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方式--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的逻辑结构和教学主线 被引量:9
1
作者 余伟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25,共5页
高中历史教材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在逻辑结构上大致分三个板块,可凝练为两个主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历史传承;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途径、方式及其历史流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在区域文明相对独立发展阶段的产物,源自世界各区域... 高中历史教材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在逻辑结构上大致分三个板块,可凝练为两个主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历史传承;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途径、方式及其历史流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在区域文明相对独立发展阶段的产物,源自世界各区域文化生成、发展的条件不同,因此理解文化多样性需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显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条基本轨迹,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则构成了人类历史在文化层面上的多彩画卷。这两个主题可作为教学设计的两条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文译本《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序 被引量:1
2
作者 邵伯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112,共2页
韩国檀国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央图书馆馆长、(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韩武熙先生认为拙作《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为“近几年不可多见之力作”。译成韩文出版,不仅可作为韩国“大学及学术界有关中国现代文学之学习与研究之价值”,... 韩国檀国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央图书馆馆长、(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韩武熙先生认为拙作《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为“近几年不可多见之力作”。译成韩文出版,不仅可作为韩国“大学及学术界有关中国现代文学之学习与研究之价值”,并且“对中韩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华文化并大有裨益”。要我为这一译本写一篇序文。对此我感到十分高兴和荣幸。写序当然是义不容辞的。并借此机会向朝武熙教授和参与翻译这本书的其他各位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作家作品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译本 郭沫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新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