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知识传授·精神培育·人格塑造的三位一体——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大学生人格培养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伟
于嘉
《成才之路》
2008年第22期2-4,共3页
大学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授学生知识及技能,培育学生的文化精神,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知识传授、精神培育、人格塑造的三位一体",最终落脚点和归宿还应放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上。本文建立在文化人类学"...
大学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授学生知识及技能,培育学生的文化精神,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知识传授、精神培育、人格塑造的三位一体",最终落脚点和归宿还应放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上。本文建立在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关于人格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以及大学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大学生人格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培养
文化与人格
文化
人类学
大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中国人理想人格的心理人类学探讨
2
作者
魏清花
王雄刚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21-123,共3页
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提出的心理人类学将文化与族群人格关涉起来,为学界探讨族群的文化心理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拓展了"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视野。本文拟将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应用于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研究,其目的在于...
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提出的心理人类学将文化与族群人格关涉起来,为学界探讨族群的文化心理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拓展了"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视野。本文拟将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应用于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研究,其目的在于为新时期以德治国、文化强国寻找启迪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的理想
人格
心理人类学
文化与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传授·精神培育·人格塑造的三位一体——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大学生人格培养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伟
于嘉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成才之路》
2008年第22期2-4,共3页
文摘
大学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授学生知识及技能,培育学生的文化精神,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知识传授、精神培育、人格塑造的三位一体",最终落脚点和归宿还应放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上。本文建立在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关于人格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以及大学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大学生人格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格
培养
文化与人格
文化
人类学
大学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中国人理想人格的心理人类学探讨
2
作者
魏清花
王雄刚
机构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研室
出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21-123,共3页
文摘
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提出的心理人类学将文化与族群人格关涉起来,为学界探讨族群的文化心理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拓展了"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视野。本文拟将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应用于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研究,其目的在于为新时期以德治国、文化强国寻找启迪与借鉴。
关键词
中国人的理想
人格
心理人类学
文化与人格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知识传授·精神培育·人格塑造的三位一体——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大学生人格培养
朱伟
于嘉
《成才之路》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中国人理想人格的心理人类学探讨
魏清花
王雄刚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