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风险社会的跨文化交流理论困境 被引量:1
1
作者 廖文伟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34,共4页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一系列社会风险问题,单个的民族国家无力应对全球性危机,必须通过持续的跨文化交流达成共识。然而,跨文化交流理论面临的发展困境,使跨文化交流失去理论指导。笔者对跨文化交流理论进行梳理,发现其中存在着单向文...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一系列社会风险问题,单个的民族国家无力应对全球性危机,必须通过持续的跨文化交流达成共识。然而,跨文化交流理论面临的发展困境,使跨文化交流失去理论指导。笔者对跨文化交流理论进行梳理,发现其中存在着单向文化选择、强调捍卫本土文化、想象的文化普遍性原则等问题。它们忽视公民的文化主体性,否定各个民族国家共同创建全球文化的可能性,其后果是不同文化群体失去彼此交流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文化交流 文化世界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之间——以胡适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韦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2-106,共5页
20世纪30年代,国内知识界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论战,此即"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文化"之争。这场论战是由《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的发表肇其始,随后胡适被动地卷入其中。胡适并不赞同全盘西化派那种基于简单的&qu... 20世纪30年代,国内知识界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论战,此即"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文化"之争。这场论战是由《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的发表肇其始,随后胡适被动地卷入其中。胡适并不赞同全盘西化派那种基于简单的"单一线性"的文化进化论通过努力就可实现彻底"西化"的看法。他以历史学家的深邃眼光和洞察力,预言在中国主张"全盘西化"的结果恰恰是产生一个中国本位的文化。为调和本位文化派和全盘西化派的观点,胡适提出放弃"全盘西化"的提法,建议改用"充分世界化",其持论理由有三,即文化惰性说、无法用理智指导文化选择说,以及进化论和文化世界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盘西化 中国本位文化 胡适 文化惰性 文化世界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