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化互文性谈大学英语教学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冬女 王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183,共2页
互文性是指文本之间发生的关系。互文性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文章认为,文化互文性对大学英语教学有帮助,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英语教师和大学生都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增强文化的互文性意识,促进大学英语的教与学。
关键词 文本 文化互文性 大学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的两种互文性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元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0,共2页
广告被认为是一种寄生语篇,是互文的结果。本文提出,广告在制码过程中既要选择适当的体裁,又要注意解码者所处的文化,成功的广告是体裁互文和文化互文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广告 体裁文性 文化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法国的译介: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俊平 胡安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自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译介界在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的译介中始终坚持思想与美学并重、地方性与世界性兼顾的原则,其成果值得肯定。但如今,偏激功能主义译介说在我国愈演愈烈,必须警惕它对中国文学外译构成的误导。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聚焦... 自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译介界在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的译介中始终坚持思想与美学并重、地方性与世界性兼顾的原则,其成果值得肯定。但如今,偏激功能主义译介说在我国愈演愈烈,必须警惕它对中国文学外译构成的误导。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聚焦以下几个核心问题:以社会文化为视角,考察偏激功能主义译介说在我国得势的根源,以及对其予以抵制的必要性;以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的“世界文学”说和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的“间距”说为参照,探讨文学外译当以维护并突显文学文化异质性为原则的学理依据;基于以上论证,提出中国文学“走出去”应坚持以建构以异质性文学文化之跨文化互文为内涵的“世界文学”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走出去” 世界文学 间距 文化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