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现代左翼文学资源在十七年文学中的艰难融入——《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论争及碧野创作文体转换考察
1
作者
肖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7,共8页
作为横跨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文坛常青树,碧野的散文创作较受到注意。碧野亦有相当数量的小说作品,且创作有十分明显的文体转向,即在1950年代中后期开始从小说转向散文创作。个中原因复杂,有长篇小说《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论争风...
作为横跨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文坛常青树,碧野的散文创作较受到注意。碧野亦有相当数量的小说作品,且创作有十分明显的文体转向,即在1950年代中后期开始从小说转向散文创作。个中原因复杂,有长篇小说《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论争风波的因素,也有左翼文学资源的转换问题,其中涉及到十七年作家的自我改造、深入生活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野
左翼文学资源
十七年
融入
文体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寻生命的故乡--鲍尔吉·原野近年小说创作解析
2
作者
隋华臣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1,共6页
凭借别具一格的散文创作奠定自己文坛地位的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近几年来一直专心致力于小说创作,先后发表了“乌兰牧骑的孩子”系列小说、《送你一条大河》《乌苏里密林奇遇》《马娃子》等作品。这一次,鲍尔吉·原野能够...
凭借别具一格的散文创作奠定自己文坛地位的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近几年来一直专心致力于小说创作,先后发表了“乌兰牧骑的孩子”系列小说、《送你一条大河》《乌苏里密林奇遇》《马娃子》等作品。这一次,鲍尔吉·原野能够轻松顺利地走进小说创作,固然得益于长期以来散文创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但更关键的是他所坚持的文学状态,“这种状态让我从散文创作并不费力地进入长篇小说创作。小说只是我要写的另一类作品”(1)。这种状态就是真诚地面对生活、面对内心、面对文学,始终意识到那个最真实的自我,进而受到小说这一文体的感召,在一个非常恰当的时间与其相遇,他们一见如故,在相互拥抱的时刻,作家的艺术生命发生了核聚变,深厚的文学积淀与酝酿已久的生命体验便喷涌而出。在近年的小说创作中,鲍尔吉·原野虽然延续了此前散文创作的审美特征,但他并未停留在简单的文体转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创作
鲍尔吉·原野
系列小说
真实的自我
蒙古族作家
散文创作
文体转换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左翼文学资源在十七年文学中的艰难融入——《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论争及碧野创作文体转换考察
1
作者
肖敏
机构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7,共8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前期项目)“碧野长篇小说编纂与湖北文学史料整理研究”(21ZD048)
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课题“抗战期间碧野文学活动研究”(2022Z01)。
文摘
作为横跨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文坛常青树,碧野的散文创作较受到注意。碧野亦有相当数量的小说作品,且创作有十分明显的文体转向,即在1950年代中后期开始从小说转向散文创作。个中原因复杂,有长篇小说《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论争风波的因素,也有左翼文学资源的转换问题,其中涉及到十七年作家的自我改造、深入生活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碧野
左翼文学资源
十七年
融入
文体转换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寻生命的故乡--鲍尔吉·原野近年小说创作解析
2
作者
隋华臣
机构
渤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19ZDA273)研究成果。
文摘
凭借别具一格的散文创作奠定自己文坛地位的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近几年来一直专心致力于小说创作,先后发表了“乌兰牧骑的孩子”系列小说、《送你一条大河》《乌苏里密林奇遇》《马娃子》等作品。这一次,鲍尔吉·原野能够轻松顺利地走进小说创作,固然得益于长期以来散文创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但更关键的是他所坚持的文学状态,“这种状态让我从散文创作并不费力地进入长篇小说创作。小说只是我要写的另一类作品”(1)。这种状态就是真诚地面对生活、面对内心、面对文学,始终意识到那个最真实的自我,进而受到小说这一文体的感召,在一个非常恰当的时间与其相遇,他们一见如故,在相互拥抱的时刻,作家的艺术生命发生了核聚变,深厚的文学积淀与酝酿已久的生命体验便喷涌而出。在近年的小说创作中,鲍尔吉·原野虽然延续了此前散文创作的审美特征,但他并未停留在简单的文体转换上。
关键词
长篇小说创作
鲍尔吉·原野
系列小说
真实的自我
蒙古族作家
散文创作
文体转换
审美特征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现代左翼文学资源在十七年文学中的艰难融入——《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论争及碧野创作文体转换考察
肖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探寻生命的故乡--鲍尔吉·原野近年小说创作解析
隋华臣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