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化维度下国家主导型信仰模式建构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渝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0-145,共6页
-
文摘
在社会结构中,社会信仰和社会文化是联动的关系,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培育着不同的信仰,社会信仰本身也会引领社会文化的跃迁。针对文化建设,党中央提出了有效的发展理念和具体的指导路径,而在文化中信仰处于核心地位,尤其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信仰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表现得更为突出,如何在文化维度下思考和探索我国信仰模式的顶层设计和路径安排是解决当前我国信仰困境的必然选择。国家主导型信仰模式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其理论架构必须要结合信仰的表征,其实践必须要牢牢抓住信仰的社会控制功能,从民生理念、程序诉求、优化调控和人文精神等多个环节展开。
-
关键词
文化与信仰
国家主导型信仰模式
社会价值观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乡土回归与农村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与定位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苗睿岚
-
机构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4-27,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校道德教育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JJD880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农村基础教育在基础性上的城市化可能意味着一种进步,但在文化性上的一体化却可能是一种危机。那种将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转化为所谓"留农教育"与"离农教育"的争论和冲突,是一种错误的、不明智的判断。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保持开放性,既包含保持与城市化教育同步的基础性,又具有体现乡村伦理信仰的价值性,并把重塑乡村少年的文化自信作为主要目标。农村基础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文化与信仰的问题,以及乡村社会伦理体系的重建问题,这是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和应有的教育定位,应把守护乡村文明和坚定文化自信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
关键词
乡土回归
农村基础教育
逃离与留守
文化与信仰
留农与离农
乡村社会伦理
-
Keywords
returning to the local
rural basic education
escape and left-behind
culture and religion
cultivatingfarmers and cultivating citizens
rural social ethic
-
分类号
G40-011.8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