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化体制改革情境下的文化产业立法构想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程雁雷
宋宏
-
机构
安徽大学法学院
安徽日报理论部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8,276-278,共16页
-
基金
作者主持的安徽省政府委托"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专家课题<安徽省"十二五"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研究>(项目编号FGY2009010)的后续研究成果
-
文摘
完善我国文化产业立法,已然成为学术界日益高亢的呼唤和积极研究的课题,然而对于文化产业立法的一些重要问题仍然存有分歧观点。通过着重讨论我国文化产业立法的现实必要性、文化产业立法调整目的、文化产业地方立法可行性和文化产业地方立法设计等认知问题,认为:(1)我国文化法律建设尚有诸多缺陷,立法滞后已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客观要求,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立法,并促进整个文化法律体系建设。(2)文化产业立法目的在于管理、规范领域的社会关系,必须处理好保护公民文化权利与政府管理文化产业权力的关系,二者应当"平衡"而不可偏废。(3)在国家尚未制定有关文化产业促进法的情况下,为及时回应各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亟需法律保障的现实要求,先行开展省级地方文化产业促进法规的立法是可行的。(4)地方文化产业法规应明晰法源、文化产业主体的法律地位、政府管理法律职责的界定等关键环节。
-
关键词
文化产业立法
文化法律体系
地方立法
立法设计
-
分类号
D92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G124
[文化科学]
-
-
题名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立法的思路与制度构想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超
-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
出处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4期25-26,共2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高水平学术团队专项重点项目(SKG201003)
-
文摘
我国文化产业立法不能局限于"管理法"思维,也不能止步于"服务法"思路,而应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目标实现。构建文化产业立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基本原则、调整范围、调整方法、文化市场的参与及各方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等,要注意以提高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效率为目的,以"激励——约束"作用机制取代"重管理"的立法思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明确界定市场主体的权责、排除政府的不适当干预作为重要内容和检验标准。立法还要考虑到文化产业自身特点,重视在文化产业领域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内在统一性、协调性等,并为政策调整、市场自我调节和行业自律等非法律调节留出空间。
-
关键词
文化产业立法
文化资源配置效率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D92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