍
李凤亮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