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化的世界观与世界主义——当代文化发展的整体视野与价值实践
被引量:
3
1
作者
时胜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23,共8页
世界观是人类对整个世界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世界主义是文化世界观的一个体现。世界主义具有深厚的内涵,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与输出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世界主义既注重普适性的伦理意义,又注重差异性的思想意义,因而是一种文化世界主...
世界观是人类对整个世界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世界主义是文化世界观的一个体现。世界主义具有深厚的内涵,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与输出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世界主义既注重普适性的伦理意义,又注重差异性的思想意义,因而是一种文化世界主义。世界主义是世界化的基本观念,世界化以其鲜明的现实性和人类性成为超越全球化的有益方向。文化的世界观、世界主义、世界化构成当代文化发展的整体视野,其当代价值实践也将有力地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精神生态的营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的
世界观
世界
主义
世界
化
价值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杂性科学与机械世界观向生态世界观转型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红兵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8,共5页
文章根据复杂系统的一般特性及复杂系统自组织演化规律,论述了机械论世界观向生态文化世界观的三大转型:即实体论向有机整体论的转型,机械决定论向自组织演化论的转型,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向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转型。
关键词
复杂性科学
系统
自组织演化
系统的主体性
机械论
世界观
生态
文化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字文化基因的体认语言学考察
3
作者
黄健平
张昕晗
赵春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3,共12页
王寅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必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体”和“认”的共同作用下,本文主要考察了“连”字的文化基因,即文化特征及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首先,《...
王寅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必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体”和“认”的共同作用下,本文主要考察了“连”字的文化基因,即文化特征及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首先,《连山易》是上古远祖在生产生活中创新和创造的成果,是中华民族集体哲学智慧的结晶;其次,“连”字原初文化信息揭示了华夏先祖彼时杰出社会治理能力和先进军事管理等历史情状;再次,“连”作为姓氏,是中华文明中血浓于水的家族文化的见证;最后,“连理枝”蕴含着兄友弟恭的孔怀之情和演绎着惊天动地但是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字
文化
基因
语言
世界观
多元论/体认
文化
观
体认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对个体风险感知的影响:文化认知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
16
4
作者
汪新建
张慧娟
+1 位作者
武迪
吕小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1-1260,共10页
文化认知理论旨在从个体层面研究与文化因素相关的个体风险感知差异。它以"格-群"维度划分文化世界观,"格"维度衡量社会的制度化程度,"群"维度衡量社会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程度,由此编制文化认知量表以测量...
文化认知理论旨在从个体层面研究与文化因素相关的个体风险感知差异。它以"格-群"维度划分文化世界观,"格"维度衡量社会的制度化程度,"群"维度衡量社会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程度,由此编制文化认知量表以测量个体文化理念差异。目前已验证认同保护认知、偏见同化与群体极化、文化易得性、文化可信性、文化认同确认五种作用机制,并在情感启发式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文化冲突模因作为中介变量建立理论模型。后续研究可推进文化认知测量工具的跨文化检验与本土化修订,并在具体风险主题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切实可行的公共风险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感知
格-群理论
文化世界观
风险
文化
理论
文化
认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哲学具有“源始哲学”的意义
5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8-238,共1页
丁立群撰文《文化哲学的双重界定》指出,文化哲学实际上具有两重涵义:作为理解范式的文化哲学和作为具体哲学形态的文化哲学,亦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文化哲学和狭义的文化哲学。文化哲学的两重涵义有着内在关联。从广义上说,现代哲学的...
丁立群撰文《文化哲学的双重界定》指出,文化哲学实际上具有两重涵义:作为理解范式的文化哲学和作为具体哲学形态的文化哲学,亦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文化哲学和狭义的文化哲学。文化哲学的两重涵义有着内在关联。从广义上说,现代哲学的诸多形态都有着共同的文化经验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文化世界观,有着共同的“生活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哲学
源始哲学
内在关联
文化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我不确定感:内涵、结构和理论
被引量:
26
6
作者
杨庆
毕重增
+1 位作者
李林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2-1024,共13页
自我不确定感是个体在遇到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间的不一致或冲突,对重要的心理品质产生困惑和怀疑时体验到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缺乏的状态。文章对自我不确定感的概念进行了梳理,然后提出了概念构想模型,认为其结构应包含认知、情绪和动机成...
自我不确定感是个体在遇到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间的不一致或冲突,对重要的心理品质产生困惑和怀疑时体验到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缺乏的状态。文章对自我不确定感的概念进行了梳理,然后提出了概念构想模型,认为其结构应包含认知、情绪和动机成分,再后则以自我不确定感的管理策略为线索对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了初步整合。未来研究需在明确界定自我不确定感的基础上开展跨文化比较,从多角度检验自我不确定感管理策略的效果,深入探讨自我不确定感的发生和作用机制,探索如何变自我不确定感的被动防御为主动预防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不确定感
自我
意义感
自我实现
文化世界观
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恐怖管理理论的灾后消费行为及群体归属感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翁智刚
张睿婷
宋利贞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灾后重建完成后,发展民生与开发市场成为重点。文章基于恐怖控制理论,研究中国人在灾难后消费行为及群体归属感的变化,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论文通过两个2×2实验的方差分析发现灾难后短期,人们物质拥有观下降,群体归属感上升,其中...
灾后重建完成后,发展民生与开发市场成为重点。文章基于恐怖控制理论,研究中国人在灾难后消费行为及群体归属感的变化,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论文通过两个2×2实验的方差分析发现灾难后短期,人们物质拥有观下降,群体归属感上升,其中,弱物质主义者反应显著。长期或者喜庆事件冲销后,人们物质拥有观上升,群体归属感由于死亡焦虑的缓解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控制理论
死亡焦虑
自尊
文化世界观
物质拥有观
群体归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位现代知识分子流亡者——从后殖民主义视野解读V·S·奈保尔的《抵达之谜》
被引量:
4
8
作者
王贵明
韩伟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8-91,共4页
奈 保尔 是 一位 通过 大 量作 品对 后 殖民 主义 理 论的 发展 有 深远 影响 的 当代 英语 作 家。 本文 从 后殖 民主 义 的角度 分析 奈 保尔 的 半 自 传体 小 说 《抵 达 之 谜》,分 析 他 作为 一 位 “流 放 ”的 知 识 分 子在...
奈 保尔 是 一位 通过 大 量作 品对 后 殖民 主义 理 论的 发展 有 深远 影响 的 当代 英语 作 家。 本文 从 后殖 民主 义 的角度 分析 奈 保尔 的 半 自 传体 小 说 《抵 达 之 谜》,分 析 他 作为 一 位 “流 放 ”的 知 识 分 子在 这 部 小 说中 和 现 实 中的 文 化 心 理,同 时通 过 与 赛义 德 等 其 他后 殖 民 主 义文 化 理 论 家观 点 的 比 较,阐 述奈 保 尔 的 文化 世 界 观 ,即 西 方 的先 进 文 化 不一 定总 是表 现 为殖 民性 ,积 极的 “流 放 ”以吸 收 西方 先进 文 化有 利于 第 三世 界文 化 、乃至 世 界文 化的 发 展和 繁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流放
奈保尔
赛义德
文化世界观
《抵达之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中日“开国”的历史比较
被引量:
6
9
作者
田毅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6期25-29,共5页
“开国”是地理大发现、西势东侵和工业革命以来东方国家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意指一个国家放弃锁国闭关政策,实现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从历史上看,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的“开国”,是东方世界中较具典型意义的,其中,东方文明古国...
“开国”是地理大发现、西势东侵和工业革命以来东方国家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意指一个国家放弃锁国闭关政策,实现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从历史上看,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的“开国”,是东方世界中较具典型意义的,其中,东方文明古国中国的“开国”是被动的,在西方列强的攻击下沦为半殖民地,而“远东孤儿”日本面对西方列强的外压,则以灵巧、现实的态度,成功地实现了开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可见,近代中日两国不同的历史命运与其“开国”进程有着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列强
中日两国
历史命运
日本学者
独立发展
文化世界观
闭关政策
世界
地理
鸦片战争后
不平等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的世界观与世界主义——当代文化发展的整体视野与价值实践
被引量:
3
1
作者
时胜勋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23,共8页
文摘
世界观是人类对整个世界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世界主义是文化世界观的一个体现。世界主义具有深厚的内涵,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与输出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世界主义既注重普适性的伦理意义,又注重差异性的思想意义,因而是一种文化世界主义。世界主义是世界化的基本观念,世界化以其鲜明的现实性和人类性成为超越全球化的有益方向。文化的世界观、世界主义、世界化构成当代文化发展的整体视野,其当代价值实践也将有力地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精神生态的营建。
关键词
文化
的
世界观
世界
主义
世界
化
价值实践
Keywords
cultural worldview
cosmopolitanism
cosmopolitanization
value practices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性科学与机械世界观向生态世界观转型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红兵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8,共5页
基金
山东省2003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03BYZ07)
文摘
文章根据复杂系统的一般特性及复杂系统自组织演化规律,论述了机械论世界观向生态文化世界观的三大转型:即实体论向有机整体论的转型,机械决定论向自组织演化论的转型,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向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转型。
关键词
复杂性科学
系统
自组织演化
系统的主体性
机械论
世界观
生态
文化世界观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字文化基因的体认语言学考察
3
作者
黄健平
张昕晗
赵春生
机构
湛江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异位话题结构的语言表征与加工机制研究”(22BYY011)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左缘话题构式的语言表征及神经认知研究”(22SKGH162)
重庆市语委重点项目“国家乡村振兴背景下重点帮扶县语言生活考察:基于酉阳的个案研究”(yyk22111)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王寅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必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体”和“认”的共同作用下,本文主要考察了“连”字的文化基因,即文化特征及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首先,《连山易》是上古远祖在生产生活中创新和创造的成果,是中华民族集体哲学智慧的结晶;其次,“连”字原初文化信息揭示了华夏先祖彼时杰出社会治理能力和先进军事管理等历史情状;再次,“连”作为姓氏,是中华文明中血浓于水的家族文化的见证;最后,“连理枝”蕴含着兄友弟恭的孔怀之情和演绎着惊天动地但是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
关键词
“连”字
文化
基因
语言
世界观
多元论/体认
文化
观
体认语言学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Lian"
cultural genes
pluralism of linguistic world outlook/embodied-cognitive cultural perspective
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
分类号
H0-06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对个体风险感知的影响:文化认知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
16
4
作者
汪新建
张慧娟
武迪
吕小康
机构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1-1260,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5JZD03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63172055)资助
文摘
文化认知理论旨在从个体层面研究与文化因素相关的个体风险感知差异。它以"格-群"维度划分文化世界观,"格"维度衡量社会的制度化程度,"群"维度衡量社会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程度,由此编制文化认知量表以测量个体文化理念差异。目前已验证认同保护认知、偏见同化与群体极化、文化易得性、文化可信性、文化认同确认五种作用机制,并在情感启发式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文化冲突模因作为中介变量建立理论模型。后续研究可推进文化认知测量工具的跨文化检验与本土化修订,并在具体风险主题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切实可行的公共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
风险感知
格-群理论
文化世界观
风险
文化
理论
文化
认知理论
Keywords
risk perception
grip-group theory
cultural worldview
risk culture theory
cultural cognition theory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哲学具有“源始哲学”的意义
5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8-238,共1页
文摘
丁立群撰文《文化哲学的双重界定》指出,文化哲学实际上具有两重涵义:作为理解范式的文化哲学和作为具体哲学形态的文化哲学,亦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文化哲学和狭义的文化哲学。文化哲学的两重涵义有着内在关联。从广义上说,现代哲学的诸多形态都有着共同的文化经验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文化世界观,有着共同的“生活世界”。
关键词
文化
哲学
源始哲学
内在关联
文化世界观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G0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我不确定感:内涵、结构和理论
被引量:
26
6
作者
杨庆
毕重增
李林
黄希庭
机构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2-1024,共13页
基金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2研究团队建设项目(TR201201-1)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4SKB008)
文摘
自我不确定感是个体在遇到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间的不一致或冲突,对重要的心理品质产生困惑和怀疑时体验到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缺乏的状态。文章对自我不确定感的概念进行了梳理,然后提出了概念构想模型,认为其结构应包含认知、情绪和动机成分,再后则以自我不确定感的管理策略为线索对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了初步整合。未来研究需在明确界定自我不确定感的基础上开展跨文化比较,从多角度检验自我不确定感管理策略的效果,深入探讨自我不确定感的发生和作用机制,探索如何变自我不确定感的被动防御为主动预防与管理。
关键词
自我不确定感
自我
意义感
自我实现
文化世界观
防御
Keywords
self-uncertainty
self
meaning-making
self-actualization
cultural worldview defense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恐怖管理理论的灾后消费行为及群体归属感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翁智刚
张睿婷
宋利贞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0772117)
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建设3期
文摘
灾后重建完成后,发展民生与开发市场成为重点。文章基于恐怖控制理论,研究中国人在灾难后消费行为及群体归属感的变化,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论文通过两个2×2实验的方差分析发现灾难后短期,人们物质拥有观下降,群体归属感上升,其中,弱物质主义者反应显著。长期或者喜庆事件冲销后,人们物质拥有观上升,群体归属感由于死亡焦虑的缓解而下降。
关键词
恐怖控制理论
死亡焦虑
自尊
文化世界观
物质拥有观
群体归属感
Keywords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death anxiety
self-esteem
worldviews
material possessiveness
groups affiliation
分类号
F713.50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位现代知识分子流亡者——从后殖民主义视野解读V·S·奈保尔的《抵达之谜》
被引量:
4
8
作者
王贵明
韩伟斌
机构
北京理工大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8-91,共4页
文摘
奈 保尔 是 一位 通过 大 量作 品对 后 殖民 主义 理 论的 发展 有 深远 影响 的 当代 英语 作 家。 本文 从 后殖 民主 义 的角度 分析 奈 保尔 的 半 自 传体 小 说 《抵 达 之 谜》,分 析 他 作为 一 位 “流 放 ”的 知 识 分 子在 这 部 小 说中 和 现 实 中的 文 化 心 理,同 时通 过 与 赛义 德 等 其 他后 殖 民 主 义文 化 理 论 家观 点 的 比 较,阐 述奈 保 尔 的 文化 世 界 观 ,即 西 方 的先 进 文 化 不一 定总 是表 现 为殖 民性 ,积 极的 “流 放 ”以吸 收 西方 先进 文 化有 利于 第 三世 界文 化 、乃至 世 界文 化的 发 展和 繁荣 。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流放
奈保尔
赛义德
文化世界观
《抵达之谜》
Keywords
Intellectual
Exile
Naipaul
Said
Cultural Weltanschauung
The Enigma of Arrival.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中日“开国”的历史比较
被引量:
6
9
作者
田毅鹏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6期25-29,共5页
文摘
“开国”是地理大发现、西势东侵和工业革命以来东方国家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意指一个国家放弃锁国闭关政策,实现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从历史上看,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的“开国”,是东方世界中较具典型意义的,其中,东方文明古国中国的“开国”是被动的,在西方列强的攻击下沦为半殖民地,而“远东孤儿”日本面对西方列强的外压,则以灵巧、现实的态度,成功地实现了开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可见,近代中日两国不同的历史命运与其“开国”进程有着密切联系。
关键词
西方列强
中日两国
历史命运
日本学者
独立发展
文化世界观
闭关政策
世界
地理
鸦片战争后
不平等条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化的世界观与世界主义——当代文化发展的整体视野与价值实践
时胜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复杂性科学与机械世界观向生态世界观转型
陈红兵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连”字文化基因的体认语言学考察
黄健平
张昕晗
赵春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化对个体风险感知的影响:文化认知理论的解释
汪新建
张慧娟
武迪
吕小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文化哲学具有“源始哲学”的意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自我不确定感:内涵、结构和理论
杨庆
毕重增
李林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恐怖管理理论的灾后消费行为及群体归属感研究
翁智刚
张睿婷
宋利贞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一位现代知识分子流亡者——从后殖民主义视野解读V·S·奈保尔的《抵达之谜》
王贵明
韩伟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近代中日“开国”的历史比较
田毅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