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文化主流价值国际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余清楚 郭迎春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10,共6页
中华文化主流价值的国际传播是推动世界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的重要路径。中华文化主流价值的国际传播工作虽呈现出传播布局一体化、传播符号多元化、传播手段数字化的转向,但仍存在传播联动不足、平台拓展困难、复合人才缺乏的突出问题... 中华文化主流价值的国际传播是推动世界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的重要路径。中华文化主流价值的国际传播工作虽呈现出传播布局一体化、传播符号多元化、传播手段数字化的转向,但仍存在传播联动不足、平台拓展困难、复合人才缺乏的突出问题。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中华文化主流价值国际传播工作应从以下五点予以突破: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推动多领域参与国际传播工作,促进传播成效转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理念,挖掘中华文化内容传播潜力;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打造中华文化传播平台;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文化主流价值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的文化逻辑与文化主流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2,共10页
客观而真切的历史律动是文化逻辑是否具有真理性的一个最直接的检验场和实验室。近代以来中国独特文化形态的生成及其演化,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经验和宝贵财富。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的文化天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共... 客观而真切的历史律动是文化逻辑是否具有真理性的一个最直接的检验场和实验室。近代以来中国独特文化形态的生成及其演化,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经验和宝贵财富。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的文化天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始终发挥着塑造中国文化逻辑和文化主流的重要作用,建构起现代中国理解“新世界”的基本思维框架,构筑起现代中国人思考人生、探索国家民族命运和人类未来的新的基本态度。由中国共产党百年进程所引发的且经受了实践检验的有关人生、民族、人民、国家、人类命运等问题的相关反思与讨论,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中国历史、中国文明的发展血脉之中,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的文化逻辑的基本内核,并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主流。由改革、开放、创新所塑造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文化,昭示出中国共产党富有时代气息的蓬勃力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作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高度,促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化逻辑 文化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国青年电影的青年文化主流价值再书写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诗梦 聂敬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6-59,共4页
在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中,青年文化已然不再是单一的成长阵痛挣扎,而是趋向主流价值的回归,一系列“主流青年文化”电影不断上映,提升了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与国家自豪感。21世纪以来青年电影积极展开与青年文化的对话实践,并逐渐摸索出... 在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中,青年文化已然不再是单一的成长阵痛挣扎,而是趋向主流价值的回归,一系列“主流青年文化”电影不断上映,提升了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与国家自豪感。21世纪以来青年电影积极展开与青年文化的对话实践,并逐渐摸索出有效的对话路径。在深入解读了21世纪以来的青年文化变奏之后,梳理了青年电影中“新主流青年文化”的书写框架,探讨了这种价值再书写对于提升青年受众文化认同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电影 青年文化 主流文化 书写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二次元群体的媒介化生存及其与主流文化的互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子涵 刘荃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作为当下网络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元群体在互联网平台尤其是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迅速崛起之后,通过媒体化建构等一系列文化行为,成为一类新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的代表。具体而言,二次元群体在互联网时代塑造了自己“网络原住民”和“... 作为当下网络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元群体在互联网平台尤其是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迅速崛起之后,通过媒体化建构等一系列文化行为,成为一类新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的代表。具体而言,二次元群体在互联网时代塑造了自己“网络原住民”和“文本盗猎者”的媒介形象,完成了从“个体化无中介交往”到“圈地自萌”的社会交往转变,并在与主流文化的“抵抗”中破除“次元壁”,走向与主流文化的融合,其本质内涵和外在表征正在与当下社会逐渐交融。作为青年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元文化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注二次元群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需求,有助于深入认识二次元文化,也有助于促进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元群体 媒介形象 社会交往 主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路径探析
5
作者 任银梅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55-59,共5页
新媒体广泛应用背景下,大学生在知识获取、人际交往、信息交流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教育实效性减弱、文化意志被消解、权威地位受到冲击、教育难度加大等困境。社会、高... 新媒体广泛应用背景下,大学生在知识获取、人际交往、信息交流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教育实效性减弱、文化意志被消解、权威地位受到冲击、教育难度加大等困境。社会、高校、个人是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弱化的三大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创新路径,即社会层面应加强思想价值引领,高校层面应创新队伍建设、教育模式、教育载体并营造文化氛围以构建协同育人格局,个人层面应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分发模式下的主流文化认同建构——逻辑进路、实践困境与突围策略 被引量:7
6
作者 黄莹莹 杨弘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8,共9页
随着传播媒介的迭代与传播理念的革新,主流文化传播由传统的编辑筛选模式与社交过滤模式发展至算法分发模式。以算法推荐技术为信息分发模式的社交媒体平台、门户网站、聚合新闻资讯平台打造的全媒体传播矩阵,通过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 随着传播媒介的迭代与传播理念的革新,主流文化传播由传统的编辑筛选模式与社交过滤模式发展至算法分发模式。以算法推荐技术为信息分发模式的社交媒体平台、门户网站、聚合新闻资讯平台打造的全媒体传播矩阵,通过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等算法技术实现主流文化与用户之间的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高效化匹配,对主流文化认同具有极强的建构和引导优势。但受资本趋利性的驱动,平台算法的“个性化”推荐、“碎片化”叙事、“流量为王”分发逻辑导致了主流文化传播面临“能见度”被遮蔽、整体性与系统性被割裂、权威性被削弱的遭遇和挑战,使得主流文化认同建构陷入认知认同弱化、情感认同稀释、价值认同扭曲的困境。为此,需要破除算法分发模式造成的公众认知舒适“茧房”和“感官陷阱”,推进算法推荐技术的“流量纠偏”,特别是规避算法的资本逻辑后果,从而全方位破除算法分发模式造成的公众认知和情感认同困境,建构主流文化的价值性和权威性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文化认同 算法分发模式 算法推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消费主义消解主流文化的内在逻辑、运行机理与作用方式 被引量:4
7
作者 曹洪军 雷宜静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3,共11页
文化消费主义本质上是受资本驱动、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内核的一种非主流文化,与我国主流文化内驱动力相异、价值目标背离、功能作用背反。两者的天然张力构成了文化消费主义消解主流文化的内在逻辑。从运行机理看,文化消费主义以文化... 文化消费主义本质上是受资本驱动、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内核的一种非主流文化,与我国主流文化内驱动力相异、价值目标背离、功能作用背反。两者的天然张力构成了文化消费主义消解主流文化的内在逻辑。从运行机理看,文化消费主义以文化资本操控冲击主流文化的价值理性,以个性话语叙事削弱主流文化的自觉认同,以算法权力介入销蚀主流文化的主体坚守。生产内容速朽化遮蔽主流文化的价值意蕴,叙事表达虚无化消弭主流文化的守正创新,文化信息碎片化侵蚀主流文化的脉系根基,是文化消费主义消解主流文化的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主义 主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主流文化的中国武术发展战略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岗 田桂菊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7,64,共6页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相关理论,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武术发展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形态的更迭和西方体育日益全球化的扩张,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武术,正在被日益多样化的异族体...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相关理论,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武术发展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形态的更迭和西方体育日益全球化的扩张,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武术,正在被日益多样化的异族体育、奥林匹克运动所挤压,演绎了一部从"主流文化"到"边缘文化"的历程。20世纪以来的中国武术发展,已走进一个继续发展的瓶颈之中。要走出瓶颈,摆脱困惑,实现中国武术从边缘走进中心的战略目标,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新的策略。武术的发展应以继承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使命,应以张扬个性为目标,以迎合大众为主导,坚持以全民办武术为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武术 回归 主流文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时代背景下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力探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永贵 王建龙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4-171,2,共8页
网络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其兼具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和互联网的技术属性,呈现出一系列新的传播特征。微时代的到来,既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也使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未知的全新... 网络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其兼具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和互联网的技术属性,呈现出一系列新的传播特征。微时代的到来,既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也使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未知的全新挑战。为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宣传社会正能量;在制度保驾护航的基础上,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通过综合施策,不断提升微时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互联网 意识形态 主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文献编纂:影响和塑造主流文化的一种途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新才 杨薇薇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9,共4页
档案文献编纂不仅是对文献的整理活动,还是参与文化创造的社会活动,是对主流文化进行影响和塑造的一种途径。本文通过对孔子整理编纂“六经”的活动进行分析,探讨了档案文献编纂如何影响和塑造主流文化。
关键词 档案文献编纂 主流文化 影响 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彤 张少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5,共3页
在肯定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非主流的一面对大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针对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的对策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德育的实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自律意识;完善各种咨询... 在肯定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非主流的一面对大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针对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的对策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德育的实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自律意识;完善各种咨询服务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主流文化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在主流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东喜 乔长水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1-32,共2页
高校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积极培养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开设相关专业为主流文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通过传承文化传统吸收国外文化精华,以及科学研究的形式丰富发展了主流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实践积累经验和... 高校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积极培养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开设相关专业为主流文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通过传承文化传统吸收国外文化精华,以及科学研究的形式丰富发展了主流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实践积累经验和直接参加主流文化建设,通过高校师生服务社会和自身的榜样力量促进了主流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主流文化 文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6%受调查者认为 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主流文化怎么了”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被引量:29
13
作者 艾芸 杜美丽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2-17,共6页
当前,社会低俗文化泛滥,如凤姐、马诺、伪娘等都成了众多媒体追捧的“明星”,其承载的错误价值观经由各种途径和方式在社会大众中持续发酵,导致了人们的思想混乱、价值错位、文化迷失。
关键词 调查分析报告 主流文化 现实关怀 调查者 问卷 绑架 社会大众 低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文化认同:道德教育的价值根据与基础 被引量:11
14
作者 康淑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5-199,共5页
主流文化是世俗性文化与高雅性文化、工具性文化与终极性文化、此岸文化与彼岸文化有机融合的复合体。民族文化传统、国家意识形态、成人之基础价值相互融合、相即而就,共同构成主流文化的基本结构体系。主流文化应当具有先进性、包容... 主流文化是世俗性文化与高雅性文化、工具性文化与终极性文化、此岸文化与彼岸文化有机融合的复合体。民族文化传统、国家意识形态、成人之基础价值相互融合、相即而就,共同构成主流文化的基本结构体系。主流文化应当具有先进性、包容性、传承性、反思性等基本属性。主流文化蕴涵丰富的德育价值资源。然而,我国德育现场中存在对主流文化含义误读、结构单向、属性曲解、价值偏执等异化现象。因此,根据对主流文化的本真解读与价值探索,以主流文化认同为维,建构德育新策略是十分紧迫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文化 道德教育 主流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文化存在的三种样态及我们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江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3,148,共6页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话语中的文化,不是广泛意义上的文化,而是就社会文化体系而言的,指系统的价值观现实化意义上的文化。就对非主流文化的关系而言,主流文化有三种存在样态,即一统天下、唯我独尊和兼收并蓄。我国建国后的主流文化建...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话语中的文化,不是广泛意义上的文化,而是就社会文化体系而言的,指系统的价值观现实化意义上的文化。就对非主流文化的关系而言,主流文化有三种存在样态,即一统天下、唯我独尊和兼收并蓄。我国建国后的主流文化建设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具备了构建可以解决目前多元文化对峙、冲突局面的最先进的"兼收并蓄"文化的现实条件,并正在作出实践上的努力。我们需要据此对我们主流文化建设的战略进行调整,更加自觉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最先进主流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 样态 社会主义文化 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文化的解构与文化研究的重生 被引量:19
16
作者 卢衍鹏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4-137,共4页
中国当代主流文化已经并将继续被解构,因为消费文化的市场逻辑扰乱了主流文化的生态平衡,主流文化的保守使其丧失了关怀现实的意识、形象的形式和与时俱进的价值诉求。文化研究也陷入困局,文化研究的开放性、建构性无法掩饰其抽象性、... 中国当代主流文化已经并将继续被解构,因为消费文化的市场逻辑扰乱了主流文化的生态平衡,主流文化的保守使其丧失了关怀现实的意识、形象的形式和与时俱进的价值诉求。文化研究也陷入困局,文化研究的开放性、建构性无法掩饰其抽象性、浮躁性,必须深入中国语境和文化体制寻找文化研究之根;文化研究的批判性和反思性逐渐弱化,必须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关系;文化研究的分化导致其不确定性,必须找到契合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节点,突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标杆价值。要实现主流文化的重塑与文化研究的重生,必须以媒体为核心打造主流文化主导的平台,推动主流文化大众化;拓展精英文化世俗化的多种渠道,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全球化的视野探求中国主流文化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主流文化 解构 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5
17
作者 高芳放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3-86,共4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校园文化也日益走向多元化。非主流文化以多种表现形式、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当代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从探讨非主流文化的表现、成因及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入手,积极寻求应对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校园文化也日益走向多元化。非主流文化以多种表现形式、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当代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从探讨非主流文化的表现、成因及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入手,积极寻求应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主流文化 青年学生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校园非主流文化新视野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世星 江立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S1期261-264,共4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先对其各组成部分进行重新审视。本文通过对文化、高校校园文化进行一番梳理,着重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中非主流文化的概念、成因。
关键词 文化 校园主流文化 校园非主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主流文化建设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军 张桂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43-45,56,共4页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转换,"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反思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历史性的重构和价值选择问题。本文试图从全球化视域出发来审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发展趋...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转换,"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反思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历史性的重构和价值选择问题。本文试图从全球化视域出发来审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并探讨全球结构中中国的文化立场及中国主流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 多元化 中国主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彭斌 杨艳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68,共3页
网络非主流文化现象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逐渐被青年大学生接受、传播和创新,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非主流文化现象镌刻着文化的烙印,我们应科学地对待网络非主流文化现象,建设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网... 网络非主流文化现象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逐渐被青年大学生接受、传播和创新,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非主流文化现象镌刻着文化的烙印,我们应科学地对待网络非主流文化现象,建设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同时,网络媒体应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共同做好青年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及引导工作,为育人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主流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